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药林蛙油中治疗慢性咳嗽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分别以林蛙油、哈蟆油、蛤蟆油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在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中查找中药林蛙油的主要成分并进行筛选。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疾病数据库以及Drugbank数据库查找慢性咳嗽的疾病靶点并汇总。利用String网站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Metascape网站对林蛙油的药物靶点进行GO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药物-有效化合物-通路-作用靶点网络图,确定中药林蛙油治疗慢性咳嗽的关键靶点。结果林蛙油治疗慢性咳嗽的关键靶点有AKT1、IL6、EGFR等12个,关键通路PI3K-Akt、AGE-RAGE等10条信号通路。结论综合林蛙油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机制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推测,林蛙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治疗慢性咳嗽,并且有多条通路与慢性咳嗽疾病通路相匹配,所以中药林蛙油具有一定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 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著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著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著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著。【结论】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著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著,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揭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其蒸煮食味品质间的关系及其对不同后期施氮水平的响应。方法 以3个常规籼稻品种和3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期实施不同氮肥水平的处理,分析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 不论籼粳亚种,后期氮素肥料均显著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品种对氮素的反应存在明显不同,但肥料处理效应大于品种间差异。随着后期氮肥水平的提高,稻米中四种蛋白组分含量也显著增加,以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氮肥的施用反应较大;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胶稠度显著变短;淀粉糊化特征值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下降,而回复值、消减值呈上升趋势;食味值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籼﹑粳稻总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籼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75**)﹑最高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崩解值呈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粳稻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r=-0.923**)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最高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的关系和籼稻基本相同。籼、粳稻食味值均与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显著负相关,与清蛋白(即比例最小的组分)的关系,籼稻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粳稻相关性未达显著。结论 后期氮肥水平的增加显著提高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显著劣化稻米蒸煮品质和适口性。四种蛋白组分的增加均会不同程度地劣化稻米食味,其中,尤以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负效应较为显著,谷蛋白对食味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在籼稻品种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稻米蛋白质组分及总蛋白质含量与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低谷蛋白含量(low glutelin content, LGC)粳稻品种W1721与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粳稻恢复系轮回422构建了重组自交系群体。根据种子总蛋白质的SDS PAGE带型,推断各单株LGC位点的基因型。在排除脂肪的影响下,比较了基因型LGCLGC(谷蛋白含量较醇溶蛋白低)与基因型lgclgc(谷蛋白含量较醇溶蛋白高)在RVA谱特征值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基因型内总蛋白质含量与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因型LGCLGC的崩解值和回复值的平均值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大于基因型lgclgc;LGC对崩解值和回复值的相对加性效应分别为3.91%和4.45%,贡献率分别为4.81%和12.81%。LGCLGC型的稻米,总蛋白质含量与崩解值和消减值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回归和正线性回归关系,贡献率分别为9.86%和11.48%;lgclgc型的稻米,总蛋白质含量与消减值和回复值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线性回归关系,贡献率分别为1341%和27.88%。结合前人研究认为,稻米食味品质受谷蛋白相对于醇溶蛋白的含量以及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而总蛋白质含量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因谷蛋白相对于醇溶蛋白的含量的不同而异。因此,育种工作中应当把谷蛋白相对于醇溶蛋白的含量以及总蛋白质含量同时作为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5.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淀粉RVA谱特征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6份北方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和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稻米的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品质,并对RVA谱各特征值之间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个RVA谱各特征值之间相关性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崩解值和峰值黏度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最低黏度和峰值时间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余RVA谱特征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米饭食味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特征值能充分反映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可以作为优质两系杂交粳稻选育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孔令平  张海艳  赵延明 《玉米科学》2014,22(3):98-102,108
以农大108和青农105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6个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两个玉米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和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差异显著;播期对糊化特征值及子粒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密度的影响较小。晚播条件下,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显著升高,糊化温度显著降低;中播条件下,淀粉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试验播期范围内,晚播有利于改良淀粉糊化特性,适期播种有利于改良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7.
云南高原粳稻与韩国粳稻品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韩国粳稻品种和10个云南粳稻品种进行了品质特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云南粳稻和韩国粳稻在外观及碾磨品质指标中的粒宽、长宽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云南粳稻比韩国粳稻籽粒细长;透明度、垩白粒率、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云南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韩国粳稻,而味度值则相反,碱消值差异不显著。 韩国粳稻的最高黏度值、崩解值极显著高于云南粳稻,消减值极显著低于云南粳稻。 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消减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高黏度值、最低黏度值、崩解值及最终黏度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味度值与淀粉RVA谱特征值则表现出相反的相关性,即与消减值呈负相关,而与最高黏度值、最低黏度值、崩解值呈正相关。针对试验结果,对改良云南粳稻品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方法】以食味值不同的常规粳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在结实期设置不同氮素施用水平处理,分析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蒸煮食味品质及其与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品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稻穗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结实期的动态变化,总结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积累特征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且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优良食味水稻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蒸煮食味品质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优良食味水稻品种蛋白组分含量较低,且稻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在常规粳稻中,稻米食味值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显著负相关;在杂交稻中,稻米食味值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籽粒充实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并呈现较低水平的蛋白质积累。而食味较差品种灌浆期籽粒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也较高,且氮素供应水平提升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效应更为显著。【结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低,与其充实过程中蛋白质积累水平较低有紧密关系,且受氮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年海  刘忠堂 《大豆科学》1997,16(2):118-124
以生育期相近的25个品系为材料,在8个地点同时进行试验,对大豆的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脂肪总量最稳定,其次是蛋白质含量及脂肪含量,这3个性状均较各脂肪酸稳定,亚麻酸的稳定性最差,这也表明其最易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品种同一性状的稳定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其本身的稳定性无关,亚麻酸含量低的品系稳定性较好。稳  相似文献   

10.
