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在逐渐被驯化为一种模式昆虫的过程中,其对于环境的抗逆性不断被削弱.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而良好的环境对于家蚕的生长必不可少.因此,近年来我国的蚕业生产受到农药等污染源的严重影响.文章从农药污染入手,主要阐述了以辛硫磷为代表的有机磷农药对于家蚕的中毒机制,并系统阐述了对其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引入纳米金属元素对于家蚕抗病性的研究,对家蚕中毒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导致农药污染对蚕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给蚕业生产上有效预防家蚕农药中毒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参考,介绍了常用农药的种类(如有机磷类、有机氮类、菊酯类等)及其作用机制,各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以及导致家蚕中毒的典型症状等的研究进展,并对蚕业生产上如何加强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工作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CdCl_2诱导家蚕细胞(BmN)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玉芳  朱江 《蚕业科学》2003,29(4):433-435
为探讨重金属诱导家蚕细胞凋亡机制 ,用不同浓度的CdCl2 ,对家蚕细胞 (BmN)进行诱导 ,并采用Giemsa染色形态学方法 ,研究其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由于重金属离子的胁迫作用 ,不同浓度下其细胞死亡率不同 ,36μmol/LCdCl2 作用 2 4h ,BmN细胞出现了细胞核周边化及凋亡小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给家蚕添食某工矿区附近的桑叶,观察工业污染物对家蚕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被污染的桑叶对家蚕幼虫有严重的毒害作用,说明工业污染对蚕桑行业的影响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5.
家蚕氟中毒后某些生化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试验通过人工饲料中定量添加氟化钠的方法,探讨了氟中毒家蚕的某些生化变化.家蚕氟中毒后可引起血液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显著增强及中肠碱性磷酸酶(AKP)、血液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明显减弱,饲料中添加4 ppm以下氟时.这三个酶的活性无异常变化,添加8ppm以上氟时,这三个酶的活性就受到明显的影响,CaF2对这三个酶的活性无不良影响.故现行生产上用氟污染桑叶养蚕时,可通过添食石灰浆的方法来减轻氟对家蚕的毒害.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对禽类生长发育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对养殖业的影响备受关注,这与土壤、水、空气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有关。养殖业重金属来源广泛,加之重金属的非生物降解和生物富集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影响禽类健康、禽产品安全以及排泄物利用。本文在论述禽类生产系统重金属来源、毒理特点、残留分布和危害的基础上,从饲料、水源、空气等途径介绍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禽类危害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吸附迁移体内重金属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指出,机体内不同重金属之间的互作效应、利用微生物吸附清除体内重金属的技术值得在家禽生产系统中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对水生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愈来愈为严重的重金属危害本文介绍了水生动物对重金属吸收途径以及重金属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分布及其对水生动物的毒害作用,并探讨了水生动物机体对重金属的解毒机理,提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家蚕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时会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功能的小分子肽,有研究表明这些肽具有抗肿瘤活性。我们通过免疫诱导法,给家蚕注射了一定量的抗原诱导家蚕产生免疫血清。从家蚕体内收集免疫血清,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BE(2)C,并观察其对BE(2)C细胞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免疫血清处理后肿瘤细胞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经MTT方法检测分析后发现,家蚕免疫血清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经抗原诱导的家蚕免疫血清对神经母细胞瘤系BE(2)C的生长及增殖有抑制作用,推测家蚕免疫血清可能诱导了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为进一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开发家蚕新的经济用途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家蚕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时会产生一些具有免疫功能的小分子肽,有研究表明这些肽具有抗肿瘤活性。我们通过免疫诱导法,给家蚕注射了一定量的抗原诱导家蚕产生免疫血清。从家蚕体内收集免疫血清,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BE(2)C,并观察其对BE(2)C细胞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免疫血清处理后肿瘤细胞出现了大面积死亡。经MTT方法检测分析后发现,家蚕免疫血清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经抗原诱导的家蚕免疫血清对神经母细胞瘤系BE(2)C的生长及增殖有抑制作用,推测家蚕免疫血清可能诱导了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为进一步解析其调控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开发家蚕新的经济用途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家蚕自3龄起添食单一和混合的Cd2+、Pb2+重金属溶液,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各时期体长,提取DNA并分析断裂情况。