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栽培措施对隆平20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9-20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量和密度对隆平206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密度对隆平206产量及农艺性状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7.50万株/hm2,施肥量为600 kg/hm2时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为10 125 kg/hm2。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2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2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水平处理的穗长、穗行、出籽率、千粒重、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整体上均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及二者之间的互作效应,导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密度和施肥量太高时,产量出现降低.农艺性状变化规律与产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密度为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新品种南校205为试验材料,研究肥料和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南校205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在4个施肥水平中,A1水平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方面都具有最大值.密度对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穗长、穗粗、穗粒数、干粒重整体上均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降低,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最佳处理组合为A2B4,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施肥量为纯N 225 kg/hm2、P2O5 75 kg/hm2、K2O 187.5 kg/hm2.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肥量对湘杂油763收获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施肥量因素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密度因素.本试验以M3N2、M3N3,处理籽粒产量较高,因此湖南湘杂油763种植中N、P2O5、K2O、B的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分别以180、90、157.5、0.9 kg/hm2、15万-22.5万株/hm2为宜,可以减少成本,提高菜籽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桂单081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A、共4个水平,副区密度因子为B、共6个水平,探讨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4个肥料处理中,A1(高肥)处理的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和产量都是最高值.密度对产量构成因子都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降低,而株高、穗位高、秃尖逐渐增加.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产投比以A3(低肥)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可知,密度为60 000株/hm2、肥料为每667 m2纯N10.71 kg+P2O53.57 kg+K2O 8.93 kg为适宜栽培的组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研究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施肥量设3个水平,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结果]不同肥力密度组合能够有效调控玉米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相关性状。适当的肥料供给(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总光合势及叶绿素含量,最终有助于产量的增加。另外,当种植密度稳定在9万株/hm2时,玉米的光合速率高于其他种植密度条件的玉米,因此达到了较好的产量效果。[结论]玉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且肥力水平为纯N 150 kg/hm2、P2O590 kg/hm2、K2O 100 kg/hm2时玉米相对产量最高,可作为目前黑龙江省中西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较适宜的肥力和密度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量对册亨县玉米的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5组不同肥料施用量进行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西洋复合肥(13-5-7)施用量为9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9 650 kg/hm2,较施肥量1 200 kg/hm2增产率达8.55%。株高、穗位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和穗粒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对其他性状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氮磷营养对高寒阴湿区春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平衡K、S及微量元素肥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下的配合施用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P单施或配施可明显改善玉米农艺性状,施N后玉米的综合农艺性状明显改善,施P可促进玉米提早抽雄,穗粒数、百粒质量增加,秃顶长减少.不同比例的氮磷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的产量,每kg N增产玉米10.7~18.3 kg,每kg P2O5增产玉米9.9~10.8 kg.施肥对玉米籽粒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但氮磷配施更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提高.在黄绵土上种植玉米制约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N,其次为P,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推荐施肥量N 225 kg/hm2、P2O5150 kg/hm2.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与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该区大豆高产优质的适宜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1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为2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和密度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均45%,达到了优质标准。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大豆高产优质的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 120.0 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江苏省高砂土地区及相近生态条件下洋葱的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8种栽培密度、6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洋葱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密度和施肥量对紫阳洋葱产量、株高、假茎粗、一级鳞茎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紫阳洋葱在江苏省高砂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41万~47万穴/hm2;施硫基高钾复合肥(N:P2O5:K2O=17:6:25)1350.0~1575.