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东杰 《北方牧业》2007,(13):20-20
<正>前胃弛缓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致使饲料在前胃中消化、运转发生障碍,并腐败发酵,产生有毒物质,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以消化机能障碍为主,伴有全身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伤于脾胃,运化传导失调而发生本证;现代医学认为是前胃神经调节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前胃的兴奋和收缩功能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奶牛病42例,其中前胃弛缓19例,占所治疗发病牛数的45.24%,且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3.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紊乱,收缩力减弱,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破坏了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舍饲奶牛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以食欲减退,前胃蠕动减弱,反刍、嗳气减少或丧失为特征。大滩村村民来大滩兽医站主诉自家舍饲奶牛17日晚上吃了饲料、饲料量大、天气寒冷,18日早上没有反刍、精神沉郁、厌食、瘤胃鼓气,门源县青石嘴镇大滩畜牧兽医站兽医人员前往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前胃疾病是指反刍动物的前三胃(瘤胃、网胃、瓣胃)发生的病变,反刍动物的前三胃无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粗纤维的作用。前胃弛缓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较少见,其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如常喂柔软无刺激性饲料和单纯饲料,如面粉、煮熟的马铃薯等。一般当地农户饲养的奶牛很少,为了挤奶增加经济收入都喜欢饲喂精料,有时饲喂刺激性太强的饲料,难消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奶牛数量大幅增加,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相关的服务体系跟不上,奶牛疾病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前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给养牛业带来很大损失。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引起的一种以消化机能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脾胃虚弱(不运),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对患有前胃弛缓的奶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奶牛前胃迟缓是由病理原因造成牛前胃神经兴奋性减低和腹肌收缩力降低,导致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表现为饲料在前胃中消化、运转发生障碍,并腐败发酵,产生有毒物质,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为主,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一般对奶牛生命危害不大,但本病为奶牛养殖多发病,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却不可忽视,对于此病的快速确诊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前胃是指瘤胃,网胃和瓣胃。前胃弛缓是奶牛的一种较常见普通性疾病,本病引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多为长途运输,长期饲喂过量含粗纤维高的单一饲料,精料过多,由于这些饲料停留于前胃,引起不良反应而出现前胃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在胃内发生腐败分解出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停留于胃肠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反刍数少,暖气不能正常排出,严重影响奶业生产,应当引起养牛户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们对该病引起的原因和防制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过一些探讨,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前胃迟缓是奶牛前胃是奶牛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的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如饲料品种单一,缺乏运动和代谢性疾病均可引发该病。据我站门诊2015-2019年10月统计,共治疗奶牛前胃迟缓236例,该病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4.2%。笔者用常规疗法、温水洗胃和洗、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后送,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  相似文献   

12.
<正>前胃弛缓是指瘤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后送,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致的消化机能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1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长期饲喂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而又饮水不足:或长期饲喂细碎柔软的饲料,不能兴奋前胃:草料的突然变化前胃一时难以适应;牛舍阴冷潮湿,过于拥挤;环境卫生不良;过劳或运动不足,缺乏光照,而使神经反应性降低,消化道陷于弛缓均易引起本病。2临床症状急性前胃弛缓,病牛食欲,饮欲减退,反刍减少而迟缓,瘤胃蠕动音减弱而  相似文献   

15.
前胃弛缓又称单纯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兽医"脾虚慢草"的范围,是由于支配前胃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导致瘤胃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的消化分解和运送、积聚在前胃中异常的腐败、分解、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引起前胃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它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对该病进行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牛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脾虚不磨,多因牛采食大量不易消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或长期饲喂单一粗劣难以消化饲料,导致胃内的食物停滞或阻塞,瘤胃蠕动减弱直至停止,前胃机能障碍,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疫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前胃弛缓和继发性前胃弛缓。除因饲养不当、饮水不足等引起原发性前胃弛缓外,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酮血症等也可继发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冬季多发,舍饲牛易发。2015年5月份我区  相似文献   

17.
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之为脾虚慢草或脾胃不磨,是指以食欲反刍减少(或消失),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失调,全身机能紊乱并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在治疗中应用单纯的西兽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往往不太理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45例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进行综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多发于舍饲奶牛,食欲降低,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缺乏反刍和嗳气等。  相似文献   

19.
耕牛的胃为复胃,分为4个室,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3个胃称为前胃。前胃弛缓是神经兴奋性降低,收宿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疾病。临床主要表  相似文献   

20.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69头患牛用活血健脾散加味施治,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