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优质、抗病、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培育中早熟新品种,并对其抗病性、品质和丰产性进行鉴定。【方法】创制出优良育种群体材料,通过多代自交纯合获得的主要性状遗传稳定后,选用不同致病力的芜青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毒原和黑腐病(Br)菌原,利用甘蓝抗病性和品质鉴定方法,筛选育成抗病、优质的GB9266-18136和JY0501-13431两个优良自交系,并配制成优良F1品种‘秦甘60’;以‘黑丰’和‘中甘八号’为对照,对‘秦甘60’的目标性状进行比较鉴定。【结果】‘秦甘60’品种对TuMV、Br和CMV病害抗病性强,苗期接种TuMV、CMV毒原和Br菌原的病情指数平均为2.0,1.1和5.4,田间鉴定病情指数病毒病为1.3,黑腐病为3.7;叶球中心柱长6.6 cm,帮叶比26.5%,紧实度0.57 g/cm3,叶质脆甜,产量平均为73.005 3 t/hm2。【结论】优良F1‘秦甘60’品种双亲自交不亲和系育种目标性状互补,一代杂种表现出抗病、优质、丰产的综合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
抗病优质丰产甘蓝新品种秦甘80选育及其目标性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甘8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2523-3-2和FT6358-3-3配育成的杂交一代,为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8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 3种病害;中心柱6.2cm,紧实度0.53,帮叶比25.8%;叶质脆甜,富含营养物质,100g鲜重含粗蛋白1.125g,粗纤维0.514g,可溶性糖2.21g,VB_1208.97mg;平均产量75 980.3kg/hm~2,比对照京丰一号增产18.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蓝种质材料815份自交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初步选择,入选了比较优良的自交系612份。然后利用研究建立的甘蓝室内苗期TuMV、Br、CMV抗性鉴定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方法,鉴定筛选出H8501、B8502、J8806、B9505等4个抗源。并以抗源为母本,以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和抗病的另5个自交系为父本杂交18个组合。经对组合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分析,结果表现组合均抗病,同时优质性和丰产性均优良的有8个组合,其中4个组合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并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全国“七五”攻关课题:“甘蓝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选育”的一部分内容,从1986年到1990年期间,我院甘蓝抗病育种课题组对现有的甘蓝育种材料(包括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一代和品种)500多份进行抗TuMV和黑腐病的抗病性筛选。所用TuMV的毒原是“甘—83—8”号毒株,黑腐病菌也是本地区的代表菌株。采用攻关组统一制订的方法,筛选出双高抗的优良材料1份,其它有价值的抗病材料70多份,同时也对大量的育种材料作了抗病性方面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秦甘78是利用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D2549-5-6-8和YP0326-8-5-2-8选育成的杂交一代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78 d左右。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2 cm,紧实度0.58,帮叶比24.9%;叶质脆甜,100 g鲜重含蛋白质1.9 g,粗纤维素5.5 g,可溶性糖3.2 g,干物质7.6 g,vC 0.052 g;抗TuMV、Br和CMV 3种病害;单球重1.90 kg,产量68 310.3 kg/hm2。  相似文献   

6.
甘蓝新品种秦甘70的选育及其抗病优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甘 7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HS2 10 3- 6 - 9和 FT6 32 8- 1- 5配育成的杂交一代 ,为中早熟甘蓝新品种 ,定植到叶球收获 70 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中心柱 6 .5 cm,紧实度0 .5 7,帮叶比 2 6 .5 % ;叶质脆甜 ,富含营养物质 ,鲜重含粗蛋白 11.81g/ kg,粗纤维 4 .113g/ kg,可溶糖 32 .5 g/ kg,VB1 2 .118g/ kg;抗 Tu MV,Br和 CMV3种病害 ;产量 6 4 32 0 .0 kg/ hm2 ,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 15 .1%。  相似文献   

7.
淮南94-10-5甘蓝是利用90-2-5-2-4和92-6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中晚熟秋冬甘蓝一代杂种。在品比区试及省内外生产中,表现出丰产、优质、抗寒性强、采收期长等特性,较同类甘蓝品种新丰增产3.7%至10.1%,平均产量75t/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优质不结球白菜新品种暑绿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获得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以其为母本,苏州青自交系为父本,选育出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暑绿。其特点为:(1)优质:叶片与叶柄质量比为0.67,高于对照品种;维生素C含量211.4~219.0mg·kg-1,干物质6.18~6.64g·100g-1(鲜重),可溶性蛋白质0.39~0.41g·100g-1(鲜重),可溶性糖19.95~21.41g·100g-1(干重),均优于对照;粗纤维7.52~8.04g·100g-1(干重),低于对照。(2)抗病:对炭疽病、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分别为5.98(HR)、17.20(R)、16.06(R)和13.96(R)。(3)丰产:区试试验的平均产量为85.30t·hm-2,比对照品种绿星增产5.0%;生产试验的产量为143.37t·hm-2,比绿星增产37.7%。  相似文献   

9.
优质甘蓝三抗抗源J8806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陕西、北京、四川、黑龙江等4个区域不同致病力的毒原和菌原,以品质优良的自交系为材料,筛选采用了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结合自然诱发鉴定筛选方法.经过对材料反复筛选鉴定后育成了优质甘蓝对TuMV、Br和CMV 3种病害高抗自交系J8806(抗源).品种选育利用优质J8806抗源为亲本与其他5个优良抗病自交系杂交,育成了优质抗病符合育种目标的2个组合J8806×H13和J8806×H21,其中J8806×H13定名秦甘60.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巴单998是以自选系“巴系B0458”为母本,外引系“巴引05—44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种。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16.9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10.7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6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0.8kg/667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8%。该品种于2012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巴单998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耐密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粮饲淀通用型玉米新品种武科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科3号为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3194作母本,自选系921l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2007-2008年甘肃省普通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中,武科3号2a13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2940.5kg/hm。,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8%。,高抗茎基腐病,中抗大斑病、瘤黑粉病、红叶病毒病。籽粒(干基)含粗蛋...  相似文献   

12.
秦甘55是利用抗病优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MSP01-685628和优质自交不亲和系YC97-243576选育成的杂交一代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50~55 d.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8 cm,紧实度0.68,帮叶比21.5%;叶质脆甜,品质分析表明,含干物质6.8%,粗纤维0.53%,可溶性糖3.72%,vC 0.1812 mg/g;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单球质量0.8 kg,产量57661.5 kg/hm2.  相似文献   

13.
平凉甜玉1号是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稳定自交系99(2)-1-1-0-0-1为母本、99(1)-1-11-0-1(代号03001)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种.在2005-2007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23 283.5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增产11.4%.高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红叶病和矮花叶...  相似文献   

14.
荞麦新品种定甜荞2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于2000年从内蒙古引进的日本大粒荞品种中经多年株选而成。2005—2007年在定西市区域试验中,3 a 1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20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甜荞1号增产12.8%。该品种株高80.8 cm,分枝数4.4个,单株粒重2.8 g,千粒重30.2...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临蚕6号(原代号9232-2-2-5)是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英175"作母本,"荷兰168"作父本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大粒蚕豆新品种.在2002-2003年的全省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866.3 kg/hm2,比对照品种临蚕2号增产14%,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耐根腐病,高抗叶部病害,生育期125 d,株高150 cm,百粒重180~200 g;籽粒含蛋白质30.41%、赖氨酸1.77%、淀粉47.75%.适宜临夏、定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