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蚕共育设施对小蚕共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江都区小蚕共育设施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不同共育设施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小蚕托养共育是小蚕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小蚕托养共育具有确保小蚕共育用叶叶质、提高小蚕质量、减少共育室劳动力投人等作用,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专业化共育室叶质下降和请工难的矛盾。采用小蚕托养,可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以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蚕作安全、成本低下为特点的企业化育小蚕(小蚕店)在我市推广应用已有多年,这项符合养蚕发展方向的小蚕饲育、经营形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千家万户养蚕的需要,提高了小蚕共育率,确保了蚕茧的稳产高产和质量的提高。我市是我省重点产茧县之一,现有桑田面积4200多hm2,全年养蚕15万张左右,种桑养蚕户近6万户,由于养蚕比较效益的下降和不少小蚕共育专业户改行等原因,原有的小蚕共育体系被打乱,共育率大幅度下降,不少承包户自收自育,造成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企业…  相似文献   

4.
小蚕共育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蚕专业化共育有助于提高养蚕质量、降低养蚕成本、推进蚕桑规模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海安县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斌 《四川蚕业》2011,39(2):56-57
小蚕规范化共育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小蚕共育设施规范化、小蚕共育管理规范化、小蚕共育技术规范化的实践,实现了提高蚕茧单产、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小蚕共育质量好与差,与蚕体健康度,生命率及蚕茧产量高低,关系极为密切.经深入调查,发现我镇部分共育室在蚕室蚕具等设备条件,小蚕饲育桑叶质量、提青分批、共育龄期及消毒防病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小蚕共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杭忠宝  杨斌 《江苏蚕业》2004,26(4):31-32
<正>东台市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在小蚕共育的蚕具,加温设施方面进行了革新,形成了小蚕叠式蚕台电气化共育的规范化技术,促进了小蚕共育率和共育质量的提高,为东台市连续多年蚕茧优质高产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蚕叠式蚕台育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采用叠式蚕台进行小蚕共育,蚕具专用,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从1991年春季起,几年来相继在许河、许乐、丁河、高中等10个村推广,效果良好。现把我镇推广使用的情况介绍于后。一、小蚕叠式蚕台育的好处通过几年来的推广使用,小蚕叠式蚕台育与普通育比较,有三点好处:1.增加了共育室的有效容量。根据对比,使用叠式蚕台能使有效容量增加一倍,育种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这样,可提高集中  相似文献   

9.
王思军  兰万江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44-46
结合南充蚕种场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了种场原蚕区实行小蚕共育的优势及小蚕共育的配套技术要点,对提高种茧质量,保障蚕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提升攀西地区小蚕共育质量,在做实共育大户的培育选拔工作基础上,要抓实小蚕共育管理的贯彻落实,包括注重小蚕共育制度管理,强化消毒防病管理,注重蚕种补催青处理,重视收蚁技术处理,注重桑叶采运贮管理,注重温湿度管理,注重眠起处理和做好小蚕分发管理等8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仕刚  周新 《广西蚕业》2004,41(2):44-45
小蚕发育是否齐一,是衡量小蚕共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更关系到大蚕体质的强健、好养。欲使小蚕发育齐一,饲养省工、省力,小蚕共育员应采取以下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森 《广西蚕业》2009,46(3):45-49
小蚕共育是现代蚕业生产实现社会分工的方式,是我区发展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全龄饲养方式相比,实行小蚕共育具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全年饲养总量,提升蚕茧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传统全龄饲育与实行小蚕共育农户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对比,发现蚕农直接购买商品小蚕进行生产,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全龄饲养的农户低,而年养蚕增收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饲育是养蚕的关键。小蚕叠式蚕框育因其具有省工、省叶等优点,目前在我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掌握小蚕叠式蚕框育的十日三眠日眠控制技术,可提高小蚕共育的质量,增加种桑养蚕效益,推动我区小蚕共育向商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晟  苗道平 《江苏蚕业》2000,22(2):31-32
小蚕饲养好坏是决定蚕茧是否丰产、稳产的基础,而养好小蚕的关键在于能否组织好小蚕共育。见当前小蚕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共育规模萎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集体为主的共育体系基本解体。我县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由上级投资扶持,在全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小蚕共育体系,全市平均小蚕共育率曾一度达到95%以上,但在蚕桑低潮中,共育体系几乎全面崩溃,大多数共育室被改作它用或无力维修而破陋不堪,致使散发种大量存在,小蚕共育率降到30%左右,蚕茧产量也由共育高峰时全年平均35公斤/张下降到27公斤/张。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启东市通过建立小蚕共育设施标准,降低小蚕共育风险,推进小蚕共育技术标准化建设,加强小蚕共育管理,明确小蚕质量标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0,20(2):63-64
蚕种的集体催青和小蚕共育,已成为蚕桑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实行小蚕共育不仅能节省蚕室、蚕具及升温等设备,减少蚕用物资消耗,解决蚕农养小蚕难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培养技术力量,有利于统一技术要求,加强技术处理,贯彻科学养蚕技术措施,使蚕儿体质强健,为养好大蚕打下良好基础。小蚕共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产量和质量,关系到蚕农养蚕收入的提高,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搞好小蚕共育应抓好有关技术环节。l 狠抓蚕前消毒,确保蚕作安全 共育室及蚕具应在充分打扫、清洗、暴晒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药剂消毒。第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海安县蚕桑专业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县蚕桑站经过广泛调查,从众多小蚕共育室中选择了责任心强、桑园面积和共育规模较大、共育水平高、在蚕农中有威信的顾维才共育室作为全县2011年小蚕专业化共育室建设的示范点。一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成品蚕共育标准,落实小蚕共育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多种管理制度,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维才小蚕专业化共育示范点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该共育室共育出来的小蚕平均张产茧比全村平均水平高7%。蚕农一致反映"维才共育室共育的小蚕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我们放心"。  相似文献   

20.
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水平,通过调查、研究、集成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养蚕及气候特点的桑蚕小蚕共育集成创新技术,包括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小蚕共育高效省力化技术、控制日眠和强健体质、专用设备创新、专用蚕种自动催青等5项创新技术,通过扶持建设我区50个标准化小蚕共育室、举办小蚕共育现场会和技术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广西小蚕共育率、单张蚕种产茧量增加,全面提高广西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广西桑蚕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