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北方地区大豆品种资源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1994年共鉴定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和山东的大豆品种资源1131份,经田间摩接SMV弱毒株初鉴和防虫大棚内摩接强毒株系复鉴,鉴定出免疫材料14份,抗病材料40份,中抗材料37份。  相似文献   

2.
大豆品种抗花叶病毒3号株系的遗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大豆对两个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以及感病3类品种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后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在未感染的对照品种南农1138-2以及接种Sa株系的质量抗性品种科丰一号的细胞中没有病毒粒体和病毒内含体,细胞超微结构正常.在接种Sa株系后的感病品种南农1138-2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大量成簇的线状病毒粒子聚集体和柱状内含体,柱状内含体横切面呈风轮状,许多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膜降解、异染色质边聚、核仁融解、叶绿体被膜破碎甚至瓦解消失、基质及基粒片层解体或肿胀扭曲.数量抗性品种接种Sa株系后,个别细胞中发现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少数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肿胀扭曲,细胞核、线粒体的被膜以及形状和结构轻度受损.上述结果表明,数量抗性品种的受害程度明显小于感病品种,SMV引起的超微病变特征在3类抗性品种间是显著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对大豆花叶病毒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以及感病 3类品种接种大豆花叶病毒 (SMV) 后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在未感染的对照品种南农 1138 2以及接种Sa株系的质量抗性品种科丰一号的细胞中没有病毒粒体和病毒内含体, 细胞超微结构正常。在接种Sa株系后的感病品种南农 1138 2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大量成簇的线状病毒粒子聚集体和柱状内含体, 柱状内含体横切面呈风轮状, 许多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膜降解、异染色质边聚、核仁融解、叶绿体被膜破碎甚至瓦解消失、基质及基粒片层解体或肿胀扭曲。数量抗性品种接种Sa株系后, 个别细胞中发现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 少数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肿胀扭曲, 细胞核、线粒体的被膜以及形状和结构轻度受损。上述结果表明, 数量抗性品种的受害程度明显小于感病品种, SMV引起的超微病变特征在 3类抗性品种间是显著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大豆花叶病毒(SMV)种子传染率与品种间的抗性和SMV不同株系呈正相关,而与种子的褐斑粒率和种株的病情指数相关性极不显著。1号株系的种传病苗率高于2号和8号株系。高抗SMV种传的品种,能抗8个株系的传染。可以通过选育和筛选种传病苗率低的品种推广,减少本病的初次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7.
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包括野生大豆考察和搜集。考察了山西省7个地区51个县市,搜集到野生大豆542份,均编目入国家品种资源库。栽培大豆经征集、观察、记载、整理、保存、编目入库2 272份,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经品质、抗逆性、抗病性鉴定,筛选出许多优异资源,如脂肪含量高达23%~24%,蛋白质含量45%~48%;耐旱、耐盐、耐酸雨;抗大豆花叶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通过大豆品种资源的种内和种间杂交,探讨了其遗传变异规律,创造出84个栽培大豆新品系,其中,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的8个新品系,被国内20多个科研生产单位利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野生大豆创新出110个中间材料,可作饲草在汾河两岸种植,也可作纳豆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
豌豆品种对豌豆种传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10.
对山东和上海的2个野生大豆居群后代(共108份材料)和83份来自我国部分省(市)栽培大豆资源分别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东北3号(N3)和黄淮7号(SC-7)株系,另外,对32份多年生野生大豆接种N3株系.结果表明,山东野生大豆居群的抗性明显高于上海居群,并从山东居群中筛选出4份对N3株系高抗和5份对SC-7株系高抗...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系国家"七·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按全国统一鉴定技术方案,已完成我省参加全国统一编目的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鉴定803份,抗白叶枯病鉴定805份,抗褐飞虱鉴定816份,抗白背飞虱鉴定779份,分别比"七·五"合同书原计划738份,超额完成65份、67份、78份和41份.通过鉴定筛选,发掘了一批单抗、双抗、多抗和抗源品种.为国家种质库提供了精确的抗病鉴定的性状数据,为育种部门提供了一批抗源,为生产部门提供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的广谱抗性品种. 研究结果还表明,抗性品种对稻飞虱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在成虫寿命感虫品种是抗虫品种的1.2倍;存活率是其1-3.7倍;繁殖率是其24.5倍;排泄蜜露量是其3.9-4.5倍.  相似文献   

