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3年的水稻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温光因素对水稻营养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水稻营养生长主要受有效积温、15~25℃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棚辣椒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是塑料大棚主栽蔬菜种类之一,提高大棚辣椒的产量和产值是栽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合理施肥是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在甜椒和干制辣椒上作了较多的研究,但在菜用辣椒上研究较少。为明确棚栽菜用辣椒早丰1号需肥指标及相应的施肥方式,逐步实现施肥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特开展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总结大棚辣椒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谢岚 《农技服务》2011,28(9):1270+1284-1270,1284
从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大棚辣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汤彬 《农技服务》2010,27(6):702-702
针叶辣椒大棚栽培中的环境条件及肥水要求,从选种、播种时期、育苗、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等方面论述了辣椒大棚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7.
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可以实现作物生长环境调控,本文探讨了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技术,为辣椒优质丰产,促进经济作物种植、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型节能日光温室的温光效果及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北地区现有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并对其温光效果和对辣椒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简易日光温室相比,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在冬春季节具有透光率高、保温效果好等特点,能够促进冬春季节辣椒生长发育,提高辣椒产量.因此,它适合在苏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影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7):86-86,38
本文阐述了大棚秋冬辣椒的管理及其病虫害防治方法,并介绍了大棚秋冬辣椒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棚辣椒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棚辣椒关键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科学施肥、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20份线辣椒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横径与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果横径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果纵径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塑料暖棚羊舍养羊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斜面式和垂直式塑料暖棚羊舍内环境与羊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t检验表明,两种羊舍内环境指标及成年羊和羔羊增重差异均显著(P〈0.01);产羔率差异显著(P〈0.05),羔羊成活率及繁育率差异极显著(P〈0.01)。两舍内气温相差0.3℃~2℃,其羊毛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对斜面式和垂直式塑料暖棚羊舍内环境与羊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经t检验表明 ,两种羊舍内环境指标及成年羊和羔羊增重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产羔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羔羊成活率及繁育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两舍内气温相差 0 .3~ 2℃ ,其羊毛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A strain NBT capable of dissolving silicate minerals and promoting plant growth was treatedwith UV+LiCl. Thirty-two mutants tolerable to 2% NaCl solution were obtained. However, through the sur-vival experiments in high osmatic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acidities, two mutants of NBT-6and NBT-19 were finally obtained. They could survive from 10 % NaCl solution and tolerate 55℃, acidic (pH4) and alkalic (pH 10) conditions. The mutants had the same ability to release K from silicate minerals as thestarting strain NBT. Pot experiments with chili and cotton showed that both the mutants developed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The available P and K conten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s and plant biomass increased through in-oculating these bacteria.  相似文献   

15.
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黑色膜、透明膜和露地3种甘薯栽培方式,研究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前期增温保温作用显著,5~15 cm地温平均比露地提高3.8~4.9 ℃;覆膜提墒保墒作用以10 cm处效果最佳,黑色膜保水效果优于透明膜;地膜覆盖促进了甘薯早期生长发育,早缓苗3 d,分枝提前2~3 d,封垄提前3~4 d,栽插后50 d叶面积系数比露地提高,50~90 d甘薯下部单株日生长量黑色膜为18.8 g,透明膜为16.1 g;覆膜后,光合物质能较快地分配到地下部,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透明膜与黑色膜覆盖比露地栽培分别增产21.2%、26.0%,大中薯率均约比露地高11.0%。  相似文献   

16.
土壤芽孢杆菌NBT菌株理化诱变筛选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线加氯化锂 (LiCl)复合诱变方式对释钾效能较强的土壤芽孢杆菌NBT菌株进行诱变处理 ,得到抗高渗 (2 %NaCl)突变株 32株。经高渗、高温及酸、碱诱导 ,突变株NBT 6和NBT 19能够在 10 %NaCl溶液中存活 ,同时能够耐受 35~ 5 5℃高温及pH 4~ 10的酸碱环境 ,两突变株的释钾活性与出发菌株相当 ,且传代稳定。辣椒、棉花盆栽试验表明 ,NBT 6和NBT 19不仅能在作物根际土壤增殖 ,而且能提高根际土壤有效磷、钾含量 ,改善植株的钾素营养 ,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7.
祖艳群  吴炯  肖烨宇  赵艳平  和祖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6980-16982,16996
[目的]为了对辣椒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As污染土壤上,氮肥对丘北辣椒植株叶片数、株高、分枝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辣椒砷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的生物量增加,有利于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植株丙二醛含量减少,As对植株的毒害作用减少;植株中的总砷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300 kg/hm2氮素处理时辣椒的砷含量最高,为3.09 mg/kg。[结论]氮素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辣椒对As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呼和浩特市春季气象要素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保部门互联网公布的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3-5月)空气质量指数,及气象部门同步观测的有关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探讨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对呼和浩特市春季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做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4年春季,各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豆品种高丰1号于25℃在不同浓度的碘化钾溶液(0、0.5、1.0、1.5、2、2.5、3、3.5 mg/L)中浸泡6 h并培养发芽5 d后,吸水率、发芽率、生物产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及碘在豆芽各部位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碘可促进豆芽生长,增加可食部分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并大幅度提高豆芽中碘的含量,碘质量浓度以0.5~1.5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孕穗、抽穗扬花、灌浆3个小麦生育期,分别用蜂蜜模拟麦蚜蜜露危害小麦,最后分小区收获、脱粒、室内考种并测定小麦产量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蜜露危害程度的加重,小麦千粒重、面粉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在小麦3个生育阶段均呈下降趋势。3个生育期分别被害后,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受影响程度最明显,湿面筋含量次之,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蜜露危害对小麦产量与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在小麦3个生育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