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较差,在造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根据近年对高寒山区造林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在高寒山区环境下人工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较差,在造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根据近年对高寒山区造林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在高寒山区环境下人工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造成造林成活率偏低。为了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总结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现结合甘肃南部高寒山区造林实践经验,谈谈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宜树种高寒山区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充分考虑造林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品种,做到针、阔、灌相结合。精心整地整地是关系到造林成活率高低的一项主要环节。高寒山区采用先整地后造林的方法,苗木成活率明…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山区造林的属性及影响山区造林质量的因素,从造林项目、造林规划、造林内容、施工验收、后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山区造林的参与式管理.  相似文献   

5.
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导致造林成活率偏低。为了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改进高寒山区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选择适宜树种 高寒山区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充分考虑造林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品种,做到针、阔、灌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干旱山区营造人工林的关键在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北部山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该区自2003年实施"世行人工林营造项目"以来,全面采取山区抗旱造林技术,造林800万株,面积2666.7公顷,成活率95%,保存率90%。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干旱山区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省山区采取人工植苗、直播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造林地立地条件愈来愈差,采用传统裸根苗造林,难以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太行山区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30—50%,造林投工  相似文献   

8.
赵玉峰 《山西林业》2023,(5):18-19+56
荒山造林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造林,是一个长期困扰山区绿化的难题,从立地条件特点、整地、树种选择、造林等方面总结了黑茶山林区荒山造林技术,以期为同类地区荒山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祁连山浅山区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采用科学的栽培配套技术进行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祁连山浅山区随海拔和坡向的不同,其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有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沙棘圆柏;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华北落叶松分别在海拔2 800、2 900和2 800m时有最大生长量;浅山区造林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了64.3%。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在陵川县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从选择抗旱适生的乡土树种、培育优质耐旱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推广运用抗旱造林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对开展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于山区多年的柠条造林技术及经验的总结,以白于山区吴旗、志丹、安塞为调查对象,得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坡度级的造林方式、整地要求、用种量、抚育管理方法等适合于白于山区人工柠条造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8月10日,李成玉副省长在马新高厅长陪同下来到太行山区的淇县,检查山区造林绿化。他对淇县的整地造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山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林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向淇县那样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扎扎实实地抓好造林绿化。山区造林,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要与发展山区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山区林业的综合效益。要切实加强林木管护,建立健全林业执法队伍和各项规章制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13.
宁南山区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寒、旱灾害频发,造林成活率较低。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造林新技术,对提高宁南山区造林成活率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冀南山地飞播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4年在冀南山区的武安、涉县进行了试验。本文通过1984、1985两年的飞播成苗效果调查,对冀南山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推广飞播造林技术,加快冀南山区绿化步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吉林东部山区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松是吉林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文章从地类选择、整地、苗木选择、造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吉林东部山区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 ,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 ,以侧柏作为试验树种进行卡氏、干旱造林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 93%以上 ;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 ,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3月28日—29日,省林业厅在鹤壁市召开了全省山区造林绿化现场会。11个山区市(地)的林业局长、22个县(市、区)主管领导、林业局长和省、市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林业厅马新高厅长、张守印副厅长、鹤壁市刘银锁副市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组织参观了鹤壁市郊区、淇县大规模整地造林现场,郊区、淇县的领导同志介绍了他们战天斗地,大打造林灭荒攻坚战的经验,分析了全省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现状,研究、制订了加快我省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干旱山区、丘陵区裸根植苗造林成活率较低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如何提高干旱山区、丘陵区裸根植苗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会泽县大海乡高寒山区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多年造林不见林的现状,依据高寒山区的自然条件,通过调查总结提出了大海乡高寒山区造林树种选择及营林措施的相关技术建议,为增加高寒山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地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组成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建设亟须克服的关键部分。文章以辽宁朝阳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在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地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就集水造林技术、保水造林技术、供水造林技术、抗旱树种选育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这些造林技术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他山区的山地造林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