12.
 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在我国主要为害黄淮海夏大豆。1986-1990年,鉴定了中国各地8240份大豆遗传资源对该小种的抗性,未发现免疫材料,筛选出9个抗病品种,占供试材料的0.1%。它们来自河北、山西和陕西省,均为小黑豆。其中兴县灰皮支黑豆还兼抗1、3和5号小种,抗性强而稳定,是国内外不多见的抗多个小种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和1991年对127个已定型的春大豆株系的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及产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高抗材料有51个,中抗材料19个.在高抗材料中,有7个株系比对照增产10%以上,是很有希望的新品系,有15个材料病指在1.0以下,但产量表现不突出,可作为抗源材料,根据不同地区同一品种抗性差异较大这一结果,抗性自然鉴定圃宜设在大豆病毒病重病区.  相似文献   

14.
五个云南稻种抗白叶枯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云南稻品种中白米、黄牛尾香糯、安宁早、鲁土谷和毫梅对白叶枯病菌系“江陵691”抗生性的遗传模式和等位关系,鉴定了5个品种所带抗白叶枯病基因与华中农业大学名的和国外命名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异同。结果表明,中白米、黄牛尾香糯对“江陵691”的抗生受一对相同的显性基因控制,安宁早、鲁土谷和毫梅的抗性分别受一对相互独立的显性基因控制。中白米等5个品种的显性基因分别与Xa-a,Xa-c,Xa-e和  相似文献   

15.
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生理小种抗性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目前已鉴别的生理小种为基础,由6个省11个地点采集带有3个生理小种的土壤。结果鉴定出10个品系抗8号生理小种,其中7个品系兼抗1号生理小种,5个品系兼抗4号生理小种,共有3个品系抗1,3,4号生理小种。试验表明,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可用吉林20号作为感病品种以代替Essex。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南农大小麦品种圃中,采用人工高位叶鞘接菌法,鉴定了86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系)、材料对纹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明显。其中,病情指数低于10%的5个,10~30%者8个,30~50%者20个,50%以上者53个,但无完全免疫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评价和利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7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评价和利用取得相当进展,评价了大量包括地方品种、野生稻和国外引进的种质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了许多抗源。其中有些具有基因Xa-3和Xa-4的抗源广泛地用作杂交计划中的供体,选育出一批优良的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和全生育期抗性的评价,同时,广泛地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包括不同抗性类型的品种、亚种间杂交后代和杂交稻育种后代的抗性遗传行为。并就系统研究抗性基因,培育包括1-2个有利基因的改良抗源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乡镇级土地资源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详查以后需开展的一项工作。为了更好地评价乡、镇等基层单位的土地质量,为当前生产和科学种田服务,本文在评价时先将组成土地的各个因子区分为诊断因子和质量因子,通过诊断因子合理组合成质量因子,按各因子对土地质量影响的轻重主次确定其权重,求算其指数。然后,将指数加权综合得各土地评价单元的综合指数,按综合指数的大小划分土地质量等级。这项工作虽较繁琐,但评价结果能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模糊集合论中模糊决策的原理,就作物品种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方法将专家评定与模糊计算相结合,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各层评价因素的权重值,从而使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能够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大豆蛋白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分析102个栽培大豆品种和48份野生大豆材料,在地跨29-35°N之间的安徽省,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品种原产地的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838.野生大豆蛋白含量与原产地纬度相关不明显,呈马鞍形分布,峰值出现在32°N地区.这个结果为栽培大豆起源于黄淮流域的论点提供了某些旁证,也给我们创造了有利条件来提高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但我省大豆品种资源的含硫氨基酸含量较低,可能与蛋白质含量高有关.因此,欲提高安徽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中含硫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的比值,拟需引进新种质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