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西平本地长毛兔、德系安哥拉兔和浙江产高产长毛兔群为亲本,进行品系(群)间杂交创新,为选育“953”巨型高产长毛兔提供基础群。结果表明,本地兔♀×德系兔♂、本地兔♀×浙江兔♂和德系兔♀×浙江兔♂3个杂交组合比较优秀,每一杂交组合的杂种与其父本级进杂交三代,其后代在体尺、体重、产毛量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而且不同组合的杂交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上述3个杂交组合的级进三  相似文献   

2.
养兔场不仅要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消毒制度,以保证肉兔的健康生长,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适时对肉兔进行免疫注射,使兔群对传染病产生有效的抵抗力。在对兔群进行免疫注射时,要充分注意气候、断奶、兔群的健康状况、疫苗质量等因素对免疫效果和受免疫兔群安全的影响,以免导致兔群免疫后大量发病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养兔生产的目标,始终追求最高的日增重、产品的高质量、最佳的饲料转化率和最低死亡率。尽管品种的改良和营养的完善为取得上述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兔群的健康水平仍然影响兔的生产,只有健康的兔群,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性能,很好地利用饲料及其营养。因此,培育和饲养健康的兔群,已成为养兔的主攻方向,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养兔者所认识。   传统上,提高和维持兔群的健康状况的策略仅依赖于抗生素和疫苗的使用,尽管目前在养兔生产上仍然需这些手段,但如果采用隔离早期断奶和相关技术,对保障兔群健康,会获得更好的…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间,某养殖户饲养80只家兔,由于饲养密度较大,出现兔群间相互打斗现象,几天后兔群突然发病,5天内发病50余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62.5%,死亡率为25%。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兔绿脓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 流行状况 我市郊区某养兔场有2500多只肉兔,分5群饲养。2000年4月20日,在第一群兔中发现出生不久的仔兔发病,经3~4天后死亡。此后,各兔群中每天均有5~6只肉兔发病死亡。各种年龄、性别的兔均有发病,而以未断奶的仔兔发病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6.
一、分群由于肉兔的合群性 较差,因此,分群时应掌握下列原 则: (一)治理密度:肥育免应限制 运动,因此在实践中应增加密度, 以成年兔6-8只/平方米为宜。分 群时,每群掌握在20-30只为度, 这样可便于管理。 (二)公母分群:分群时最好将 公母分开饲喂,这样有利于饲养管 理和肉兔的生长发育。 (三)强弱分群:同一群中,体 重、体质应尽量均等,这不仅有利 于兔的生长发育,也可在一定程度 上防止兔群争斗。 (四)同窝合群:分在同一群的 肉兔应尽量是同窝仔兔,如果不是 同窝合群,也应选择日龄相同的肉 仔兔并群。 二…  相似文献   

7.
种公兔在兔群中具有主导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兔群的质量,表现在母兔的受胎率、产仔数、仔兔的健康及生长发育等方面。“公兔好,好一批,母兔好,好一窝”。因此,必须对公兔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毛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长毛兔兔毛纤维中的粗毛率和毛品质,在德系安哥拉兔群中导入了高粗毛率的基因,以新西兰兔、法系安哥拉兔、SAB德系兔的血液参入。从88年开始,经过三代杂交所产生的杂交粗毛型兔群中选出粗毛率高、产毛量高的兔进行横交,然后进行世代选育。目前已进入四世代。11月龄的粗毛兔选育群,平均粗毛率达15.55%,少部分核心群兔粗毛率达21.45%,参加繁殖1-2胎的周岁成年母兔粗毛率平均达17.72%,年产毛量达850~870克(9-11月龄的估测产量)。8月龄的平均体重达4065克,成年兔体重达4506克。8月龄的绒毛细度12.80微米,粗毛细度40.49微米,强力2.81克,伸长率为50.41%,兔毛的吸湿率达16.96%。  相似文献   