波姬红无花果果干制作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波姬红无花果为原料,采用鼓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等三种方法制作无花果果干,筛选出适宜的干燥方法,并进一步完成干燥的具体方案。试验表明,鼓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不适宜进行波姬红无花果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的效果最好,其中在冻干压力40 Pa,冻干温度65℃,冻干时间24 h的条件下可保持波姬红无花果固有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此外还对干燥前后的无花果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具有优异食味品质的日本粳稻品种越光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水稻品种稻米的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主要品质特征差异,以期为中国优质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长江下游地区公认的食味品质好的5个粳型水稻品种稻米和日本新泻地区生产的越光稻米为材料,分析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稻米RVA谱、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TOYO味度值等主要品质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越光的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支链淀粉长链部分(Fb3)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短/长链比(Fa/Fb3)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越光稻米中Mg、K含量以及淀粉谱特性中最高黏度、崩解值均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的短链部分(5≤DP≤12)所占比率与最高黏度值和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Fa/Fb3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通过育种手段改善稻米的支链淀粉理化特性,并在栽培措施上通过降低氮肥施用量来降低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是提高长江下游地区水稻品种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西洋参和人参的不同加工品的燃烧热量和基本成分分析,探究与其药性(温、热、寒、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5年生的园参不同加工品及5年生西洋参,其中鲜人参用冷冻干燥机处理干燥。设西洋参组、冷冻干燥参组、生晒参组、红参组,分别测其热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皂苷含量等相关指标探究与其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红参性温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最高,淀粉含量最少,次之西洋参和生晒参性偏凉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较少,淀粉含量较高,冷冻干燥参性偏寒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最少,淀粉含量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参不同炮制品总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呈正相关,淀粉含量与热量呈负相关。说明人参药性与其热量、总糖含量、脂肪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高药性越温和。与其淀粉含量有相关性含量越少药性越温和。则与蛋白质含量、皂苷含量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产玉米中淀粉积累速度最大,蛋白质积累速度最小.从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看,油分积累最快,蛋白质的积累最慢.不同产量水平下玉米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和重量差别较为明显,其中处理2的蛋白质含量和单粒蛋白质重最大,处理12的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单粒蛋白质重最小,产量水平高的处理8和10居中.淀粉含量及油分含量在处理间的差别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两个品质不同的粳稻品种,研究在抽穗期喷洒6 苄氨基嘌呤(6 BA)对灌浆成熟期籽粒氮代谢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抽穗后随灌浆进程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且抽穗后20 d 的酶活性最高;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灌浆前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与未喷6 BA对照相比,抽穗期喷洒6 BA供试品种的味度值、最高黏度、崩解值、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和消减值降低,但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5.
氮素形态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途径,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及不同形态氮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吸收型小麦品种秦麦11灌浆期籽粒GS、GPT活性、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大于低氮吸收型小麦品种扬9817。不同氮素形态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蛋白组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同。高氮吸收型小麦品种秦麦11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表现为酰胺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硝态氮处理。处理间蛋白质含量、球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氮吸收型小麦品种扬9817籽粒蛋白质含量、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酰胺态氮处理〉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谷蛋白含量在酰胺态氮处理下最高,硝态氮处理下最低,处理间清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农户种植马铃薯,习惯于施用大量的化肥,这使土壤养分缺乏,成分单一,导致马铃薯品质降低。本试验通过地上垄体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其它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的处理表现较好,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商品薯率都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明显提高,其中产量与商品薯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施用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处理中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仅为15.03%,但由于其增产效果显著,所以单位面积淀粉的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RVA(快速粘度仪)谱特征值是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优劣的重要理化指标。为探究不同海拔地区苟当1号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在贵州省从江县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了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种植苟当1号,对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5.23%~7.07%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2.87%之间,海拔高度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特征值多重比较表明,回复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崩解值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消减值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此外,不同海拔的土壤基本成分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回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苟当1号在从江地区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种植,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而变优。  相似文献   

18.
冷水胁迫对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11个云南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水胁迫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水稻耐冷性与品质性状冷水反应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冷水反应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具体的品质性状有关。冷水胁迫使粒宽、千粒重、垩白粒率、精米白度、糙米率、味度值、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使长宽比、整精米率、碱消值、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极显著增加,而粒长、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到达最高黏度时间(峰值时间)和起浆温度不因冷水胁迫发生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成熟期综合耐冷性与稻米的味度值、蛋白质含量、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冷水反应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因此,提高育成品种的耐冷性对稳定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沪五彩花糯1号为试材,设6个采收期,研究采收期对子粒品质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为授粉后20 d时,沪五彩花糯1号感官和蒸煮品质综合评分达最高,为85.6分。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推迟而降低,而淀粉则相反。不同采收期下的峰值粘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变异系数要大于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的变异系数,说明除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之外,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受采收期影响较大。与淀粉和可溶性糖相比,子粒中的蛋白质对糊化特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含量是啤麦极其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啤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在制麦和酿酒过程中要发生溶解,其含量多少和溶解的程度对啤酒酵母的营养、啤酒泡沫、啤酒口味、啤酒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控制原料啤麦的蛋白质含量对制麦工艺和麦芽浸出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