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 ,“2 0 1”是我园在万亩榴园采得野生菇体组织分离而成 ,经栽培出菇 ,生物转化率可达 10 0 %~140 %。1 鸡腿蘑 2 0 1的生物特性1.1 营 养 鸡腿蘑是一种草腐土生菌类 ,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和氮源 ,各种食用菌栽培后的废料、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麸皮、畜粪、杂草、麦草、稻草等都可使用。1.2 温湿度 属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 3~ 3 5℃ ,最适 2 4~ 2 6℃ ,- 10℃不会被冻坏 ;子实体生长温度为 8~3 0℃ ,出菇最适为 16~ 2 4℃。该菌株菌丝生长培养基含水量以 65 %左右为宜 ,但发酵后的培养料含水量…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006年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基质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PDA+蛋白胨为最好;原种、栽培种培养料以棉籽壳和杂木屑混合培养料为最好;栽培基质配方以菌糠加入量为35%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纯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和pH值对于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沼生花褶伞菌丝体的最佳培养基是粪草培养基 ,蔗糖和玉米粉是最好的碳源 ,蛋白胨和尿素是最好的氮源 ,最适温度为 2 6~ 30℃ ,最适pH值为 7 0~ 9 0。  相似文献   

4.
高温平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5~2007年时高温平菇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原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粉4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3 g,水1 000 mL最好;原种培养基配方以棉籽皮45%、木屑35%、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芯8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培养料配方以棉籽皮88%、麸皮10%、蔗糖1%、石膏1%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产蘑菇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大多数用牛、马粪或鸡粪晒干粉碎后,再搭配一定比例稻麦秆堆制发酵而成。粪草培养基不仅稻麦秆用量大,而且花工多。采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可以不用畜粪,并能增加稻麦秆发酵得率,节省原料和发酵场,花工少,成本低。同时,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和劳动条件。我厂菌种场从1969年开始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制种,十年来共生产60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菇农采用减少畜粪和增加稻草用量的办法来解决畜粪不足的问题。畜粪与稻草的比例从原来的7:3降为5:5,又降为3:7以至全用稻草。畜粪减少了,不加化肥蘑菇单产难以上去,多加化肥不仅浪费肥料,还会抬致减产,重至造成绝收。因此,研究氮磷钾化肥用量,发展无粪栽培蘑菇是当前发展蘑菇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把四年来无粪栽培磨菇的氮磷钾用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红英  陈作红 《食用菌》2004,26(2):29-30
本试验成功栽培出了沼生花褶伞(Panaeolus paludosus Cleland)的子实体。结果表明,母种制备用粪草培养基,原种用麦粒菌种培养基为佳,而栽培时则用堆制发酵的粪草,采用层播法播种发菌。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培养基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8年,对秀珍菇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原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综合PDA培养基最好;原种培养基配方以木屑8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以棉籽皮49%、木屑49%、糖1%、石膏1%和棉籽皮49%、玉米芯49%、蔗糖1%、石膏1%2种最好;培养料配方以棉籽皮30%、玉米芯48%、麸皮20%、蔗糖1%、石膏1%最好。  相似文献   

9.
栽培蘑菇的传统培养料,主要是稻、麦草与畜粪混合堆制而成。以菇床铺料厚度17厘米计,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培养料,约需新鲜畜粪3万斤(或干粪7千斤)。粪肥用量大,已成为发展蘑菇生产的障碍,为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合成、半合成堆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3)
对采自青海省高寒草甸的野生双孢蘑菇(经鉴定)菌株经组织分离培养提纯后,进行培养基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宜野生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母种在黄豆芽培养基上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最好,不同培养基间的菌丝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原种及栽培种在麦粒培养基、粪草培养基、发酵棉子壳复合培养基上菌丝体均能生长,以麦粒培养基上长速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