结果表明,添食Pb2+、Cd2+两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家蚕体型比单一添食相应含量Cd2+的大,其体长大于单一添食相同含量Pb2+、Cd2+的家蚕;单一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家蚕DNA发生明显的梯状断裂,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而混合重金属诱导的家蚕细胞DNA完整,未发生凋亡现象,预示着竞争位点假说在家蚕体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土壤Cu~(2+)污染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越来越多.Cu2+是植物必需的金属营养元素之一,但过量会对植物产生一系列的毒害作用.因此,有关Cu2+胁迫对植物的毒害方面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综述了土壤Cu2+污染对植物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生理效应3个方面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物对蚕业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空气污染引发的蚕儿中毒而直接导致蚕茧产质量下降的现象,已成为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隐患。通过阐述不同污染物对家蚕毒害的表现,对氟化物污染、煤气中毒、农药中毒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氟污染引起蚕桑生产的减收和失收,我国始于七十年代末,至今在部分蚕区仍相当严重,为此国内外蚕桑及环保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其污染源,污染规律,诊断及预防对策以及氟素对桑、蚕毒害机理等疗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对品种间抗氟生的测定,家蚕抗氟遗传规律及选育抗氟性品种也作了研究并取得进展。本文采用实验室模烈试验的方法,初步探讨原蚕受到一定量氟素毒害后,熟蚕、蛹、蛾、卵体内氟残留量的变化及对下一代各形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滞育是昆虫适应环境的重要生理特性,家蚕的滞育还与其经济性状有着密切关系,相关生物学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家蚕滞育发生于胚胎早期,为卵滞育型,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支配。家蚕二化性品系卵的滞育性由亲代卵期即胚胎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本文就近年对家蚕滞育及解除过程中生理生化机制、分子机制和遗传机制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滞育过程中涉及的色素、酯酶A4、多巴胺、氧化循环过程的物质变化,二甲亚砜对解除家蚕滞育的影响以及滞育激素作用过程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家族成员对家蚕滞育非遗传多型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Pb2+、Cd2+)添食家蚕,利用脱胶、灰化、等离子测定等方法,检测蚕茧及其组分和丝腺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研究重金属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丝素和丝腺中均含有重金属,其含量随添食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重金属对家蚕在死亡率、体重等方面有不同影响,混合浓度中重金属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境激素除草剂阿特拉津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特拉津(AT)是一种具有环境激素(EH)影响的除草剂。为探讨EH对鳞翅目昆虫生态和养蚕生产的影响,用添加AT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了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AT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速度、眠蚕体重有严重的影响。高浓度的AT对家蚕正常的吐丝结茧生理功能和行为有危害作用,AT对家蚕孵化后72、96、120h的LC50分别为0.348、0.326、0.234mmol/kg。AT在蚕体内有一定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顺霖  赵德生 《蚕业科学》1994,20(4):251-251
氟中毒对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吕顺霖,赵德生,臧荣春(浙江农业大学)为了防治和缓解家蚕的氟中毒,许多学者对家蚕氟中毒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见有关氟中毒对家蚕体内脂质代谢影响的报道。最近笔者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家蚕幼虫脂肪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并...  相似文献   

18.
盐碱及重金属在体内积累过多,会对植物产生毒害。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盐碱[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等]及重金属[镉(Cd)、汞(Hg)、铅(Pb)、铜(Cu)、铬(Cr)、锌(Zn)、砷(As)等]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减轻或避免盐碱及重金属危害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9.
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并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家蚕miRNA及其在抗病毒机制中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开展家蚕miRNA在家蚕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家蚕miRNA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而且对于促进家蚕病毒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蒲涛  陈继久  魏万勇 《四川蚕业》2006,34(3):20-22,19
添食NaNO2浓度在6000mg/kg以下时对家蚕无明显毒害作用,只是家蚕的发育经过略为延长,生命率略为降低;添食NaNO2浓度在6000mg/kg~2%时,对家蚕有明显毒害作用,不仅造成蚕的生长发育经过明显延长,而且蚕体重较轻,死亡率明显增高,即出现慢性中毒现象;添食NaNO2浓度在2%以上时,出现蜷缩成团、扭曲、抽搐,狂燥爬行,头部昂起,吐液,节间严重萎缩,体色明显泛黄等急性中毒现象。可能是NO2-影响家蚕的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从而抑制家蚕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