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 (ORF)是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主要危害羔羊口腔 ,以口腔粘膜出现红肿、水泡、溃烂为其特征。该病传染性强 ,发病率高。自从Aynaud( 1 92 3)确定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病毒性疾病以来 ,许多学者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在国外 ,2 0世纪 50年代Greig ( 1 957)、Webstes( 1 958)用羊胚胎皮肤细胞培养该病毒获得成功 ,随后在该病的防治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我国一些学者从2 0世纪 50年代开始对此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培养、弱毒苗研制均作了大量工作 ,我所培育出免疫效果良好的弱毒疫苗。但是 ,近年来随着很多新品种的引进 ,全…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各养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英国、新西兰、美国等宣布消灭了本病。但是仍有50多个国家流行。20世纪50年代前,猪瘟在我国流行极为普遍,损失惨重。国内许多专家对该病研究的比较深入,其后应用疫苗预防,猪瘟基本控制,但是近年来有所抬头。其中有许多因素,与我国的  相似文献   

3.
猪喘气病又叫猪支原体肺炎或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1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是猪肺炎支原体,临床诊症状为咳嗽、气喘,病变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养猪地区,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的血清学检验结果,阳性率30%~50%,多呈慢性经过。病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有的成为僵猪或继发感染死亡。该病的免疫研究曾是个世界性难题,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除我国外尚未研制成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感染而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该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炎症为主,另外伴有结膜炎、流产、脑炎等并发症。20世纪50年代早期,美国科罗拉多州某些牧场首次发现该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对动物实施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较理想的方法。目前,某些国家仍然使用传统疫苗,然而,经过基因改造的糖蛋白E基因缺失疫苗已在欧盟上市,该疫苗分为活苗和灭活苗两种。文章着重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及DNA疫苗最新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多发于7~10月的蚊虫滋生、活动旺季,猪是该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易感季节管理不善的猪群该病感染率极高,是夏秋季猪场的主要流行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1流行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属自然疫源性疫病。JEV于上世纪50年代首先在日本分离获得,因此又称日本脑炎病毒。为与甲型脑炎区别,该病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相似文献   

6.
翁善钢 《兽医导刊》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PDD是宠物鸟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很多观赏鸟饲养者来说该病每年可能会发生好几次。当鸟儿患PDD  相似文献   

7.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世界各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列为第一类传染病。从50年代开始采取了综合的防制措施,广泛使用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  相似文献   

8.
动物布鲁氏杆菌病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够侵害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疫病之一。1历史上的流行情况追溯历史流行情况,应该在很早就有该病发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也没有诊断记录。虽然没有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9.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腹泻及病毒性的猪肠道传染病。1971年首发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陆续发生本病。主要特征是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脱水。该病通常在冬季发生,有时夏季也会发生。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者育肥猪常见,特别是严重危害哺乳仔猪,死亡率平均达到50%。该病自出现至今对全球畜牧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0年末,我国大范  相似文献   

10.
由各种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禽类、哺乳动物、节肢昆虫、其它动物和人的疾病,祢为衣原体病(Chlamydiosis)。本病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广泛存在。我国于50年代后期对北京西郊一鸭场职工发生的肺炎进行了鹦鹉热血清学调查,发现14例阳性反应,这是我国对该病的最早报告。80年代初,从羊流产和猪繁殖障碍病料中分离出了鹦鹉热衣原体,才从病原学上确证了我国动物衣原体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硒—V_E缺乏综合症是多种畜禽共患的一种新陈代谢性疾病。我国自50年代以来有过大量的报导。由于该病在临床表现上随着家畜的种类、年令、个体不同而多种多样,给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防治带来很多困难。在动物体内,硒—V_E缺乏为什么会发病?硒—V_E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是迫切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自从1973年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  相似文献   

12.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羊只主要表现脑膜脑炎、败血症和牲畜流产、多核细胞增多。本病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比热带更多见。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羊只发生本病的报道,该病对草食牲畜的发展影响较大。为此,加强对本病的临床症状研究,提高临诊水平,  相似文献   

13.
犬细小病毒(CPV)性肠炎是严重危害犬及毛皮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呕吐、腹泻、血便及急性心肌炎,幼犬感染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一般在30%-50%,当继发细菌感染时死亡率明显增加。从80年代以来该病在我国一些军警犬基地和民犬中不断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犬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国西部和中国福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国家之一。1985年起福建省莆田县的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开始发病,程由铨等1988年从病鸭肝、脾中分离到2株番鸭细小病毒(MPV)。该病发病可高达40%~50%。  相似文献   

15.
正鸡脑脊髓炎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雏鸡共济失调、瘫痪和头部震颤,又称流行性震颤。该病1932年美国首先报道,其后世界各地出现该病流行的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病被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虽然鸡群感染该病病毒,但该病的发病率极低。如果未免疫的种鸡群在产蛋后感染,可垂直传播给子代并  相似文献   

16.
钱凤芹 《中国家禽》2006,28(12):41-4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呼吸困难、结膜炎、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坏死和大面积出血为特征,发病率接近100%,死亡率10%~40%,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  相似文献   

17.
翁善钢 《动物保健》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一般都有着共同参与和危害.另外,该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猪场一旦感染该病,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现象.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常出现返情而屡配不孕或不发情;公猪常出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失去种用能力;新生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20%~30%,病死率为10%~20%.育肥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增重滞缓.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更糟糕.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该病,已是养猪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目前该病分布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养猪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识.该病自1980年代后期逐渐在我国猪群,特别是规模化猪场中流行.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我国各地兽医研究人员在发生伪狂犬病后均采用了各种防制措施,但因各地生产实际不同,一直缺乏统一有效、操作性强的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 of swine,TGEV)是引起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主要引起两周龄以内仔猪发生以急性腹泻、脱水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传染性胃肠炎(TGE),该病给世界各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报道,并且一直以来在我国养猪场时有发生,尤其是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常呈地方性暴发  相似文献   

20.
念珠菌病是禽类消化道真菌性感染的疾病。笔者在80年代初曾诊治过雏鸡及石岐鸽的念珠菌病,发病率多在50%以上,死亡率常为6%~15%。随着饲养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肉鸡及鸽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已有所降低,仅呈散发性的发生。近两年来,笔者在诊治鹧鸪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该病已逐渐成为幼龄鸪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