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300年前起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历尽沧桑而经久不衰。至今,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且使无数外国盆景爱好者为之倾倒。近年来欧洲、美洲、澳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南非都掀起了盆景热潮,足见盆景的艺术魅力感人之深。盆景之所以感人,它妙在“咫尺水石有万里之势,盈握树木藏参天复地之意”。但要达到如此的艺  相似文献   

2.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3.
二、运用音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吉庆祥和的主题,彰显作品的庙堂气 例如贺淦荪大师开动势盆景之先河的作品《风在吼》,就是引用《黄河大合唱》中的句子,非常贴切;陈德伟的杜鹃盆景取名《青春之歌》;魏文富的三角枫《渔舟唱晚》;龙川盆景园的杜松盆景《百鸟朝凤》;《涛声依旧》,彭水章的水蜡《在水一方》;蒋永魁的山石《北国之春》;叶锦豪的水松《迎来春色换人间》等,都从音乐、戏曲等文化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4.
榕下归牧     
中国的山水画大师们,常以“尺幅之间展千里之势”的画面.使人领略大气磅礴的壮美景观;而盆景艺术大师们也往往匠心独运.以盆中区区一木,来表现屹立林间的参天大树,获得见微知善的美感。下面试析《榕下归牧》这一盆景,让大家在欣赏之余尽展无限遐思。  相似文献   

5.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用材,借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活的艺术品。中国盆景讲求神韵意境,包含诗情画意。现代中国盆景更探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力求创作出“既具民族特色、又展现时代精神”的新作品,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近年来在湖北乃至华中等地区,探索一种盆艺风格,追求“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世称“动势盆景”。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日照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国花卉盆景》总编、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苏本一和台湾著名盆景大师梁悦美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及全国盆景名家的支持下,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魏绪珊创建的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与现代庭院风格相结合的园林式盆景园“魏园盆景艺术苑”在日照市新城区太公路上落成,并于5月12日举行隆重的开园庆典。该盆景艺术苑的落成,为日照市城市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为丰富港城精神文化生活又增添了新景观。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直干式的盆景是一种静的格调。我们一般采用大飘枝来打破这种形式。我认为这还不够,盆景艺术家贺淦荪老前辈早就提出了盆景要有“飞扬的动势,活泼的节奏,自然的神韵,写意的效果”。我在实践中把直干式的桩景上盆时,有意识地将树干向后倾斜数度,或者把树干的上部向后弯成一定的弧度,效果都很好。原因是使本来静止的树干增加了动感,更使之产生了一种仰视效果。  相似文献   

9.
南通盆景,源远流长,与苏州盆景、扬州盆景鼎足于大江南北,素有"通派盆景"之雅称。在南通,能被世人以其名字冠名盆景的惟有一人,这就是97岁高龄驾鹤仙去的中国山水画大师尤无曲先生。那是在1992年,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教授慕名亲赴尤无曲家中观赏盆景,迅即被尤氏盆景那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所激动,连称这是生长在南通盆景之乡的一支奇葩,特地给尤氏盆景题名为"南通曲园盆景"。时年,尤无曲85岁,徐晓白长其2岁。尤老先生一生无他好,惟绘画、盆景而已。其绘画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声名鹊起。国画大师齐白石评价尤无曲"工画山水,下笔苍劲,有明人风。又擅金石,取汉印为归依"。而尤氏盆景,却如深闺少女,少为世人所识。直至老先生2000年举办国画盆景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总喜欢谈中国盆景的悠久历史,谈发展成就,谈惯了“大好形势”。其实,对艺术的探讨不能总讲长处,揭一点短抑或有益。中国盆景在历史长河中步履蹒跚地徘徊了千余年,目前的景况实在让人不敢乐观。同是华夏国粹,书法、国画、京剧倾倒了多少洋人。而称与书画同源的中国盆景跟这“三件宝”对照,未免相形见绌了。日本盆栽在国际上占着主导地位,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我国在盆景出口方面,以简易小盆栽为大宗,而日本却出口高档盆栽,我们无形中更抬高了日本盆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49-49
乍一看,好似苍龙盘旋劲舞;细一观,又如群鹤展翅遨游。真柏盆景。以柔为美,柔中有刚。每个枝干的态势,都尽显动势之美。这盆真柏盆景,正是恰如其分地把大自然中柏树这种固有的和谐展现出来。根盘雄踞土面之上。回旋有力,稳重而不失美观。主干下部雄浑粗壮,稳如泰山。到中部猛然向左弯转,盘旋而上。树势向左偏重?不然。主干上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两个向右的粗枝起到了绝妙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谈起盆景创作,大家都知道有"因材而作"和"因意取材"之说。然而眼前这件黄杨水旱盆景,在创作之前却是既无构想又无材料。事情是这样的,2000年7月,江阴市筹建"乡镇盆景博物馆",来函征集鄙人近期作品。盛情难却,于是不得不抓紧时间现做了一盆。正在思考创作一件什么样的盆景时,一位知情友人热心提供黄杨数株,使我有了创作材料。经一番审察,从中挑出格调相近的两株,组合在一起,不仅协调,且颇有些韵致。其中一株主树略具倾斜之势,于是将副树顺着主树的倾斜方向植于其右.有意加大倾斜角度,使之尽显飘逸飞动之势。随后,在主树左后方添小树一株,作为背景树。经这么一安排,构图变得丰满起来,境界也深远了许多。将组合好的黄杨放入一只长120厘米的椭圆形白石盆中。树呈  相似文献   

