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修正后的宗数比重测度法对陕西省辖属的10个市2009—2015年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算,明确陕西省及各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目前所处的水平,剖析陕西省土地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全省土地市场建设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5年陕西省土地市场化水平为中等,陕北、关中地区为高土地市场化水平,陕南地区为低土地市场化水平; 10个市中榆林市土地市场化程度最高,安康市最低;陕西省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为中等偏上水平,土地市场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陕西省非市场化和不完全市场化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在土地供应中占有一定比例,土地市场参与土地资源配置程度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兰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89-19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选取南京市200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土地利用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农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平稳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持正确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期为城市合理开发与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城市化的内涵分析及其水平的测度出发,计算了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分析了陕西省1949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进而又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动态变化分析以及辨证关系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最后对陕西省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动态趋势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理论对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借鉴协和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陕西省不同阶段的城市化与耕地面积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耕地面积就会减少6.318个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表现出由负面效应到正面效应的转变,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总体呈现出“勉强调和与基本调和—不协调—调和、基本协调与较协调”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演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西省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了其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②1990-2009年,陕西省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状态;③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关中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陕北和陕南地区;④陕西省各地市的耦合协调度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人口非农化、经济非农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土地非农化的过程。文章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但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根本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协调两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价2005~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城市化水平,运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模型测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并对其进行时空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圈内各市多处于协调阶段;从时间轴上看,武汉、黄石、孝感、潜江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趋于逐年增强,但在空间格局上各市呈现不规则变化态势,不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信息熵、非期望产出的SBM窗式分析模型与因子分析法,测度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度、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与城市化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江苏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的耦合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协调水平以勉强协调类型为主;两者呈波动增长的趋势,提升潜力较大。2)江苏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呈较大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及协调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江苏南部地区;2006—2017年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空间演变特征明显。本研究可为江苏省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城市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萌萌  王亚华  柴明堂  李大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50-17452,17533
以南京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水平。1996~2008年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快速上升,可划分为失调阶段(1997年以前)、欠协调阶段(1998~2002年)、基本协调阶段(2003~2008年)3个阶段;2003年之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土地城市化水平高于人口城市化水平,城市空间扩张加剧,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要求城市内部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因此,研究生态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揭示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2)通过分析10个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发现生产规模指数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要素与规模匹配方面处于较优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指数是提高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给江苏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功效函数测度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6—2014年人口、土地及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从时空角度探讨其协调性分异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整体而言,土地城镇化水平高于人口、经济城镇化水平;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呈明显的空间分异和块状聚类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分析了太原市各县、区的城镇化阶段与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县,从事农业的人数越少,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地区,基本不存在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城镇化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越强,则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越需要保护。最后,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采用GMM的方法,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2个视角进行分析,并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皖南、皖中和皖北3个区域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 显示:1)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冲击大小以...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国有土地价格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研究国内城市土地评价方法和分析了山西省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特尔菲法建立城市国有土地资产总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城市的综合平均地价为评价目标的国有土地资产总量评估方法。本文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以山西省22个城市中的18城市的资料为学习样本,以20个城市评估指标为输入,以城市综合平均地价为输出,建立了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并以其余4个城市的资料作为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利用有限的城市(镇)地价资料,结合城市(镇)统计资料,进行国有土地价格的评估,进而为国有土地资产总量的评估提出新的探讨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6—2019年安徽省16个城市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的测算结果,考察三者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土地城镇化主要依赖土地、人口、固定资产等要素投入驱动;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产业承接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等措施驱动;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三者发展趋势基本同步,趋于良好协调发展,但城市差异呈扩大趋势;2019年16个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度空间集聚显著。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互影响,同时,协调发展度受国家政策与城市间不平衡发展影响,可通过差别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巩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地位、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等措施切实推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中游城市圈为研究区域,其内部26个城市作为研究单位,选取了反映城市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两个目标层的18个指标,采用极值标准化和熵值法进行数据处理和权重赋值;然后计算城市化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指数,并进一步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进行3个城市圈之间耦合发展协调度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圈中协同发展水平最高的是长株潭城市圈,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一城独大,环鄱阳湖城市圈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效率,注重城市分工,发挥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是三大城市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