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1990-1995年对栗花麦蛾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花麦蛾1年1代,以蛹在栗树树干的翘皮内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卵发生期为6月,幼虫为害期为6月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陆续成熟后爬至越冬处结白茧化蛹越冬,蛹期约300d(天)。卵主要产在雄花序和混合花序上,幼虫食害花序,钻蛀幼蓬,导致栗蓬脱落。  相似文献   

2.
杏白斑麦蛾在山西一年发生二代,以蛹茧在剪锯口、贴叶下、树皮缝、枝叉处过冬。幼虫主要为害杏、桃,尚有李、樱桃、板沙果、苹果。食叶表皮和叶肉,留一层表皮呈不规则筛网状斑痕,日久干枯。第一代成虫寿命平均3.7~3.9天;卵期16.1天;幼虫期40.1天;蛹期10.5~11.1天。第二代成虫寿命4.75~8.74天;卵期8.2天;幼虫期51.8天;蛹期200.3天。已知幼虫和蛹寄生性天敌有8种,自然寄生率第一代为7.0~9.1%;第二代为25.6~29.8%。80%敌敌畏1500倍、50%辛硫磷1000倍、20%杀灭菊酯3000倍,杀虫效果为90~100%。  相似文献   

3.
1药剂防治试验在遵化市3个栗园进行。11成虫发生盛期防治效果1991年在前山寨栗园进行,树龄25~30a(年),供试药剂为50%敌敌畏500,800,1500倍;10%甲氰菊酯2000,2500,3000倍;以喷清水为对照。于成虫发生盛期的6月4日...  相似文献   

4.
5.
栗蛀花麦蛾是我国首次记录的粟树花期发生的一种新害虫,在河北省燕山栗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以幼虫蛀害雄花和混合花序雌花,引起整个混合花序脱落而减产;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皮裂缝、翘皮下做茧越冬;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下旬.利用花期喷药或刮树皮可有效地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6.
调查观察表明,l~6月即冬季至荔枝挂果期,荔枝亥麦蛾(Hypatima sp.)田间发生4代,以幼虫过冬。可通过采集春梢、花穆、幼果上的幼虫,置室内饲养观察化蛹期,以预测药物防治的最佳日期。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常温条件下饲养甜菜夜蛾,对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在昆明地区可周年发生,全年发生5~6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幼虫主要为害时期为3~9月,全年以第2~5代发生量最大,最短历期34d,最长76d,食物及温湿度是各代历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温和高湿对其发育均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板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三年引进的燕红、燕奎、燕山短枝等6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作了观察测定。参度咯物修期相近,雌雄花盛花期相差1~3天,唯成熟期差异最大、早、晚熟品种成熟期相差30余天。树外围结果新梢快速加长、加粗生长期分别为4 旬至5 旬、4月中下旬至5月初。果实鲜重增长高峰在采收前10~7天,干物质积累则主要在采收前7~3天。  相似文献   

9.
新害虫——板栗中沟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中沟象(Isotocerus sp.)俗称蛀枝象,1985年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我国板栗上新发现的害虫,命名为板栗中沟象。该虫钻蛀板栗枝条,造成中空烂心,影响产量。据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部分成龄栗园调查,平均每株有该虫4.5~18头,受害株率达63.3%。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基本明确了该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因子,找到了适宜的防治方法,并在生产中应用,可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板栗生物学特性与结果特点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2005年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板栗产区的菜园镇、五重安乡、马兰庄镇进行板栗生物学特性与结果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10.1-30cm长的结果母枝,占母枝总数的86.57%,其结蓬数占总结蓬量的87.64%:-0.51—0.70cm粗的结果母枝占母枝总数的57.83%,其结蓬数占总结蓬量的64.58%;顶芽和次顶芽果枝分别占总果枝数的45.01%和35.29%,其结蓬数占总结蓬量的53.71%和30.41%;20、40、70年生树树冠外围结果枝所占外围总枝量的比例都超过50%,冠内结果枝分别占总枝量的1.66%、2.78%和6.07%。  相似文献   

