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了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的特点 ,如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具有对象性、双向互动性、兼容性、科技性和经济性。提出了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认为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 ,可实现信息的全社会共享 ,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侯丙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12-9213
分析了科学传播策略在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中的作用及农业科技新闻的特点和功能,介绍了农业科技新闻的亲农化叙事方式及其对新闻记者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57-8358
标语在农村具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不良标语影响了这些功能的实现,应对农村标语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创新,才能实现其传播功能,并重新引起基层政府对标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如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更加及时,信息量更大,按照传统思维发展新闻传播行业将置新闻传播行业发展于危机之中。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充分研究新媒体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并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提高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质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特征,然后分析新媒体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最后尝试探索新媒体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息传播体系研究——基于安徽省农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农村信息传播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于农村信息传播体系构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尹静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3-14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活动所构成的影响,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新闻传播构成的有利因素,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未来新闻事业机构建制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参与性的农村技术传播机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雷竹早出高产覆盖技术作为个案 ,从农户的行为特征、技术的认知特征、技术传播的经济条件与体制背景、技术传播方式与社会关系结构和人际互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参与性技术传播机制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农村技术推广过程应充分重视农户的参与作用 ,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确保信息和技术的有效传播。表 1参 5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既有信息传播学的共性,也有农村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在我国现阶段,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已经从潜在变为现实,但就经济和人们的素质来看,其承受能力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去探讨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建设问题,需要从政府、企业、农户等多个层面,从投资、政策、技术等多个维度去考虑,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传播平台,开发低成本、分散用户的信息传播技术,建设面向不同需求水平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用户的信息接受能力,构建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国农村科技传播发展现状及新媒体应用现状,总结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的6种模式。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战略分析,提出农村科技传播中新媒体应用的未来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水兵 《农业考古》2004,(2):181-184,198
茶馆,宋代时称茶肆、茶坊、茶楼或茶邸,是一种主要以售卖茶水,供顾客品茶赋闲、怡情养性的公共活动场所。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广陵耆老传》有出售茶水的记载:“晋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有老耆,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粥之,市人竞买。”南北朝,品茶清谈之风兴起,当时已出现供人喝茶歇脚的茶寮,它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有必要从传播学的角度,从信息本身流动的规律出发进行探索.应用信息传播5W模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出发,构建了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传播模式,详细解析了以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12.
郑子峰 《农学学报》2014,4(12):107-109
农村社区老年人协会是农村社区中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民间组织。老年人协会具有再造老年人非物质福利的内部效应和地方性知识重建的外部效应。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协会要发挥维护老年人福利和村庄治理的双重功能。福建晋江Q社区老年人协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该社区新农村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  相似文献   

13.
梁贤艳  吴淑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59-9760,9770
在众多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中,地方政府占有重要作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责。地方政府应从观念引导、政策支持、投资机制构建、体制改革等方面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武玉坤  黄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95-12498,12501
通过对东莞的案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了"经济性挤代"、"政治性挤占"和"服务性替代"的现象,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失调,这种功能失调在经济条件恶化等风险的影响下将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陷入严重的功能危机。而以经济方式转变为契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割断对村民和公益事业的无限责任,强化其对农户个体经营的生产服务能力的功能格局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基础之上,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新时代内涵,为应对"三农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应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持、科技支撑、服务保障、文化助力,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针对发挥高等农业教育功能的政府、学校、企业、农民四大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战略对策,具体为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学校改革相关体制机制、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形成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格局,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阐述了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72-2173,22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23-3325
我国农村目前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很多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农村污水问题亟待解决.在此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农村污水的来源、特点、排放及收集处理途径、排放标准等问题,并对几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介,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郭军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72-11773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具有地域分散、物流成本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大有可为。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政府主导、教育先导的原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协调投入。政府应加强引导与培植,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加快软件服务平台构建,以增强农村电子商务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邹新阳  王贵彬  张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08-19110
在简述我国学者对民间金融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2个角度介绍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内涵。阐述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包括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融资组织、合作、NGO小额信贷组织等)和农村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指出其是强弱的联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可互动共生,实现互利共赢。分析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的历史原因、监管原因和文化原因,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机制:一是规范组织管理机制,包括规模控制机制和银行式经营管理机制;二是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三是适度政府干预机制,包括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减少不正当干预;四是人员素质提高机制,包括培植农村信用文化、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