9.
在前两报的试验基础上,按原定工艺在工厂中生产了15批猪巴氏杆菌二阶来活疫苗的中试产品。鼠,兔安全检验均安全合格;用兔效检效果为;A群菌保护75%,B群菌保护87%;猪,兔效力对比试验验证了效力试验中猪兔的平行关系,为用兔作该疫轩产力检验进一步提供依据,猪的免疫持期测定表明在免疫后7个月,猪对A,B群强毒菌的攻击可获得100%保护;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两报的试验基础上,按原定工艺在工厂中生产了15批猪巴氏杆菌二价(A、B群)灭活疫苗的中试产品。鼠、兔安全检验均安全合格;用兔效检结果为:A群菌保护75%(45/60)、B群菌保护87%(52/60);猪、兔效力对比试验验证了效力试验中猪兔的平行关系,为用兔作该疫苗效力检验进一步提供依据;猪的免疫持续期测定表明在免疫后7个月,猪对A、B群强毒菌的攻击可获得100%保护;10820头猪的野外试验,经6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此苗在实际防疫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大耳白兔中国兽药监察所封闭群兔(以下简称中监所兔)的遗传特征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兔群进行酒精脱氢酶(ADH)等十一个生化位点监测,结果较好地保持远交封闭群的遗传特性,在葡萄糖磷酸脱氢酶-1(Gpd-1)位点上具有特色为a/a单型。中监所封闭群种兔平均体重为3735g,平均耳长为15.2cm,每窝平均产仔数为8.1只,初生均重为59g,1月龄仔兔均重为610g,2月龄均重为1410g。动物品质符合北京市一级兔质量标准。先后有天津实验动物中心等十多个单位到我所引种。我所及北京市药检所等近百个单位用中监所兔进行各种不同的试验,试验结果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2.
家兔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的研制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氟哌酸灭活减毒处理兔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制成灭活苗,紧急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兔群,接种后观察30至60天,其病死率从16.96%降至1.64%,而未接种的兔群病死率为25.49%。免疫兔30 ̄170天,其抗体滴度维持在1:80以上的占80%。  相似文献   

13.
我市于2000年6月份,爆发流行一种症状疑似兔瘟的疫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无抢救治疗时机。先后来服务部就诊的有31个发病兔群,其中4个小型兔场,饲养量在500~1000只之间,27个个体养兔户,饲养量10~300只,品种有比利时兔、新西兰白兔、日本大耳兔、獭兔和本地杂交兔。据不完全统计,来诊发病兔群中,共死亡约千余只,给养兔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我市持续流行直至更换疫苗生产厂家才陆续停止。现将对这一疫病的诊治和体会综述如下,供参考。1流行情况和特点1.1该病主要发生于有母源抗体和免疫过的兔群。1…  相似文献   

14.
兔螨病,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性,病原螨的繁殖力、抵抗力和在兔体表隐藏潜伏力都很强,传染抗散快,很容易污染场地,笼舍和用具等,重复侵害兔群。依维菌素和国产阿维菌素针、粉剂治疗虽有高效,但只能治愈发病兔,其它兔和不断出生的小兔仍易感染发病,不易根除。笔者在长期养兔生产实践中,为有效地概念除兔螨病,试验用1%敌百虫温水溶液消毒带兔的笼舍。具体操作是在对兔群严检、严防、早治的同时,抓住春末夏秋高温干燥的有利时机,将敌百虫配制成1%的温水溶液,全部消毒有兔的笼舍,同时用2%敌百虫水溶液彻底消毒环境、场地、…  相似文献   

15.
1疾病流行特征 1.1兔群对疫病的易感性增加 随着集约化养兔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若相应的饲养条件跟不上,管理不到位,兔群的饲养密度加大,消毒卫生不严,通风换气不足,易致兔场及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加之各种应激源增多等.使得兔群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兔群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兔螨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并且螨虫的繁殖力、体外抵抗力和体表隐藏潜伏力都很强,传染扩散快,很容易污染场地、笼舍和用具等,反复侵害兔群。依维菌素和国产阿维菌素针、粉剂治疗虽有高效,但只能治愈发病兔,其它兔和不断出生的小兔仍易感发病,年年不断,代代不绝,无法根除。笔者在长期养兔生产实践中,为有效的根除兔螨病,试验总结出用1%的敌百虫温水溶液带兔消毒兔笼兔舍的预防办法。具体措施是:对兔群进行严检、严防、早治疗的同时,抓住气温较高、气候干燥的有利时机,采用敌百虫原粉,配制成1%的敌百虫温水溶液带兔消毒…  相似文献   

17.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獭兔300余只,2007年秋季兔群中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的病兔,发病率15%,死亡率30%,经齐齐哈尔动物检疫站检验室诊断为兔链球菌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疫病,该病传染迅速,对兔群危害严重。2002年以来,我区发展合同兔生产,发现很多养兔户的兔群表现鼻炎、肺炎、子宫炎、结膜炎、败血症等症状,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通过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后经高敏药物治疗、制作疫苗紧急接种等措施,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发现疫病立即处理一旦发现传染病,应立即检查全部兔群,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及早进行诊治和扑灭工作。发现传染病后,应尽快将无任何症状与病兔无明显接触的兔,转移场地分养,确保安全。对症状不明显,但与病兔及污染环境有过接触,有可能带菌(毒)的危险兔应分群饲养,进行预防性治疗,只要出现症状,立即转入病兔群。如经3星期不发病者,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1月,某养兔户的兔群暴发了一起以下痢、流涎、内脏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该病是由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病史与临床症状该兔群的兔子常跑到兔场外边,而在其周围的养鸡、养鸭户曾发生过链球菌、大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