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儒家"慎独"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自律性道德。治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可以借鉴我国儒家“慎独”伦理善守独处,慎于隐微的优秀道德成果,把握“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的契合之处,在实际的网络生活中做到“慎习”、“慎言”、“慎友”、“慎行”、“慎微”。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道德问题。把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运用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可达到净化网络环境,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网络传播与网络伦理关系分析,从政府引导、法律法规、慎独与自律三方面建构"门事件"视域下的新的伦理机制,建立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这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群体占我国上网人数的22.4%,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约80%中断学业的大学生都是网络成瘾所致,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治大学生网络成瘾"顽疾"已迫在眉睫。本研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源,从建立高校"网络动态跟踪"反馈系统、"班级自律"反馈系统等方面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干预矫治,为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棘手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党员自我道德修养存在应然与实然的不相符,部分大学生党员在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精神和道德能力上仍有欠缺。在"两学一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要从"学"和"做"两方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格现状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学校氛围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高校校园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情感、心理、品质的影响也日益深远.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就如何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疏导与堵截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主动引导与平等交流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构建网络道德, 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网络传播者的道德和素质。本课题试图通过探讨网络传播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分析如何加强传播者的网络道德教育, 提升其道德自律能力, 从而促进网络道德体系和网络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道德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环节,道德情感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是高校德育教育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核心。而如今,许多关乎"道德"现象纷纷涌现,大学生为情杀人,大学生道德迷失等问题都表明了培养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刻不容缓。本文将首先从理论上对道德情感进行简要分析,随后指出当今大学生出现的道德迷惘现象,并提出培养道德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俊亮 《甘肃农业》2006,42(11):294
道德自由作为人的一种自主、自决、自律的能力,是人们通过对道德必然的认知与遵循,通过道德责任的自觉选择,通过理性对自我的调控与限制,以达到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自由与人类其他领域的自由,特别是与法律自由相比,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当前,在建构道德规范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地把握道德自由的真实含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作为一种生态是有着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的,并且按照"自身规律"在"合目的性"的发展着。外部联系主要是指社会道德与大学生道德之间存在互动,尤指前者对后果的影响;内部结构是指大学生道德是由诸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反映在高校德育上,要充分把握大学生道德生态的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道德向着符合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玉姣 《甘肃农业》2006,(7):209-210
道德实战在整个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中具有基础地位。高校德育工作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其中的着重点为:强化自律,强化调节能力,强化伦理责任意识。注重道德实践的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社会的网络化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旋律。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化空间里,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不文明使用网络语言,沉迷网络社交,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等。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依托高校从思想上、顶层设计上、培养方案上、文化建设上、网络建设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对高等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针对网络的特点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网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质培养,健全有关管理办法,加强对上网师生的自律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印象管理倾向。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现状调查表和大学生社交网站印象管理倾向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网络社交以现实社交圈为基础,大学生对网络社交功能予以充分肯定;(2)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展示的自我形象比较真实;(3)大学生印象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大学生可利用网络社交进行更多层面的自我呈现,充分发挥网络社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和谐"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最初主要是从音乐的和谐转换而来的,它的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儒家所说的"和谐"是以宇宙的和谐为逻辑起点,以个体的道德自律为心理前提,以礼乐制度的建立为维系手段的社会和谐.这种"和谐"只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基础上的一种道德理想,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所谓和谐社会的建构,仅仅依靠道德自律和道德教化是不够的,只有先从改善民生、健全民主与法制入手才是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 ,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大学生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建设 ,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引导大学生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兼容性、主体性、时代性、多样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时尚、前卫、功利、不拘一格,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在道德观发展方面呈现这样的趋向:道德价值观上主体的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偏向自我、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道德意识从封闭到开放、道德行为从感性到理性。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构成和现状入手,分析其道德观发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