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戴优强 《植物医生》2000,13(5):46-47
小麦是徐州市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40万hm2 左右。过去麦田草害严重 :三月一片白(荠菜花) ,四月一片黄(播娘蒿花) ,五月一片紫(巢菜花)。杂草成为3麦生产重大障碍 ,自连续几年的“麦田无草害工程”实施后 ,麦田已无草害 ,小麦产量平均每667m2 增加34公斤 ,还减少了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干部和群众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 ,摆脱了单纯依赖农药的思想束缚 ,掌握了“农业调控、化学除草、人工拔草”的综合治理技术 ,提高了学科学 ,用技术的积极性。一、背景资料至1994~1995年时 ,全市麦田杂草已相当严重 ,1995年…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三麦产量不高不稳,原因很多,杂草的严重危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等草种所组成的群落危害更为突出。据1987~1988年调查,日本看麦娘和看麦娘之比由80年代初的1:9上升为9:1,平均每平方米达4672株。其为害面积占麦田总面积的37%左右,全市每年因草害损失粮食达5000~8000t,超过了病虫害损失的总和。“三麦要高产、先过草害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麦田“无草害工程”因此发起实施,并取得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实施过程和措施1.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省麦田草害日益突出。1982年全省麦田杂草二级以上发生面积(即密度达到化学防治指标的面积)据推算在900万亩左右,占三麦面积的25%。1985年上升到1600万亩,占三麦面积的40%。在麦子的病虫草三害中,杂草已占首位。我省麦田杂草的种类,在稻茬麦田,主要优势种有禾本科的看麦娘或硬草,阔叶杂草猪  相似文献   

4.
我省麦田草害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三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了摸索控制麦田草害的经验,省农林厅于去年9月初组织了一个由13个市县单位参加的麦田草害综合防除试验示范协作组,在淮北的泗阳、里下河的宝应、宁镇丘陵的江宁、太湖地区的武进和吴县设五个点进行麦草综防的示范;同时,并组织南京市农科所等五个单位进行看麦娘、硬草类的损失率研究;淮阴县植保站等三个单位进行播娘蒿的研究。经过一年的工作,今年8月上旬在南京开会,交流了工作的情况、经验和问题,讨论了下一年度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区从一九八○年开始在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具体帮助下,经地区科委组织、由原地区农科所(包括新洋试验站)和地区农业局负责、各县植保站、有关县农科所和重点公社农科站参加,组成全区农田草害调查协作组,开展了大面积的农田草害调查工作。两年来,在全区八个县54个公社、249个生产大队783个生产队调查了不同类型的麦田28644亩,代表了21.76万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5.44%。通过调查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我区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明确了影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麦田草害现状及其控制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我省麦田除草工作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植保战线同志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化学除草面积居全国之首。但是近年来,由于种植制度、耕作栽培及管理方面的原因,使得麦田草害还很突出,一般发生程度达Ⅱ级的田块要减产10%左右。一、我省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1.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近年来,我省麦田杂草的发生,首先表现在达标面积上升快,田间出草密度高。1983年  相似文献   

7.
麦田草害及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强农场位于江苏省沿海垦区 ,占地面积 4 7万亩。麦类作物常年种植 4 3万亩 ,包括纯旱作麦田和稻麦轮作麦田。麦田的草害发生情况对于江苏沿海垦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笔者对方强农场豆 (玉米 )—麦、稻—麦连作的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在本文中对方强农场麦田杂草化除措施作简单介绍 ,希望能为江苏沿海垦区麦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1 麦田草害发生的特点1 1 早作麦田杂草的发生方强农场豆 (玉米 )—麦连作的旱作麦田杂草共有 41种 ,分属 1 5科 39属 ,其中双子叶杂草种类占多数 ,共 32种 ,分属 1 3科 30属 ,单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   

8.
江苏麦田草害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麦田草害防除研究进展马晓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80年代以来,江苏耕作制度变革快,麦田草害发展迅速。农业科研单位、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生产部门结合,开展了麦田杂草与草害调查,恶性杂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在农药研究单位和厂商支持下进行新...  相似文献   

9.
10.
我场地处苏北沿海大丰市境内,自gO年代以来大小麦播种面积长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因麦子生育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部分麦田恶性杂草危害猖撅,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重草田块减产达到43%。近几年通过开展麦田杂草普查,研究草相演变规律,采取综合防除措施,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的危害,使产量稳步提高。1麦田杂草种群的变化动态我场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麦田杂草普查工作,并建立麦田草相档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1991年冬前调查,我场麦田杂草优势群落主要有两种,一是野燕麦一麻芥菜、播娘蒿…  相似文献   

