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热处理结合茎尖组织培养脱除唐菖蒲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热处理与茎尖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唐菖蒲携带的CMV,BYMV,TMV进行脱病毒研究,脱毒试管苗进行了生物测定和电镜观察,对流免疫电泳测定,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结合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脱病毒效果优于单独进行茎尖组织培养的效果。42℃处理5d的茎尖组织培养试管苗脱病毒的综合效果最佳,同时改进了唐菖蒲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缩短了培养周期,使一个茎尖殖体一年内可扩繁30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实验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56-58,108
结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情况,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植物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和抗病毒药剂3种方法的原理、发展史和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以马铃薯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热处理加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的具体技术方法。同时还对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草莓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的病毒脱除技术,促进草莓脱毒苗产业化发展,采用感染草莓斑驳病毒的草莓母株为材料,通过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组织培养法、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等方式进行脱毒技术研究,比较几种脱毒技术手段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草莓组培苗的脱毒率虽然比直接茎尖培养有所上升,但其成活率却下降。而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与直接茎尖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培养法相比,在相同茎尖长度时,脱毒率和生存率更高,且茎尖长度为0.8~1.0 mm时,其存活率和成活率达到93.3%和96.4%。因此,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对草莓脱毒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去除甘蔗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价,作为选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玉米花粉和花药组织培养、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以及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6.
利用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去除甘蔗花叶病毒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用甘蔗心叶愈伤组织和茎尖组织培养进行花叶病脱毒,供体发病率为100%,而愈伤组织培养和茎尖培养后代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4.6%。本文还就分蘖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等进行了剖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群体进行综合评价,作为选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铃 《现代农业》2010,(7):14-14
综述了目前兰花在茎尖、种子、花梗、叶片等方面的组织培养,介绍了兰花组织培养在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山药组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山药组织培养的茎尖培养、零余子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方法;总结山药组织培养的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从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快速繁殖2个方面叙述了当前马铃薯茎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具体分析了包括影响茎尖大小、外源激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不同基质养分成分等因素,指出了脱毒与快繁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快速繁殖2个方面叙述了当前马铃薯茎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具体分析了包括影响茎尖大小、外源激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不同基质养分成分等因素.指出了脱毒与快繁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薯7号为材料研究甘薯在分生组织增减技术,结果表明,甘薯在分生组织培养受在微切叶原基多少和增减在型的影响较大。微切2个叶原基比1个叶原基有利于成苗,在MS附加IBA0.5mg/1和GA0.5mg/1的培养基上进行二次培养,能显著提高甘薯再生植株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12.
甘薯病毒病脱毒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是目前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甘薯病的田间症状及病原种类,并综述了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及检测甘薯病毒常用的生物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ELISA技术检测马铃薯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应用DAS ELISA方法对甘肃省种植的6个马铃薯品种老龄薯和幼龄薯及2个品种的茎尖组培苗进行了针对PVX、PVY及PLRV的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老龄薯块携带以上3种病毒,并以PLRV为主体的复合侵染为主,幼龄薯块仅带其中一种病毒,且带毒量少;茎尖剥离组培法可使陇薯3号和167 45脱毒率达20%。以幼龄薯为脱毒基础材料可望进一步提高脱毒率。文中还对DAS ELISA技术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中的优势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诱导与快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紫甘薯京薯6号生产现状,应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对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生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0.75mg/L6-BA+0.1 mg/L NAA从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得到无毒苗,出芽率达到100%,出芽平均时间为28d,脱毒率达到95%.以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茎节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培养20~25d可以获得无毒快繁苗,繁殖系数为5~6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甘蔗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甘蔗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影响甘蔗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提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绝对浓度和配比、培养基的状态及如何解决培养中的酚污染等问题仍是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研究的热点。由于碱性孔雀绿、2,4-D、硫尿嘧啶、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等在其他作物组织培养脱毒培养中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因此,今后需研究这些化学制剂在甘蔗组培脱毒中的应用效果,并继续深入研究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和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等先进技术体系在甘蔗中的应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甘蔗组培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甘薯藤蔓漂浮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 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 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番薯自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以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救灾备荒的属性广为人知。明至民国时期,天灾人祸频发,劳动人民食不果腹,番薯凭借产量大,对种植条件要求低等特点,迅速成为时代的“网红农作物”。新中国成立以来,番薯的产量占农作物的比重也越来越高,番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长期的培育番薯的过程中,劳动人民总结了许多技巧和经验,各地都产生了关于番薯的诸多谚语,涉及育种、藏种、田间管理、插秧技巧和储藏等多个方面。这些农谚不仅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现在番薯的培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高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诱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通过添加植物激素来提高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第二次培养的出苗率。试验结果发现,添加一定浓度的吲哚丁酸(IBA0.5mg/L)和赤霉素(GA31.0mg/L)可以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且整个生长周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20.
贾翠英  欧行奇  李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68-19970
[目的]为了全面食用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及有效提取其活性物质。[方法]利用凯氏定氮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研究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蛋白质及矿物质的含量。[结果]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9种叶菜型苷薯叶中蛋白质平均含量最高,其次为柄,再次为茎;且品种间叶、茎、柄中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矿物质含量分析表明:元素K、Ca、Mg、Na和Fe在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平均含量高低均表现为K〉Ca〉Mg〉Na〉Fe;而微量元素Cu、Zn、Se在9种叶菜型甘薯叶、茎、柄中平均含量高低顺序有差异,其中叶中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Zn〉Cu〉Se,茎中为Cu〉Zn〉Se,柄中为Se〉Cu〉Zn。[结论]为有效利用和开发叶菜型甘薯茎尖有效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