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黔西北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选择对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0号、毕单13号、毕单14号、毕单15号进行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在毕节地区8县(市)162个乡(镇)共计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有效面积216.77万亩,取得新增粮食总产量14005.51万公斤,新增副产品16806.61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8487.27万元,于2009年2月13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产业化开发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毕节地区复杂生态环境,选择自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产业化开发。2006~2008年完成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示范有效面积7.19万hm2,新增玉米总产5.40万t,新增副产品6.49万t,新增总产值9404.77万元,新增纯收入6702.13万元,新增投产比为1﹕2.48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制种、良种繁育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及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毕节地区复杂生态环境,选择自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产业化开发。2006~2008年完成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示范有效面积7.19万hm2,新增玉米总产5.40万t,新增副产品6.49万t,新增总产值9404.77万元,新增纯收入6702.13万元,新增投产比为1﹕2.48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制种、良种繁育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为玉米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及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年始选玉米自交系,1982年以育成的玉米自交系405为母本、自交系411为父本杂交组配,经多年试验鉴定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自199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在黔西北山区及其相似生态区累计示范推广应用47.94万hm2,按农业科技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分析,为社会累计新增玉米总产量40401.78万kg,新增总产值54224.88万元,新增纯收益52395.75万元,在其13年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内,年新增纯经济效益达4030.44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为28.65,科研投资收益率为3540.25,推广投资收益率为37.47,生产投资收益率为7.47。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毕单14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2000年组配的杂交玉米新组合。该品种早熟高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于2005年6月23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连续4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以及云南省镇雄县等地共示范推广面积164.73万亩。平均每亩缩值增产玉米40.5kg,总产缩值新增玉米6671.6万蝇,新增总产值10007.35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毕单 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 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 2 6 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 4 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 7月 2 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 ,品质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999~ 2 0 0 2年示范推广 2 5 733 3hm2 ,增产玉米 16 76 2 1万kg ,增值 16 0 9 1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毕单18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研究提出相应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近两年来,通过对毕单13号高产制种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以下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毕单10号是本所于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26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4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从育成至今,已示范推广应用887.36万亩,新增玉米总产量41 065.04万kg,新增总产值75 557.44万元.于2006年荣获毕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6月20日经贵州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国内山区玉米杂交种选育及利用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墨白×兰卡”组配模式利用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0-8831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毕单16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BS37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毕331作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本文全面介绍了毕单1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便在进行毕单16号大面积推广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对毕单16号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
胥献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84-18688
[目的]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碳酸酐酶(CA)活性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毕单系列玉米品种(毕单10、13、15、17、18号)为试材,待幼苗长至34叶时在不同光照条件("弱光"、"中光"、"强光")下培养,培养3 d后开始取样测定CA活性,研究不同处理玉米品种CA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弱光"至"中光"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各品种的CA活性逐渐升高,但在"中光"至"强光"段,各品种的CA活性普遍下降,其中毕单15号CA活性降幅最大,毕单18号CA活性降幅最小。"弱光"和"中光"处理各品种的CA活性差别较小,而"强光"处理各品种的CA活性差别较大。[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供试玉米品种的CA活性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通单258今后大面积推广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介绍通单2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应区域、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结果]通单258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通2127作母本、通17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吉林省2011~2012年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审定。[结论]通单258综合性状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夏秋  赖雄  王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05-16807
[目的]探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玉米杂交种产量的影响,为其快速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密度为主处理(45000~67500株/hm2),施氮量为副处理(90~360kg/hm2),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川单418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川中丘陵区川单418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比常规种植密度可以适当加大,最佳施氮量为270kg/hm2,产量可达到8024.36kg/hm2。密肥互作效应分析表明,在较高密度下,氮肥对产量的调控作用更为明显,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来实现。[结论]在西南地区加强玉米杂交种川单418种植密度和肥力组合调控可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和比较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方法]根据玉米自交系、杂交种茎杆抗拉弯强度,比较了107份自交系和13份杂交种的抗倒伏能力。[结果]107个自交系中,有14个自交系抗拉弯强度值在4.0 kg以上。13个杂交种中,登海618、瑞普959、大丰30、大丰26、太玉339抗倒性表现较好,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结论]抗拉弯强度值越高,抗倒伏能力越强。抗拉弯强度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抗倒伏能力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坡耕地的耕作技术措施。[方法]以马铃薯威芋3号,玉米毕单15号,地埂植物路春花为供试材料,设顺坡聚垄、等高聚垄和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3个处理进行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等高聚垄配置地埂植物种植试验。[结果]与对照顺坡聚垄处理相比,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处理的马铃薯产量14392.05 kg/hm2、玉米产量5417.25 kg/hm2、马铃薯与玉米复合产量19809.30 kg/hm2、复合经济效益12223.65元/hm2,分别增加了17.04%、11.22%、15.39%、13.61%;土壤容重降低0.04 g/cm3;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分别增加1.77个百分点和0.009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0.05%和4、1、3 mg/kg。[结论]等高聚垄+种植路春花种植法能提高坡耕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保水、保肥效果好,是坡耕地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姜川  陈化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84-12786
[目的]构建玉米胚芽鞘负向重力生长时期的酵母双杂交文库,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玉米骨干自交系B73为材料,利用Trizol试剂提取玉米胚芽鞘在负向生长时期所表达的总RNA,再利用SMART技术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转化进酵母Y187中。[结果]试验得到的原始文库库容量高达1×106个单克隆;文库中插入的片段集中在0.5~1.5 kb,平均插入长度为800 bp。[结论]试验构建得到了高质量的米胚芽鞘酵母双杂交文库,为研究胚芽鞘的负向重力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方法]采用尼龙袋技术,对不同饲草的瘤胃内降解率进行研究。[结果]各饲草CP、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存在差异,而DM、OM的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其中CP的有效降解率以魔术师高丹草最高,达70.80%;饲宝1号饲用玉米、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ADF的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魔术师高丹草;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魔术师高丹草的NDF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饲宝1号饲用玉米。[结论]该研究为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研究一定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豫单998和郑单958玉米品种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试验密度范围内,郑单958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豫单998的产量开始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达最大(9 375.47 kg/hm^2),当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产量反而下降。2个供试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行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秃尖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有所差异,郑单958的适宜高产密度为75 000株/hm^2,豫单998的适宜高产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