11.
本场系洪泽湖围垦区,东临徐洪河,西临濉河,南靠洪泽湖,三面环水,地面真高11.9~13.5米,南低北高,槽形湖滩地,常年与湖水相平(12.5米左右)。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速效磷含量很低。年平均气温14.3℃,雨量897.7毫米。全场可耕面积近10万亩,常年三麦种植面积4~8万亩,耕作制度以稻—麦、豆—麦、玉米—麦为主,麦田杂草种类较为复杂,危害较重,为掌握本圩区麦田杂草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综合防除提供依据,我们自1988年至1989年调查了本圩区麦田杂草的种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13.
我市麦田杂草发生面广、量大,危害严重。为了了解麦田草害的现状,提出防除对策,市、县植保部门于1990年4月中下旬和5月中旬对全市59个乡(镇)、742块、1207.8亩麦田进行了两次专题性调查,经综合和分析,提出了防除策略。一、麦田草害现状与三麦生长的关系从1986年以来,我市麦田草害发生的总趋势是逐年加重。1990年是最重的一年。以句容县为例,全县35.4万亩三麦,以看麦娘为主的草害面积达30.97万亩,占87.5%。其中每0.11  相似文献   

14.
我省全面启动稻田无草害示范工程本刊讯我省稻田化学除草发展较快。1993年稻田化学除草面积39.13万hm2,1997年上升至136.92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7.06%,化学除草的优越性,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识,但由于化学除草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高...  相似文献   

15.
曾都区(原随州市)地处鄂北岗地,属中、高产小麦种植区,常年种植小麦5.3万多hm2,根据灌溉条件和地理位势可分为旱地麦田(沙畈地、坡岗地)和水田麦田(冲田、河畈田)。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栽培模式以稻——麦、棉——麦两熟制为主,麦田草相及其优势种群较为稳定,主要为害  相似文献   

16.
后宅乡自1983年组建植保专业队伍以来,在不断巩固完善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认真探索植保新技术。1989年秋播时,在县植保站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农业措施与化学手段,在荡东、金锡两村实施了两个小麦500亩无草害方,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通过了市、县两级植保部门的验收。后宅乡有粮田面积26420亩,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22000亩左右,单产在200~250公斤之间徘徊。分析三麦单产不高不稳的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措施外,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对三麦单产的影响很大。全乡农田杂草种类计有35科71种。其中在夏熟作物上发生量大、危害重的主要有看麦娘、繁缕、大巢菜等,每年草害面积有300亩左右,除草用工多达500个工日。  相似文献   

17.
本地区稻田化学除草历史较长 ,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首先 ,稻田草害仍较严重 ,个别田块草荒现象依然存在。据统计 ,每年因草害而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在 1 0 %左右 ;其次 ,长期使用同一类型除草剂 ,引起草相变化 ,一些恶性杂草如千金子、扁秆草、水竹叶等发生数量逐年上升 ,危害逐年加剧。一些高活性、高残留、超长效除草剂的使用 ,给水稻生产和后茬作物安全性带来隐患 ,除草剂药害事故屡屡发生 ;第三 ,除草剂市场“三多一乱”(生产厂家多、品种多、名称多、销售渠道乱 )现象相当普遍 ,农民面对众多除草剂茫然失措 ,对药性不了解 ,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稻田化学除草在江北区已有较长历史,但存在问题依然较多。据统计,每年因草害而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在10%左右,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类型除草剂也引起草相发生一些变化。1999年对江北区不同栽培类型的稻田进行杂草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杂草种类变化不大,比1986年调查的12个科(不包括田埂杂草)仅增加1种鸭跖草科的疣草,但田间草相发生了显著变化,从80年代的稗草、牛毛毡、节节菜为主演变为稗草、矮慈菇、千金子为主的稻田杂草群落。植株高度高于水稻的杂草有稗草、千金子、扁杆草等,稗草为害早稻重于晚稻;植株高度低于水稻的杂草有矮慈菇、节节菜…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17万hm2左右,约占全年粮作总面积的36%,而小麦总产量仅占粮作总产量的29.8%,单产和总产一直徘徊在151~182.4kg/667m2和4.94~5.97万t。据统计资料,我县每年因遭受病、虫、草、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