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调和权重法在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9年西安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和市统计局提供的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均值和调和权重法进行模拟外推,计算出趋势产量Y_l,再通过气象产量与影响小麦产量的12个气候因子,用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的5个气候因子,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预报方程,即得到气象产量Y_m。依据作物产量预报模式Y=Y_t+Y_m得到产量预报值,更接近实产。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根据青南牧区河南牧业试验站1996~2016年天然牧草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SPSS软件曲线估计方法中的线性、"S"型、二次项等模型模拟了牧草趋势产量;应用Excel软件中"数据分析"计算出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相关系数,挑取相关系数≥±0.5的因子,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计算出气象产量预报值,对1996~2016年预报产量结果回代检验。结果表明:(1)影响河南地区牧草产量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拟效果较好的牧草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预报模型;(3)对1996~2016年预报结果进行回代检验,表明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7%,2017年预报检验结果误差为-3.2%(即:预报结果正确);(4)用所建的牧草产量预报模型来预报下一年的牧草产量时正确率较高,可以在该地区范围内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根据温县2001~2011年怀山药产量数据与2004~2011年的气象数据,运用气象产量预测方法原理,分析了怀山药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初步建立了怀山药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怀山药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敏感,预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模型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识别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气象条件是橡胶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开展橡胶气象服务及产量预报,利用1992~2014年广东省橡胶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及考虑生物学意义,确定了影响广东橡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1~2月最低气温平均、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量、5~9月最大风速最大值区域平均,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广东省橡胶产量预报模型,对橡胶产量进行中期预估预报和后期最终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90%;对2014年橡胶单产进行试预报检验,预估预报和最终预报准确率≥94%,预报准确率较高,表明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可在业务和服务上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农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看作是具有输入(农业技术水平、各项投入和气象因子)和输出(作物的产量)的动态系统,运用多层递阶预报方法对三江平原地区作物产量进行预报,并讨论两种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预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旨在以涪陵茎瘤芥为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2种方法建立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比较2种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单产预报准确率,在茎瘤芥产量的动态预报中,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方法的最低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8.7%,最高单产预报准确率为99.9...  相似文献   

7.
基于抚顺市历年的气象资料及所属三县粮食、玉米、水稻的趋势产量和播种面积资料,以粮食作物产量模拟预测方程为依据,利用Visual Basic语言设计抚顺市粮食作物产量预报平台,实现方便快捷地查询全市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在不同年份的产量预报值,同时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输入订正值,得出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预报值,从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吉林省1980~2014年春玉米产量、生育期以及逐日气象资料,从春玉米生长发育的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和需光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出发,构建春玉米生长季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经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以及回归分析,根据气候适宜度指数建立7~8月逐旬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春玉米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各时段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均通过0.01水平的有效性检验,能够客观反映春玉米生长期内气象要素状况;各预报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均大于88.9%,均方根误差小于15.0%;历史回代拟合的气象产量与实际气象产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性通过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1981~2011年间各旬单产趋势预报准确年份在21年以上。各时段预报模型对2012~2014年的外推预报结果不稳定,准确率分别在97.0%、88.5%、66.8%以上,趋势预报2014年不准确。总体上,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吉林省春玉米产量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建立以浙江慈溪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气候相似区域无加温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根据冬春季大棚草莓主要生育期和果实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2011—2021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慈溪)大棚草莓产量统计数据、产量形成期大棚内各小气候要素气象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多项式预报法,构建基于有效积温和辐热积等小气候关键因子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从而建立江南地区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所建产量预报模型平均精度达95.3%,最低精度在90%以上,有较好精度,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大棚草莓年产量预报信息,可为江南地区大棚草莓及其他气候相似区大棚果蔬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产量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曲静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07-108