11.
柑桔粉虱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粉虱 (DialeurodescitriAshm )在我国的各主要柑桔产区均有发生 ,部分桔园偶有严重危害 ,自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呈明显的增长趋势[1] 。为了更好地掌握柑桔粉虱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我们于1994~ 1999年在浙江黄岩对柑桔粉虱的生物学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 ,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生活史与历期观察在各代成虫产卵期前 ,先将有适当嫩叶的盆栽桔苗用纱网罩起 ,达产卵盛期时 ,除去网罩 ,并用脱脂棉轻擦叶片 ,除净虫、卵。将桔苗移至柑桔粉虱大量发生的桔树下 ,让其产卵。 2 4小时后移回室内 ,每天定…  相似文献   

12.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抚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特征、分布、生境等方面介绍了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培育壮苗、嫁接、选地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冻害防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板栗栽培技术,以期为板栗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板栗作为我国本土植物,因其对生长条件需求不高,易于栽培管理,经济价值较好,所以,广泛种植于我国南北方地区,其所结果实虽然刺衣外裹,但内部的果仁却是味美甘甜,营养价值极高。本文从栗树栽种地区的土壤基本特质入手,从酸碱度、质地、含水量、地势、深厚度、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的各项因素对板栗生物特性产生的影响,以供广大农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霞林  王攀 《长江蔬菜》2009,(11):35-36
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Meyri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因其卷叶为害,故又名甘薯卷叶蛾、甘薯卷叶虫等,为我国甘薯、蕹菜等多种农作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每年发生代数也不尽相同,南方地区8~9代、湖北4代、北方地区3~4代。尤以南方发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二次结实性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次结实性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余建华朱国法朱金朝汪月齐余士香陈顺伟(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324300)(浙江省林科所二次结实性板栗由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选育出,一年两次结实,表现早实、丰产、稳产。1994~1997年我们对其花芽分化进程、物候期和...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秭归县目前板栗种植面积3 670余hm2,其中挂果树面积 1340余 hm2。由于板栗剪枝象的为害,平均减产30%~50%。一般虫口密度为3~5头/株,危害栗苞30%~50%;最大虫口密度6~10头/株,危害栗苞70%左右。危害后咬断果枝,使果实未成熟而提前落果。笔者1989~1991年以秭归县板栗主产区茅坪镇为重点,对板栗剪枝象进行了生物学及防治试验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 剪枝象以为害板栗果实为主。在秭归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栗林地下筑土越冬。翌年5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17.
兰彦平  刘国彬  曹均 《果树学报》2011,(6):1063-1070
果树生殖生物学研究是果树栽培生理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并掌握果树生殖生物学特性对于果树遗传研究与品种改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我国重要的干果之一,迄今,已经对板栗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掌握了其授粉结实特性,揭示了花芽分化过程以及内源激素等对花器官发育的调控机制,探明了授粉受精、营养元素及有性生殖过...  相似文献   

18.
栗绛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绛蚧KermesnawaiKuwana属同翅目 ,绛蚧科 ,绛蚧属 ,俗称球坚蚧 ,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等省板栗产区。在湖北为首次报道 ,近年在湖北省板栗产区时有暴发成灾 ,成为主要害虫。 1999— 2 0 0 1年 ,在大悟县由轻度发生发展到暴发成灾。它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板栗 1~ 2年生枝条上刺吸汁液 ,致使枝干枯死 ,树势衰退 ,造成板栗严重减产 ,大发生年份可使板栗绝收。笔者于1999— 2 0 0 0年在湖北省大悟县对栗绛蚧进行初步观察和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生物学特性观察   1999— 2 0 0 0年 3— 5月每 10天…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区葛氏梨茎蜂生物学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氏梨茎蜂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当年生枝条干梢基部越冬。成虫羽化出枝后,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产在梨树新梢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封顶梢上不产卵。一般剪口下2 cm处、直径在2.1 mm以上的新梢幼虫越冬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