13.
原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高级顾问,广州盆景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岭南盆景艺术的一代宗师陆学明先生,因病于2006年5月11日17时23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陆学明大师告别仪式定于5月14日(星期日)下午3时在广州殡仪馆青松厅举行。陆学明大师的亲属、朋友以及各地盆景协会的盆景同仁共2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上由广州盆景协会代会长庾锦辉先生致悼词并代宣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前我初涉盆景时,偶然在杂志上看到贺淦荪先生的动势盆景《风在吼》,其雄浑、壮美的气概一下子征服了我。自此以后总想自己也拥有一盆风动式盆景。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如愿,一是市场上从未见到过有此类盆景销售;二是即使有,其价格亦非我辈工薪阶层所能接受。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试制。但制作岂是易事?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赏石盆景分会承办的中国第七届盆景展览会于9月29日至10月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举办。本届展览会共有109个城市送展,参展作品972件。展览会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盆景展会、历届金奖盆景展、金陵盆景精品展、盆景大师及专家现场制作表演、金陵盆景现场制作表演、古盆及现代精品盆展览、盆景赏石交易会等。  相似文献   

16.
这件真柏盆景是一位业余盆景爱好者鞠桂林所创作的。它属于扬派风格,但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艺术上有所创新。扬派的树木主干一般作为“游龙弯”,但见多了就会有千篇一律之感。《奔月》的树木主干则作成略带弯曲的倾斜状,富有动势。主干的顶部适当吸取了苏派盆景的技法,扎得略呈“云朵”状,以符合自然之理,而其余枝条均扎成大小不同形状的“云片”,疏密有致地分布于主干四面,保  相似文献   

17.
左世新 1968年生于重庆铜梁。善绘画、喜摄影,现为重庆黄桷门盆景园园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盆景协会会员、铜粱县花木盆景协会主席。2005年迷上盆景,后师从田一卫大师,遂专于金弹子,尤挚爱重庆小山灌木型金弹子。创作中,融川派的弯、闽南的剪、海派的扎、扬派的片于一体。作品自然、夸张、脱俗、雅致,“依桩附型、依型附景、依景附意、依意附情”,尽显根艺型金弹子盆景之灵气。  相似文献   

18.
黄就伟,一个早就闻名却从未谋面的盆景人。这次借着三位盆景名家在北京展览的机会,总算见到了这位创作盆景40余载、在盆景出口市场上叱咤风云的盆景大师。  相似文献   

19.
树桩修剪成形容易,而取“势”就极难。桩材的优劣,其势已定,难以改变。纵观万水千山,唯五岳称雄;长江、黄河各领风骚。其气势之宏伟、磅礴,均无法与之比拟。树桩盆景不可只取其外观,应当取其“势”。“势”的根本即桩体。桩体是否脱俗,是否有力,决定了该树桩盆景的发展潜力和品位。  相似文献   

20.
该盆景以秀美、俊逸见长。曾多次参加国内重大盆景艺术展览,并获奖。整个盆景一顶三片,主干两弯由根向顶徐徐前倾,平和自然中,形成婀娜升腾,翻滚奔涌的动势。三叶翠片宛如层层的叠云,萦绕于主干的周围,向着九霄升腾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