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低纬高原大春马铃薯的影响,以马铃薯合作88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化肥和有机肥配施研究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了淀粉和硝酸盐含量,提高大春马铃薯的产量、结薯数和商品薯率。与其他处理相比,施用化肥50 kg+有机肥2400 kg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的地势、地块、肥力条件下,研究常规NPK肥料、生物有机肥和马铃薯专用肥对马铃薯(庄薯4号)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专用肥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可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田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有机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对糙米营养品质、糙米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3 750与7 500 kg/hm2污泥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糙米营养品质;施用该数量的污泥有机肥一季之后,糙米中Hg、As、Pb、Cd、Cr、Cu和Zn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组配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最适肥料使用方案,以荷兰7号马铃薯为供试品种,农大哥生物菌肥、叶面肥(806植物营养液)超敏植物激活蛋白(Messenger)/超敏蛋白微粒剂、农大有机肥为材料,研究不同供试肥料组配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播种前施用农大有机肥加苗期施用806植物营养液该组配方案对马铃薯生长势、抗病性、抗逆性、单株性状及产量等指标作用效果最好,苗期施用超敏植物激活蛋白可显著提升马铃薯品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定西马铃薯生产集约化种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马铃薯块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覆膜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延迟了马铃薯生育进程,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马铃薯干重平衡期推迟12~16d;施用有机肥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与不施肥相比,10%、20%、30%和4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处理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持续时间Δt分别增加5、5、7和5d,同时,也增加了马铃薯生育期内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ax和马铃薯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干物质平均增长速度v mean,与不施肥相比,分别增加37.01%、46.46%、51.18%和35.43%以及51.09%、64.23%、77.37%和72.26%;马铃薯整株干物质积累呈现明显“S”型曲线特征;在成熟期,有机肥显著影响干物质有“源”向“库”的转移。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定西,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最佳有机-无机配合比例。  相似文献   

6.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本文开展了商品有机肥与其他4种新型肥料配合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施肥模式。结果表明,以商品有机肥和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大薯率、增加产量,其产量为38 800 kg/hm~2,较对照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磷酸二铵600 kg/km~2)增产7 840 kg/hm~2,增幅25.32%。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大对有机肥的施用,并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用配方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3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观察了3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GSN一1配方生物有机肥折合产量最高,为39 961.9 kg/hm2,较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7 885.7 kg/hm2,增产率24.58%;施用GsJ-1折合产量37 061.9 kg/hm2,较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15.54%。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块茎中维生素c、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8%-15.3%、1 1.3%-13.4%、4.9%~7.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纳雍县马铃薯商品有机肥的合理施用量,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了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施肥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对株高、茎粗、分枝数影响不大;马铃薯产量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处理比未施用处理增产10.5%~18.1%。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探索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速效养分、马铃薯养分吸收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威芋5号原种为材料,在减施25%缓释肥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及组合,测定其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土壤生化性状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出苗率、土壤养分、产量以及薯块品质均有改善作用。生物有机肥的配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其中T4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较单施缓释肥的处理增产16.80%,且马铃薯薯块的养分吸收量最高。从品质来看,T4处理的粗蛋白、淀粉、还原性糖以及Vc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26.97%、51.67%、166.94%和39.63%。因此,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提高连作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混合施用生物有机肥Ⅰ和生物有机肥Ⅱ的T4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肥料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品质有一定影响。马铃薯产量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最高,666.7m2产量达3 920.2 kg,其次是纯施化肥的,为 3 866.9kg;以单施颗粒有机肥的产量最低,其主要原因是养分含量低。单施化肥会降低块茎品质,而有机肥则能提高块茎品质。施优质有机肥的处理,块茎蛋白质含量达到2.41%~2.46%,而纯施化肥的蛋白质含量为2.12%。相反,亚硝酸盐的含量则是施化肥的最高,达到2.57 mg/kg,含量最低的是单施鸡粪的处理,为2.07 mg/kg;施用鸡粪的处理块茎vc含量增加最多,其次是施用豆粕的,单施化肥和颗粒有机肥的vc含量均偏低;块茎淀粉含量与施肥类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定西地区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的适宜比例,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以“陇薯10号”为材料,进行了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马铃薯地上地下生物量、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块茎商品薯率,与对照相比,成熟期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7.82%、22.71%、31.80%和17.28%,块茎产量分别增加44.17%、50.28%、59.99%和45.94%,与纯施化肥相比,成熟期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6.10%、10.51%、18.70%和5.62%,块茎产量分别增加11.32%、16.04%、23.53%和12.69%,其中马铃薯地上地下生物量和块茎产量都以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增加最多;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提高了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0.62%、54.95%、62.22%和50.07%,与纯施化肥相比则分别高12.80%、16.04%、21.49%和12.39%。综上所述,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马铃薯地上地下生物量、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3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适合定西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2.
朱春来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38-39,43
通过大田试验,初步探讨了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污泥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改善马铃薯农艺性状指标,显著增产,该复混肥可以在青海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以尿素(X1)、磷酸二铵(X2)、硫酸钾(X3)及有机肥用量(X4)为决策变量,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为目标函数,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最佳施肥模型。[结果]分别建立了马铃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商品率最高的最佳施肥模型,且各模型对相应指标的拟合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试验条件下,马铃著产量〉10177.33kg/hm^2、淀粉含量〉15.53%、商品率〉80.69%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有机肥用量分别为203.18—265.13、134.49-155.87、172.14~207.05和43635.47580kg/hm^2。[结论]氮、磷、钾、有机肥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合理调控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合理调控,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氮量为60 kg/hm~2时产量显著高于施氮量为90、120 kg/hm~2的处理,抗倒伏能力强,同时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施用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前茬冬作马铃薯的早稻氮肥减施70%~80%,合理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产量、提高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在高寒山区钾肥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钾肥施用量,2008年在威宁县以极早熟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增加产量,每1kg钾肥可增产55.5~89.8kg;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马铃薯块茎数、平均单株薯块重、粗淀粉、维生素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适量施用有机肥和氮磷肥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好效益的钾肥用量为K_2O 10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增施钾肥对高淀粉马铃薯产量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年试验研究增施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钾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贡献作用显著;同时,增施钾肥提高了块茎膨大后期的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钾肥对马铃薯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显著。对产量、品质指标、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增施钾肥对产量品质指标和净同化率等生理指标的贡献作用一致。增施钾肥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应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19.
SV有机无机复肥是山西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的新型肥料。在偏关县马铃薯田施用SV有机无机复肥,以考察SV有机无机复肥对马铃薯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在播期施用几种不同肥料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对比,结果表明:施SV有机无机复肥在马铃薯结大薯数、产量和品质上比施其它肥料都有显著提高。山西农业大学化控中心研制的SV有机无机复肥,采用先进的缓释技术,在肥料成份的配比上更加科学,对瘠肥地马铃薯的种植有很大增产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研究海藻有机颗粒肥、褐藻双寡糖和壳寡糖等海洋性肥料在青海马铃薯零化肥和零农药施用量种植模式的应用,经试验证明,与对照相比,亩产、大薯率和增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3469Kg/亩、85.76%和59.45%.与常规化肥对比,马铃薯产量只减少6.36%,而大薯率提高8.9%,对马铃薯品质指标维生素C、淀粉和蛋白质增加率分别为11.22%、14.72%和9.82%,对农民收入影响不明显。该技术的应用符合农业部制定的“化肥零增长”“农药零增长”和青海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基地、有机产品基地、知名品牌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定位。 也能为三江源、“中华水塔”的青海省绿色生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