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阎礼 《中国农资》2011,(17):24-24
怎样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呢?近年来.北京农业技术广播学校平谷分校从源头上把关,不仅做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实验、示范和推广,还注重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确保首都“菜篮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江苏省农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会上。优质农产品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然而,大多数时候,由于形不成规模、缺少销售渠道.农产品“卖难”仍是悬在农民头上的一把剑。怎样延续展销会“火”的态势,不让农产品热卖昙花一现?笔者认为,创立“农产品合作联社”,搭建更宽广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11,(9):53-53
江苏省高邮市车罗镇读者陈某来电:最近我买的一台农机出了故障.销售方不按“三包”承诺进行维修。请问:农机故障应怎样按“三包”处理?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5,(20):1-1
“你们这块地麦秸0.3元/公斤卖不卖?”“卖.价码上你能不能再上点?”“好,给你0.32元/公斤吧,这地里的麦秸我全收了。”这是今年5月份在江苏沭阳县马厂镇朱庄村麦地头发生的事。如今在沭阳,以往废弃的麦秸一年能为农户带来几千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5.
面子 小城郊区有家茶馆,名字“四通”,取四通八达之意。茶馆虽说经营时间不长,但老板热情好客,颇有心计,茶馆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倍儿清爽,茶馆也就成了路人歇脚休憩的好地方。 有天下午,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停在“四通茶馆”前。车头坑坑洼洼,车箱锈迹斑斑。灰头灰脸的司机要去附近办点事,让茶馆老板代为照看。天挨黑,司机匆匆致谢告辞。亲历这一幕的老板儿子问:“老爸,您咋能就这样让他走了呢?咱该收他点钱才对!”“收多少?”老板问。“起码也得三五十元吧?”“那不是打劫吗?”“打劫?您看他那辆破车,和咱这漂漂亮亮的…  相似文献   

6.
袁风华 《农家致富》2005,(11):16-16
糖葫芦换来宝马车 在南京市的湖南路上.做生意的人都知道一个“卖冰糖葫芦换回宝马车”的故事。一辆宝马车50万元左有.1串冰糖葫芦只有5元.1年卖了10万串.平均每天273串冰糖葫芦,造就了一段创业神话。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双楼村的运输专业户焦全成.刚把一车小麦秸秆送到任庄村润昌奶牛场.就轻轻松松赚了100多块钱,“这已是我卖的第3车秸秆了。一车一百多,比干别的强!”焦全成一边卸车一边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李波 《农家致富》2005,(5):19-19
2001年6月,我在家乡收购了一车鲜桃。每公斤价格1元。货装好车以后。村里经常跑市场的经纪人告诉我:“不要跑远.就到附近的城市去卖.这一车货能赚回七八百元。”起初,我听了他的话,把桃子拉到了附近的商丘市.到那里一打听销售行情.  相似文献   

9.
“毛巾小,市场大,一条毛巾卖天下,诚招天下英雄合作,雄霸毛巾市场”,这句看似很普通的广告标语却让人感觉到了强者的霸气。正是通过这句广告语,让笔者知道到了广州梦净洁日用品有限公司,也急于想去了解赵益民要卖遍天下的究竟是怎样的毛巾,真的可以凭这个项目让经销者致富吗?  相似文献   

10.
在一片卖难声中.怎样科学安排农业生产.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笔者认为.必须要走出三大误区。 1.走出“滞销的农产品就不能再生产”的误区当前,一些农民认为.凡是去年滞销的农产品(包括有关媒体上介绍的)今年说什么也不能再生产了.有的甚至忍痛毁良田养鱼栽树、拆鸡舍鸭棚养猪。  相似文献   

11.
进口货     
一个卖苹果的喊道:“新鲜的苹果,进口货。便宜卖了啊。”过路人一听“进口货”。便你一斤、他一斤地买上了。有人拿起一个尝了尝,说:“这不是很平常的苹果吗,你怎么说是进口货呢?”卖苹果的人说:“您这一张嘴,它不就成了‘进口’货了吗?”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冬春之交。一条“上海首现‘工作专卖’连锁店”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全新的概念,全新的经营形式,让职介市场风云再起。拔得新春头筹的“第1招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工作岗位怎样当作商品来专卖?记者专程赶到上海,力求揭开这里面的谜底。  相似文献   

13.
《农民致富之友》2006,(8):36-37
种了多年的葡萄,浙江嘉兴嘉善县魏塘镇的高级农艺师张秀清这次可尝了个“鲜”。自己培育的7亩优良品种葡萄“香玉”头一回拿出来卖,竟然卖出了每公斤80元的高价!为什么“香玉”能卖得那么责?  相似文献   

14.
有人当“说客”,磨破嘴皮子也不管用;有人则句句在理.让对方心服口服。怎样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呢?.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西奥迪尼推荐我们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文智 《云南农业》2006,(10):39-39
“陶永明4张蚕养了205公斤、卖了4099块钱”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人们议论之余.还有几分怀疑.不少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别吹牛了.怎么可能呢?这不是真的。”然而.这的确是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者“性息”的开放,越来越多人喜欢用保健品和情趣用品来助“性”,人们经常会在小巷或者大街的某个角落里看到那种卖性药、性保健品(合法不合法的都有),网络上更是大量充斥按摩棒、充气玩具、激情药丸、特殊保险套……让人眼花缭乱的性玩具广告。看者这些有点色情嫌疑的广告,性会让人联想到一些肮脏的、不健康的东西,究竟真正健康的性生活应该是怎样?  相似文献   

17.
田里土货,林间山珍,怎么卖最赚钱?安吉农民说:最好是“小车带走”,而不是“货车拉走”。说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于浙江省安吉眼下正在探索的“精致农业”之路。他们通过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民,让农民鼓起了荷包。  相似文献   

18.
小菜场有两家卖干海带的,都是按把卖。左边一家的标签上写着:“海带.每把1元。”右边一家写的是:“整海带,1.2元一把;边块海带,0.8元一把。“从外表看,左边那家的海带跟右边的差不多,还便宜,于是人们多买左边那家的。可没多久,左边那家的生意渐渐不行了.右边的却好了起来。顾客暗中相互转告:左边那家的海带面子光.里边却包着碎片,这不是蒙人吗?还不如买右边1.2元一把的,全是整张的海带.两毛钱贵得明白。也有不图看相、求实惠的.就选0.8元一把的买。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此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运用阐释“乡愁”这一带着社会、文化因素的语词,格外引人瞩目。如何理解这里的“乡愁”?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除了出售自己的体力外,也应该多动动脑筋赚些“活钱”。不过,农民本钱小,经不起折腾,所以还得从熟悉的领域———农业做起。怎样让手头上的农副产品俏销起来?创意的力量不可低估。这里就讲几个创意致富的小故事,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暂贮———小本大利暂贮不仅仅是把农副产品暂时贮藏,还包括暂时种植、暂时养殖,通过“时间差”赚钱。江苏省阜宁县荡区较多,池养黄鳝非常普遍。从每年的盛夏时起,当地人便挑选体大的黄鳝出售,至秋末基本上告罄。这种养法卖法延传了几十年,大伙都没感到有什么不对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