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分别选用3种不同浓度的6%戊唑醇FS和15%三唑酮WP对‘云大麦2号’进行拌种,研究其对大麦条纹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处理大麦种子对条纹病具有很好的防效,每kg种子用药0.25~0.5 mL防效好,并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无影响;15%三唑酮WP处理大麦种子对大麦条纹病具有一定防效,但对大麦发芽、成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包衣10个大麦品种,研究其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幼苗株高、根长、胁迫复水后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和不同大麦品种对壳聚糖包衣的敏感性。结果表明,0.2%,0.4%浓度壳聚糖包衣对大麦种子萌发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幼苗株高、根长及复水后的幼苗存活有促进作用,其中,0.4%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0.6%处理对大麦种子的萌发和株高、根长、复水后幼苗存活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大麦品种对壳聚糖包衣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其中,K2,K3,K5这3个品种大麦对壳聚糖包衣作用不敏感,K4,K6,K7较敏感,其余表现为一般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氧水浸种、清水浸种、干湿交替、红外线照射、高温干燥、去稃处理、赤霉素等措施处理野大麦种子并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野大麦种子存在较强的休眠性,新收获的种子发芽率仅为6.3%;清水浸种不利于解除野大麦种子休眠;双氧水浸种50 min、红外线照射20 h、干湿交替处理8次均能明显提高发芽率;40℃高温干燥8 d、去稃、赤霉素浓度400 mg/L浸种均能有效打破休眠,显著提高野大麦的发芽率。其中,赤霉素浓度400 ml/L浸种12 h效果最佳,是破除野大麦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快捷有效的方法。野大麦种子的休眠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休眠。  相似文献   

4.
用石灰水、粉锈宁、多菌灵,在大麦播种前分别对种子进行了浸种和拌种处理,最后经过防治效果的检查及产量的方差分析,其中粉锈宁防治大麦条纹病(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效果最佳,石灰水次之,多菌灵最差。  相似文献   

