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入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通识教育要将培养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要求纳入专业培养目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人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人与科学素养;加强校园化建设,注重环境陶冶;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2.
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阐述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概念及特征:依附行业发展,凸显行业学科,拥有行业教师,培养行业人才;剖析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通识教育理念模糊,通识课程教师缺乏,学科结构布局失衡,学生基础知识单一;并提出行业特色型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出路:树立校本的通识教育理念,加强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注重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高职通识教育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对现代文化的持续冲击,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通识教育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为此,研究主要从课程定位与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任务、信息化教学及课程考核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赫钦斯针对当时盛行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之弊端,提出了一整套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他认为通识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它对抽绎永恒人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加强大学凝聚力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主张大学应担负起引导社会前进的职责,而不应为迎合市民大众的浅近需要而盲目地随波逐流。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应执着“人性”而非着眼“人力”。赫钦斯的高等教育理念对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通识教育旨在体现一种对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注,以及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人.通过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介绍,分析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当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育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素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将国外教育资源有效的渗透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中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点,以此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论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识教育,也叫“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19世纪以前,一般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最早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帕卡德认为“学院应该给青年一种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由于当时专业化教育并不过分,所以帕卡德提出的通识教育也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力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在完成教学模式改革后,如何就大学英语教育现存的缺陷“文化失语症”进行必要的通识化改革.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笔者针对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应时建设等问题提出建义,旨在推进大学英语进行以文化内涵为依托的通识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必要过程。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的实施,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不同方面的学习,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利用《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如何实施计算机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探寻教育变迁的哲学基础,尝试从教育价值的视角对通识教育的意义进行初步的哲学分析。在总结了欧美国家通识教育模式和国内几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之后,明确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都应该接受通识教育;德性的养成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整体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注重教育效果,严格课程审批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管理思想视角出发,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发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创设、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课程教学管理方面都契合了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并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新的阐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识教育实施中的误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考察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把通识教育界定为一种广义的教育理念,一种“全人”教育理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应该用通识教育理念统整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通识教育这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将之化作一种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多渠道走向这一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奇璋  周选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11-18314
通识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实践中已进入微观的课程研究阶段。通识教育以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其课程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3部分。农学在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教育内容,涉及环境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问题等,成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农学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在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的教育中,农学也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提出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与个性化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承载着育人与育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未来为导向,明晰新时代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文章结合通识教育发展理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是满意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整合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挖掘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完善问题引导下的“实践+课堂”二元教学模式应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加强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主要论述了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成人高等师范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强调了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深化成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如何将高校思政教育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当前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课程思政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体现,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显性”及“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此,文章提出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艺术类通识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作用,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特殊品质使经典阅读具有丰富与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的功能,而经典的这种功能因与通识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期许相呼应而成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法门。数字化时代,以数字图解或缩写的经典由于缺乏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显然不具有传统经典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至于仅仅载体发生改变的经典,其所承载的文化力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数字化时代经典阅读依然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日益突出,在国际交往中凸显着重要的地位。而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也一直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重点之一。本文就通识教育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外语人才的相关问题,以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为突破点,希望为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得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外语能力"正在从一种高素质人才的"专业能力"转化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能力"。对于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来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从创新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创新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创新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以及将具体模式落实到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