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3月26日,农业部农垦局与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启动开展农垦土地制度问题研究。课题由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教授主持,重点围绕农垦土地权能和法制化建设、农垦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问题开展研究。土地是农垦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实践中,农垦土地利用管理存在权属权能认识不到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土地管理和使用方式。开展农垦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江西农垦贯彻中央关于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赴江西农垦进行了调研。我们感到江西农垦改革发展形势很好,呈现了许多新亮点,推出了不少新举措,值得非集团化垦区学习和借鉴。一、江西农垦改革发展的新亮点1.农垦旅游业快速崛起。江西农垦利用井冈山、庐山垦殖场、共青垦殖场、铜钹山垦殖场、武夷山垦殖场、九连山垦殖场、云山农垦集团等多家垦殖场位于旅游风景区、自身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14,(9):79-79
<正>指导农垦工作的工具展示农垦形象的窗口沟通农垦内外信息的桥梁探讨农垦发展理论的阵地弘扬农垦文化的载体《中国农垦》杂志1951年10月创刊,至今已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中国农垦》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和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办刊内容:宣传贯彻党中央和农业部党组关于"三农"工作、农垦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农垦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大局,科学划分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农垦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具有国有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双重属性。一方面,农垦以农业为核心产业,具有农业农村经济属性;另一方面,农垦农业生产又以土地国有为基础,具有国有经济属性。农垦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农垦企业大都创建在边远偏避、政府管理难以覆盖的边缘地区,经过长期的发育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经济社会组织,经济职能、社会职能集于一体。农垦具有城镇和农村双重属性。农垦农业职工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农垦史研究工作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基于农垦在新中国创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成立农垦史研究的专门社团组织。这个决定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民政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2013年8月,经民政部正式批准,组建成立农垦史研究分会。这是农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它标志着几代农垦人艰苦奋斗所创立的伟大事业,从此将通过有组织地、系统地挖掘、整理和研究,载  相似文献   

6.
<正>由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新中国农垦事业,经过60多年的开拓和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农垦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国家队、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农垦事业又处于新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如何深刻认识农垦、深入谋划农垦,深化农垦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建设农垦,已成为我国农垦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彭剑良 《中国农垦》2010,(11):23-26
<正>一、准确把握农垦社会保障工作形势农垦社会保障工作事关垦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垦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去年以来,各垦区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2日至3日,农业部农垦局在北京召开农垦系统部分垦区科技工作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分析当前农垦科技面临的形势,研讨当前农垦科技工作重点和加快农垦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农垦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思路、对策和建议;阶段总结“全国农垦农业科技成果网上交流洽谈活动”的进展情况、成效和问题,研讨进一步推进该活动的措施;研究农垦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问题。参加会议的  相似文献   

9.
<正>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垦工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中央新时期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农垦的战略地位、功能作用、改革方向、发展路径和措施,是当前全国农垦系统的首要大事。为此,记者对农业部农垦局局长王守聪进行了专访。记者:农垦改革今年首次全面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意义有哪些?农垦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曦 《中国农垦》2020,(4):54-56
近年来,宁夏农垦全面深化农垦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成为全国农垦综合改革示范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核心产业精准布局,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引领示范能力不断增强;持续改善民生,振奋精神,努力建设实力强、产业优、职工富、农场兴、生态美的新农垦。  相似文献   

11.
梁剑 《中国农垦》2023,(3):94-96
<正>2017年“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发布以来,农垦品牌建设成果不断凸显,形成了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垦区(集团)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组成的农垦品牌矩阵,“良品生活、源自农垦”的品牌理念被广泛认知。作为农业“国家队”,农垦系统源源不断输出优质产品,有效保证了国民饮食需要。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高速发展,我国食品和农产品消费进入以营养、  相似文献   

12.
王任飞 《中国农垦》2010,(11):43-45
<正>今年8月4日,海南省省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3年内全面实现海南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推动海南农垦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这是着眼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统筹农垦和地方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刘刚 《中国农垦》2011,(10):11-13
1951年10月,广西农垦开启广西种植橡胶第一犁。60年来,几代广西农垦人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众志成城,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在计划经济时代光荣肩负起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边疆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时代勇立潮头,奋力拼搏,与时俱进,广西农垦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回顾历史,总结风雨兼程的曲折与豪迈;抚今追昔,品味百折不挠农垦精神的光耀与传承;展望未来,凝心聚力谱写更加瑰丽的历史新篇。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时隔24年后中央再次出台全面指导农垦改革发展的专门文件。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农垦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是高瞻远瞩的正确决策。《意见》全文约7700字,共分5部分23条,包括:深刻认识新时期农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明确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农垦现代农业发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中国农垦》2014,(8):76-79
<正>宁夏出台新政打造现代农垦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国土、农业和国资委等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宁夏农垦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意见要求,宁夏农垦要按照"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和引领示范能力增强,打造全区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发展壮大农垦事业,充分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农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一)农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笔者带领黑龙江垦区部分管理局的宣传部长前往宁夏农垦集团公司考察学习。通过考察,我们深深体会到,宁夏农垦虽然是小垦区,但其改革发展的经验却有许多亮点,对于促进黑龙江垦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农垦政策文件和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对于深化农垦改革的要求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一、宁夏农垦基本情况宁夏农垦是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型现代农业集团。现有土地238.4万亩,其中:耕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2月,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赋予宁夏农垦相当于地级市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并给予农垦优惠的配套改革政策,使农垦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宁夏农垦围绕"建设一个园区、引进一批项目、壮大一个产业、提升一批品牌、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一年多来,宁夏农垦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探索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农垦大发展的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农垦发展之路。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找准党建服务和保障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宁夏农垦始终注重处理好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坚持围绕产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农垦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农垦在国家"三农"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农垦农产品市场份额将不断加大。笔者认为,突出农垦农产品品质、批量等优势,探索做好农垦农产品商业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农垦农产品差异化终端市场,实现农垦农产品优质优价,才能真正促成农垦从"大粮仓"向"大粮商"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