利用1995-2009年西安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和市统计局提供的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均值和调和权重法进行模拟外推,计算出趋势产量Y -t,再通过气象产量与影响小麦产量的12个气候因子,用逐步回归相关性显著的5个气候因子,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预报方程,即得到气象产量Y -m。依据作物产量预报模式Y=Y -t+Y -m得到产量预报值,更接近实产。结果表明,预报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逄俊汉  李秋  华高雷 《北京农业》2012,(18):168-169
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业务发展发展的重要标志,分析制约、影响阿尔山市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从强化综合观测基础作用,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提升基层台站预报业务和服务能力,做好预报预测业务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方法]综合利用常规观测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和和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固原市2011年8月25日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结果]高空冷块、低层暖温气流和低空切变线是这次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旺盛的上升运动以及低空暖气流和水汽供给为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动力条件。冰雹指数(HI)是预报(固原)冰雹天气的有效的雷达指标。反射率因子和VIL与冰雹天气关系较密切。[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袭祝香  王文跃  王晓明  纪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36-11337,11394
为了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通过VB6.0编程技术、Access数据库技术和Surfer8绘图技术研发了吉林省农用天气预报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农用数据管理、农用指标和预报方法浏览查询、农用天气预报快速制作等功能;该系统使业务人员能在一个一体化的平台上查询农用数据,浏览细化的作物发育期指标、农事活动指标及知识库、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农用天气预报方法,快速制作农用预报图和农用天气预报,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农用天气预报业务的集约化、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考察、历史统计等确定凝冻天气多发易发点,然后进行区划分级,分别建立预报方程,做出凝冻天气预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凝冻天气多发易发点,并进行区划;找出不同凝冻天气等级的温度临界值;选取凝冻天气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在实践中检验,对预报方程作进一步的订正;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凝冻天气预报预警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东东 《北京农业》2012,(6):210-211
根据当前天气预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途径。结果表明:以天气分析为本,做好基础分析工作、重视数值预报本地化适用、加强新型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引进新的天气预报方法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72-11173,11209
建立有效合理的预报思路是决定天气预报的成功关键,通过对Micaps系统的数据分析,并结合当地气候背景对短期天气预报思路的建立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建立严谨的思路。更合理、更快速地整合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各层天气要素、各类数值预报产品等,并结合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对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选取抚顺地区2018年10月9日、28日2次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形势以及水汽条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次天气过程预报员均出现漏报现象。通过对2次过程的天气形势分析以及数值预报检验,发现欧洲中心细网格(数值预报)对于高空冷涡配合地面倒槽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时间延迟;对冷涡后部配合地面低压产生的降水预报时间比实际降水提前。预报员主观预报出现漏报的原因主要缘于对冷涡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理及结构认识不足,对水汽、抬升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合理的预报订正经验。  相似文献   

18.
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南烟叶生产农用天气预报服务。[方法]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根据皖南烟叶田间管理规程确定的农事活动,通过皖南烟叶生产与天气关系研究,分析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需求。[结果]总结归纳出7种主要预报对象,分别是大棚防雪灾预报、适宜移栽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清沟排渍预报、灌溉预报、排涝及适宜收获期预报;提出用皖南烟叶生长天气关系模型制作农用天气预报预报,并编制了皖南烟叶田间生产周年气象服务方案,通过掌握烟叶生产布局和追踪烟叶生长动态,及时开展服务,提出保障烟叶优质生产可行的农事措施。[结论]该研究为皖南烟叶优质适产提供了农业气象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天气预报质量本地化评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预报质量不仅是气象部门的日常业务考核内容,也是各个气象台站、每个预报员业务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天气预报评分系统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和Access数据库编程,可随时有效地对当地天气预报质量进行评定。自2012年1月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天气预报质量评定效率显著提高。系统运行稳定,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评定准确,性能可靠,可在各市局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隋东  刘凯  李大为  韦涛  祖歌  曹志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38-19640
2010年5月2日,沈阳南部出现了2010年首场雷暴,虽然此次雷暴没有给沈阳地区带来严重的雷电灾害,但由于没有准确地预报出雷雨天气,预报服务效果较差。对此次雷暴天气过程漏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用中尺度分析技术做了雷暴潜势分析,为雷暴潜势预报提供技术指标和着眼点。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漏报原因是:前期地面气温持续大幅度偏低,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解释分析数值预报产品能力有待提高;在此次过程中T639模式预报结果优于日本数值预报;应加强对中尺度分析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