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巍巍六盘山,以红军队伍的翻越成为长征胜利的历史见证,以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丽诗篇而名扬中外。昔日与敌搏斗,英勇红军千里征战缚苍龙;今日与天抗争,军地并肩治山治水降洪魔。广大庄浪军民,发扬不怕千难万险、转战千山万水的长征精神,在红色革命圣地六盘山下,掀起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长期以来,当地驻军和以民兵为主体的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治理耕地100.5万亩,植树36万亩,绿化“三荒地”18万亩,埂坎种草7.2万亩,营造道路林1.5万公里,建成库、坝、渠、窖、埂等大小水利工程686万项。植被、防洪… 相似文献
4.
《明史》记载,敖汉旗是沙柳浩瀚,柠条遍野,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繁茂之地。清朝末期,由于人口剧增,滥垦滥牧严重,全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流动、半流动沙地以每 相似文献
5.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木兰围场,有着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迷人的景色。随着绵延起伏的山脉,一坡坡的森林组成了绿色的海洋,翻腾的万顷绿浪向远方延伸而去。微风吹过,在千重碧浪之上又荡起一层层绿色的涟漪,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展示着绿色的无尽魅力和生机。阵阵林涛传诵着木兰围场漫长的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代代豪杰, 相似文献
6.
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林方略,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甘机编办通字[2007]112号文件批准,将“甘肃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更名,成立“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与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甘肃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力度将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管理将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将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唐山市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等项绿化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2008年10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前来广西考察指导工作。在考察调研中,两位中央领导都称赞广西山清水秀、生态良好,并对广西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逐年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林业同时也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河北省塞罕坝三道河口林场对国有林场在激励机制方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根据新形势下林场发展的需要,提出健全激励机制的主要策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林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沙加快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美丽长沙长沙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森林覆盖率力争达57%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正>近日,记者就如何加快林业事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访了河北省林业局党组组书记、局长武国堂。记者:武局长,您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物质 相似文献
18.
19.
国有林场是从事森林生态恢复和经营、提供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林业法人实体,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根基。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赋予了国有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的艰巨使命。去年庆阳市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确定为西北片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市”,承担起“闯经验、探路子、树典型”的历史重任。作为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态林业,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邵阳市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创建“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机制”为目标,将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林业建设全局,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邵阳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