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耕地抛荒问题,为农民增收和耕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次提出区域劳均耕地面积的概念,将季节性抛荒折算成全年抛荒的面积,并构建农村劳动力余缺系数(K),根据系数值判断研究区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是否短缺,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两个乡(镇)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临城镇K=1.02>1,表明该乡(镇)并不缺乏劳动力;溪口乡K=0.87<1,表明现有从事农业种植的劳动力数量没达到耕地种植的需求量,属于劳动力不足。【建议】不同区域耕地抛荒原因并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诸如分类改造被抛荒耕地,完善农地流转、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本地就业等相应对策解决耕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逐渐出现的耕地抛荒问题,我们先后对富顺、蓬安、仁寿、东坡区、泸县、天全等6县(区)所辖的10个乡(镇)、18个村、382户农户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对南充市顺庆区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根据汇总整理所调查的情况看,当前耕地抛荒由零星到成片,由隐性到直接,且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3.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的现状,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基于对该现象的思考提出了引导对策,以期为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瑞昌市农村耕地抛荒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就是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权。本文对江西瑞昌市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分析,从一个局部折射出问题的严重性。就新形势下,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农村耕地抛荒的局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农村耕地抛荒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村耕地抛荒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上半年舟山市结合春耕粮食生产检查,就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耕地抛荒现象,组织力量进行了专项调研。根据调查情况,现对耕地抛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涌进城市,导致农村出现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严重的耕地抛荒将会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粮食的生产安全。为此,提出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针对耕地抛荒现象用边际收益模型诠释了农产品收益低;用供给与需求曲线分析改革开放对耕地的影响;玉林地处丘陵地带耕地质量差等是导致耕地抛荒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政策补贴,大力兴办特色农业和兴修水利,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耕地抛荒的现状和分布特征,剖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和后果,探讨了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关于耕地抛荒方面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利于我国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的,因此耕地抛荒也成为了我国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就应当充分利用耕地。首先分析我国农村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分析治理对策,多层治理是指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农民三层提出多个治理措施,只有在三层相互促进的措施下我国耕地抛荒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耕地抛荒问题的治理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农业和经济,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积极性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耕地抛荒及其治理——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述耕地抛荒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耕地抛荒状况、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但对抛荒概念界定、影响结果,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的观点未达成一致。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推断全国抛荒形势严峻,并基于抛荒必然威胁粮食安全的惯性思维,提出减少、遏制,乃至消灭抛荒的治理对策。未来还需要检验和修正耕地抛荒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抛荒发生规律和驱动机制,检验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并基于分类视野,明确抛荒影响后果,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抛荒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4~2020年中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农民的经济行为是理性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入不同产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农村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或转移.按照以上思路对2004~2020年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关系到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和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给、耕地面积以及就业空间都与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了解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情况,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提出:(1)集约利用农地,提高农地的经营效益;(2)稳定农地的产权,为农民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3)加强农业开发,培育农业增长点;(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活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筛选了11个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各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给出各因素对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长的贡献率;分析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开展土地开发是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措施。本文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项目区土地适宜性以及项目实施的环境影响,并重点围绕土地平整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进行了规划方案优化比选,以期为土地开发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同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单向因果关系。(3)耕地面积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面积变化的贡献率达到19.28%;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到0.69%。因此,要协调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葛菁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07-209
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于2006年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的同时,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因此认为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在时间上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人口非农化、经济非农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土地非农化的过程。文章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但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根本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依据,中国存在的极端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因此,在解决中国相应的问题时,应借鉴刘易斯理论中合理的方面,消除限制因素,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