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探索出粤油13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方法]运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对粤油13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在粤油13种植密度30万株/hm2,施足底肥(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的前提下,苗期追施N量76.6 kg/hm2、P2O5量48.8 kg/hm2、K2O量126.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丘陵红壤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5显著水平,而施肥对粤油13产量的影响达0.01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低丘陵红壤土油菜直播模式硼肥合理施用量,本研究通过连续两季大田试验,设置施肥量为0kg/公顷、4.5kg/公顷、7.5kg/公顷、10.5kg/公顷四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后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均较不施硼有所提高,第一季油菜产量随施硼量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第二季油菜产量随施硼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硼量在7.5kg/公顷时产量和净收入增加最高。根据本试验结果,低丘陵红壤直播油菜推荐施硼量为7.5kg/公顷,N为150kg/公顷、P2O5 75kg/公顷、K2O 120kg/公顷。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和密度4因素及其互作对脱毒甘薯豫薯7号产量的影响。[结果]4因素与甘薯产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依次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氮、钾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为氮、密度互作,氮、磷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随着产量的提高,脱毒甘薯对钾的需求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豫薯7号的最高产量为53.0 t/hm2。[结论]脱毒甘薯产量在45.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施N 63.42~74.73 kg/hm2,施P2O567.76~82.24 kg/hm2,施K2O 106.70~127.71 kg/hm2,密度4.6万~5.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2B3C3D1和A2B3C2D1,即品种陕911,密度5 25万株/hm2,施氮量375kg/hm2,施磷量195kg/hm2或150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稻田养分不平衡、地力低、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弱等问题。[方法]采用氮磷钾肥"3414"完全肥效试验设计,对吉林省西部新整理土地水稻数据进行三元二次回归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得出施肥量与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关系,并进行模拟,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最大产量施肥指标为N 207.99 kg/hm2、P2O5103.92 kg/hm2、K2O 66.10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最大产量为8 446.31 kg/hm2。[结论]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养分因子顺序为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汁方法,研究建立了低酚棉浙棉9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经模拟寻优获得了达到1500kg/hm~2皮棉的五项农艺措施优化组合,两年结果平均值是:每公顷密度为46770~47580株,氮肥(纯N)209.7~243.0kg,磷肥(P_2O_5)64.5~68.7kg,钾肥(K_2O)210.9~221.7kg,打顶时期为7月29~8月2日。在金华、兰溪棉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下,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是:氮肥>钾肥>打顶时期>密度>磷肥。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单独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趋势。同时进行了小面积的验证示范试验、信息反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的最佳氮、钾肥配比,为春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杂305为供试品种,施肥方案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包含氮、磷、钾3个因素,氮、钾肥各设4个水平,磷肥设1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各施肥处理中,处理N2P2K1(N 133.80 kg/hm2、K2O 101 kg/hm2)春油菜产量最高,为5 780.67 kg/hm2;其次是处理N2P2K2(N 133.80 kg/hm2、K2O201.00 kg/hm2),产量为5 669.50 kg/hm2。通过"3414"肥效试验,获得该地区春油菜肥效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钾最佳施肥量,即纯N170.71 kg/hm2,K2O 88.14 kg/hm2,总施肥量258.85 kg/hm2,最佳产量为5 746.59 kg/hm2。试验区土壤氮素含量为中肥力水平,土壤钾含量为高肥力水平。氮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2下达到最大值;钾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1下达到最大值。在处理N2P2K1下获得的纯收入最高,为24 210.95元/hm2。[结论]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青海东部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钾的施肥量分别为N 170.00 kg/hm2、K2O 85.0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甘薯品种龙薯15号配套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龙薯15号鲜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磷、钾肥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提高甘薯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龙薯15号的最高理论产量为60.24 t/hm2。[结论]龙薯15号产量在50.0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密度5.83万~6.08万株/hm2,施氮肥132.48~148.19 kg/hm2,施磷肥40.59~49.41 kg/hm2,施钾肥184.73~215.93 kg/hm2。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0万、5.25万、6.00万、6.75万株/hm2)和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Zca mays L.)品种华玉10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湖北省山区春播最适宜的密度应掌握在每公顷5.25万~6.00万株;施肥量以每公顷1 200 kg(底肥∶苗肥∶穗肥=5∶1∶2)的处理方式产量最高,单产达到9 175.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