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抗寒能力强,抗热能力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奶牛食欲明显降低,产奶量、抗病力也随之下降。夏季天气炎热,气温常常超过35℃,严重影响奶牛生产。为防止高温对奶牛的影响,除在管理上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外,饲养上也要进行技术调整,防止产奶量下降。现介绍奶牛夏季常用的饲养技术。1饲料调整技术1.1调整饲料营养浓度奶牛的采食量主要受饲料能量水平和体积限制,夏季气温升高,奶牛体内生理生化代谢发生改变,对营养的需求发生变化。气温升高时,奶牛对能量的需要下降。对矿物质、多维素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为满足夏天奶牛对营养的…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奶牛品种主要是来自北欧的荷斯坦奶牛,这种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明显,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因此,夏季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炎热的夏季,当温度超过25℃以上时,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使之降低25%~50%;当环境温度超过32℃以上时,就会导致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乳脂率由于其产奶量的下降也略有降低,牛奶的质量下降。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可采取以下措施:l适时控制繁殖配种时应避免高产奶牛在夏季分娩。由于奶牛抗热性差,高温高湿不利于犊牛的生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应进行繁殖。2改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减轻中暑等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夏季如何保持牛奶的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奶最适宜的气温是8~20℃,当舍内气温超过30℃时,每升高1℃,牛奶产量下降4%左右,超过36℃时,每升高1℃,则下降5%左右。在炎热的夏季,由于气温往往达到或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奶牛食欲降低,产奶量和奶质下降。因此,炎热的夏季如果想保持奶牛的产奶量和奶质,  相似文献   

5.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与奶牛热应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对热应激的反应极为明显,奶牛的产奶最适宜的温度为5~10℃,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全球气温升高,并且奶牛单产有较大幅度增加,使热应激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缓解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调节奶牛的日粮改善热应激奶牛的生产性能更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近30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酸碱平衡对动物的重要性,它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体内酸碱平衡的因素很多,饲料是…  相似文献   

6.
李振 《四川奶业》2006,(2):19-22
奶牛是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它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10℃-16℃,当环境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尤其是南方地区)。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奶牛表现食欲下降,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产奶量和乳品质降低,生理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了奶牛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据研究,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因此,通过添加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进行营养调控,降低或消除夏季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 夏季高温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奶牛对外界环境温度有极明显的反应,荷斯坦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温度为10—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生理上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在气温超过26℃的夏季,极易使奶牛产生热应激。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应从奶牛场的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饲料营养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尤其是奶牛的营养调控方面,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较大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20℃。奶牛在2~24℃温度范围内生活比较适宜。当夏季来临时,气温高于24℃,有些地区最高气温甚至高达35~40℃时,就会给奶牛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搞好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夏季热应激,已成为广大奶牛饲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1饲料的调整夏季高温的应激使奶牛的采食量减少。据测定,奶牛在22~25℃时采食量就开始下降,高于30℃下降幅度达40%以上。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夏季饲养的重要措施。此举一可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在配合饲料中增加豆饼、鱼粉的含量,使日粮蛋白质含量提高4%左右,过瘤胃蛋白…  相似文献   

9.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奶牛热应激及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而温度达到或超过32℃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据报道,当环境温度从25℃增到28.6℃时。奶牛标准产奶量下降25.3%.按高温90天计算一个产奶中等的万头奶牛场,一个夏季带来的经济损失就达36.5万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奶牛耐寒怕热,生产的最适宜温度是5℃~22℃,当环境温度超过24℃时,产奶量开始明显下降。夏季高温气候,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气候给奶牛生产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热应激就是指奶牛在高温环境中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为了防止夏季热应激对奶牛  相似文献   

12.
奶牛耐寒冷,怕高温,最适宜的温度是8~16℃。当环境温度在-30℃时仍能生活和产奶,但在炎热的夏季,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其产奶量可比原来降低25~50%。  相似文献   

13.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图壁县夏季炎热,气温在30℃以上,奶牛热应激发病多。奶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8~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夏季外界气温在30℃以上的环境下,奶牛表现出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生理代谢紊乱,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当气温从25.9℃上升到28.6℃时,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25.4%。温度和相对湿度共同决定奶牛遭遇热应激的程度,一般认为(见表1),当温湿度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高温多湿季节,蚊蝇叮蛟,造成乳牛食欲降低,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乳牛生产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16℃,当气温超过26℃或温湿指数大于80,乳牛将产生比较明显的热应激,使产奶量受到影响。有资料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0℃乳牛的产奶量会下降25%以上,给乳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乳牛的影响,本人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奶牛是耐寒怕热性家畜.其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20℃。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4~24℃、相对湿度为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当环境温度上升到25℃以上时.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不良影响.而且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能使产奶量下降5~10kg。夏季奶牛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这仅仅是夏季奶牛管珲工作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5-10kg。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了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致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为 8~ 16℃ ,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 ,将会对奶牛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炎热的夏季 ,外界气温在 30℃以上的时间长达 3个月之久。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下 ,奶牛表现呼吸加快 ,体温升高 ,散热量减少 ,食欲下降 ,产奶量降低 ,生理代谢紊乱 ,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据研究 ,当气温从 2 5 9℃上升到 2 8 6℃时 ,奶牛标准奶产量下降 2 5 4%。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对保证奶牛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经济意义。1 植树绿化夏天奶牛在运动场活动时间较长 ,搞好环境绿化 ,有助于改善牛场内部小…  相似文献   

18.
奶牛耐寒怕热,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受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kg。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影响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热应激 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以上时,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时,奶牛就会出汗流涎,张口喘息,体温上升1.0-1.5℃,采食量明显减少,对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率降低,如对钙、磷的吸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奶牛夏季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故寒冷引起奶产量下降,但对母牛采食量没有影响,有时还会增加;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超过32℃,采食量约减少20%;40℃时食欲废绝。采食量的减少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