5.
用福美双、敌委丹、适乐时三种药剂处理大麦种子,比较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对大麦种子发芽率、产量等的影响及条纹病的防除效果,以筛选出适宜大麦种子拌种的药剂。结果表明,用福美双拌种效果最好,产量最高;适乐时次之;敌委丹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生长植物发育。使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方法并结合毛细管自动电泳分析仪,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种子、根、茎、叶等4种组织在成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修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麦不同组织在成熟过程中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改变较小,但44.90%~65.17%的CCGG位点甲基化模式在不同组织在成熟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在大麦种子成熟过程中,CCGG位点半甲基化水平急剧升高,达到65.40%,全甲基化位点显著下降仅为13.39%,与其他组织的甲基化特征差异显著。结果显示,在大麦组织成熟的过程中,DNA甲基化修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大麦籽粒,特别是产自高寒阴湿区的大麦品种籽粒发芽困难。这一问题主要中由大麦种子休眠期长引起。种子休眠期未被打破,在常规发芽条件下,成批的大麦品种发芽率"不合格"而被排斥在省种质库外得不到妥善保存。为了寻找能够快速扭破休眠期、真实反映种子活力的发芽方法,我们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研究配制的"氧汤"催芽液对大麦种子具有显著的激活发芽功能,可使大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大幅度提高,为及时检测大麦品种的发芽率提供了有效技术。对大麦工业制芽工艺改进亦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有色大麦种子种皮颜色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色大麦种质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的关系,采用发芽试验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测定44份有色大麦种子萌发期生理指标和种子物理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有色大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这些物理指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关系不明显,种皮颜色Y值(黄色)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各颜色指标均与有色大麦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种皮颜色对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影响大于种子粒长、粒宽和粒厚,影响有色大麦种子活力的主要颜色指标是H(色相)值和a(从洋红色至绿色的范围)值,且成负相关;此外,IOD(光密度)值与粒长和粒宽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富氢水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富氢水在干旱应答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麦品种新啤6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25%、50%、75%、100%)富氢水浸种处理,测定半致死聚乙二醇-6000浓度下大麦种子发芽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25%及50%富氢水浸种能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更生霉素为诱变剂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其对大麦的诱变效应及其适宜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更生霉素不仅对大麦M1植株有生理损伤效应,而且能使M2出现大穗,早熟等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11.
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吡蚜酮浸种和拌种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秧田揭膜后5~11 d,25%吡蚜酮WP 200~400倍液浸种处理对灰飞虱成虫的防效在55.70%~74.88%之间;移栽后40 d,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70.50%~72.34%。25%吡蚜酮WP 2~8 g/kg拌种对灰飞虱成虫防效在57.84%~86.30%,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株防效在64.51%~75.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溶液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芸苔素内酯溶液的最佳浸种浓度。【方法】以新啤6号大麦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25、50、100、200μg/L)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后,在蒸馏水(CK)或23%聚乙二醇溶液中进行纸上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根和芽的干、鲜重,测定分析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大麦芽和根中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大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与仅干旱胁迫处理相比,5、25μg/L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可使大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4.23%、65.74%、25.80%和45.45%、31.82%、47.70%。与仅干旱胁迫相比,25μg/L芸苔素内酯处理使根和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7.86%和12.53%,使根和芽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35.06%和20.63%。25μg/L芸苔素内酯处理可使根和芽中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结论】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可提高干旱...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氮气处理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大豆和大麦为材料,以氮气为传压介质,在24~26 MPa高压条件下,对3种作物的种子分别进行了4 h8、h的高压处理,以未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初步探讨了高压氮气处理种子对3种作物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氮气处理种子对供试作物的萌发率、辣椒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大麦苗期的生长发育速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大小、影响方向存在一定的物种和品种差异。其中,高压氮气处理对五彩椒和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大豆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不同颜色桔梗种子发芽情况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桔梗种子,以此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和利用率。通过观察并测定10个产区桔梗种子的外部形态,根据颜色分类考察其含水量、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等指标,并用不同的种衣剂包衣种子,以此确定优质桔梗种子发芽的标准和筛选一种适合桔梗种子包衣的种衣剂。结果表明,桔梗种子主要分为黑色种子、黄色种子、绿色种子三类,发芽率分别为82.3%~88.3%,50.3%~57.0%,38.7%~44.0%。桔梗种子用B种衣剂T3浓度包衣后,种子在纸床中的发芽率比对照提高约7%,发霉率降低约13%,种子在沙床中的出苗率比对照提高约10%。因此,黑色组桔梗种子最好,而且用B种衣剂T3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张振环  尹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25-7426
[目的]探索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巴润(baron)干种子进行了蒸馏水和硼酸处理后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以未搭载干种子作为对照。种子搭载返回后进行发芽试验和田间小区种植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种子发芽及幼苗的生长速度、株高、分蘖数等生长情况。[结果]空间条件作用促进了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特别是对经硼酸预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影响 与地面对照相比,空间条件对草地早熟禾的植株高度、生长速度、分蘖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发现生长矮化或分蘖数更多的植株。[结论]空间条件可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麦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方法】选取不同成熟度的P13-3和甘啤4号大麦种子,恒温发芽试验测定电导率。发芽前测定不同成熟度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和含水量等物理指标,发芽过程中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个大麦品种种子均为先增长,后增宽,最后增厚;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显著,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幼苗干重外,其余活力指标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有较大影响,其中千粒干重、电导率、幼苗鲜重、苗长和根长可作为检验种子活力的参考指标。P13-3种子在开花后36~42 d,甘啤4号种子在开花后30 d活力相关指标较好,幼苗质量较好,为适宜收获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土培试验,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的玉米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播种立即低温将严重影响出苗率、出苗日期,出苗率降低42.1%~52.9%,出苗日期晚3d,播种吸涨后再遇到低温胁迫出苗日期不受影响,5%烯唑醇1:100~1:150药种比的出苗率比对照低10%,药种比1:200~1:300的出苗率与对照无差别,生长受到比较严重的抑制,株高比对照低4.4~5.6cm,百株干重低2.0~5.9g,百株鲜重低36~59g。  相似文献   

18.
马娅莉  刘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9-15691
[目的]对从棉花根际分离到的促生细菌进行初步鉴定,观察了菌落特性、细胞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的细菌鉴定方法和Vitek-AMS仪GNI测试卡。[结果]经鉴定,WPL2菌株为假单胞菌,YPL2菌株为假单胞菌,C1菌株为阴沟肠杆菌,WPC2菌株为土壤杆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茎长与对照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分别比对照高出2.86%~12.86%、2.01%~14.78%、14.48%~19.39%、6.54%~18.5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株高、R/T与对照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0.8%~17.3%、2.7%~11.18%、34.48%~72.4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到在0.05显著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棉花出苗。[结论]菌株KL5、WPL2作为菌肥的效果比较稳定,促生效果明显;组合KL5、KL3+WPL2、YPL2的处理菌肥出苗率最高,可以作为促生菌肥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咖啡因对大麦发芽及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度>1mmol、<6mmol的咖啡在溶(?)能抑制大麦的发芽势,但不显著;<4mmol时也能显著影响其发茅率;1~3mmol对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达4~6mmol时则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