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32-32
秸秆氨化是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养殖的有效途径,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在日常应用中,要制作出优质的氨化饲料,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一、原料水份控制各种未霉烂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秆、麦秆等均可作氨化原料,其  相似文献   

2.
在稻、麦、玉米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尿素进行处理,即为秸秆氨化。秸秆氨化是最经济、最简便而又实用的秸秆饲料化学处理方法。氨化对秸秆可以起到碱化、氨化和中和作用,用它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能提高家畜对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般采食量提高20%,消化率提高20%~30%,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以上。下面介绍尿素氨化秸秆技术。1.氨化方法农户小型秸秆氨化最好用水泥池装秸秆。先将秸秆切成5~10厘米的碎段,按每100公斤秸秆加4~5公斤尿素的比例,再将所需的尿素溶解在40~50公斤水中制成溶液喷洒在秸秆上,…  相似文献   

3.
氨化饲料的制作及饲用江苏灌南县科委曹征贵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一、氨化饲料的制作1.氨化原料:各种未霉烂变质、含水量不超过13%...  相似文献   

4.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5.
将秸秆分为5组,分别添加尿素0、1%、2%、3%和4%进行袋贮,密闭34 d后,分别取样分析干物质、pH和感官鉴定品质并风干样品。将样品风干后进行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灰分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氨化处理随着尿素的增加使秸秆的pH得到逐渐提高;添加尿素3%、4%氨化玉米秸秆处理感官鉴定品质最佳;添加尿素1%~4%处理使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增加率为9.8%~78.5%,添加尿素4%使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了反刍家畜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8%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6.
氨化秸秆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进尿素,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利用秸秆中存有的尿素酶,作用于尿素,从尿素中分解出氨,对秸秆进行氨化。每年粮食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用来饲喂牛羊,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氨化炉试验,证明氨化炉可以用碳酸氢铵为氨源处理秸秆,而不能用尿素,从提高氨化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和氨化秸秆在动物瘤胃中的干物质消失率考虑,用氨化炉处理秸秆的适宜条件为:温度90℃,处理时间15h。将氨化炉加热方式改为以蒸气为传热介质,直接导入秸秆垛内部,使热量从秸秆垛内向外传导,可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并缩短氨化时间。  相似文献   

8.
一、加工饲料秸秆技术秸秆氨化技术,一般来说,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1.5倍,还能提高畜禽的采食速度。氨化后秸秆总的营养价值可提高1倍,也就是说,1kg氨化秸秆相当于0.4~0.5kg燕麦的营养价值。二、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青玉米秸  相似文献   

9.
一、秸秆氨化1.氨源及用量氨化的秸秆主要是玉米秸和稻草等。常用氨化秸秆的氨源是尿素和碳酸氢铵,具体用量见表1。2.氨化方法由秸秆的数量确定氨源用量。将氨源溶于水,把溶液喷洒到切短的秸秆上,拌均,然后一层一层装入塑料袋或窖中压实并密封。  相似文献   

10.
<正> 秸杆是农村巨大的潜在饲料资源。经氨化处理后,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是农牧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扩大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做好秸秆过腹还田技术的推广,加大推广力度,最近农业部提出重视推广大秸杆过腹还田新技术。 农作物秸杆氨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含氨化合物尿素、碳铵等经化学分解解除木质素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束缚,软化秸杆,使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能更好地酶解,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秸秆氨化是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养殖的有效途径。秸秆经氨化处理后不仅适口性、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明显提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在日常应用中,要制作出优质的氨化饲料,应注意 以下技术要点:1.原料水分控制各种未霉烂变质的农作物秸秆,如稻草、玉米秆、麦秆  相似文献   

12.
秋收后利用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和无毒无害的野草,经氨化后制作成氨化饲料喂养草食动物,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避免农作物秸秆浪费,此法制作的饲料成本低,效益高,且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值得大力推广。秸秆经氨化处理以后,消化率可以提高8~15个百分点,采食量相应提高20%~50%,消化率达60%左右,秸秆中的粗蛋白含量可增加1~2倍,达6%~8%,增强动物反刍适口性,提高增重速度,特别是对于肉牛的养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1,(17):48-49
一、秸秆氨化 1.氨源及用量 氨化的秸秆主要是玉米秸和稻草等。常用氨化秸秆的氨源是尿素和碳酸氢铵.具体用量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正> 氨化饲草是近年国内外大力推广的粗饲料调制方法,是发展秸秆养牛的重要物质基础。氨化饲草具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用率高、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一次制作长期受益等多种优点,是舍饲期饲养牛羊和开展肉牛快速育肥的好饲料。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氨化前的准备 各种农作物的秸秆一般都适于氨化。我县应用较多的是玉米秸秆和稻草。用于氨化的秸秆最好是新的,没有污染的,如用陈旧的秸秆氨化,要将其中霉烂部分清除干净。氨  相似文献   

15.
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秸秆部分,富含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机物质,采用作物秸秆氨化饲料处理方式,将其变成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运用到养牛中,不仅能极大地缓解粮食供给压力,还能降低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压力。加强对秸秆资源氨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秸秆饲料利用状况,通过秸秆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来提高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的营养性和适口性,从而为肉牛饲养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氨化场地选择、原料的选择、氨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秸秆氨化技术,并分析了影响氨化效果的因素,阐述了氨化饲料的品质鉴定、氨化饲料的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秸秆氨化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氨化秸秆是用氨水、液态氨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切碎的农作物秸秆上,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秸秆经氨化处理后可提高粗蛋白质含量,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8.
开发氨化秸秆饲料发展草食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家县农作物秸秆非常丰富,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受资金、科技等因素制约秸秆利用的科技含量不高,且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未被利用,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开发这些草料资源。氨化秸秆饲料就是将禾本科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处理,而从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利用率和营养价值。本文从秸秆氨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氨化秸秆饲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但只有经过科学处理,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饲料。加工秸秆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好几种。但从饲喂效果、经济效益、加工成本、制作工艺等方面考虑,还是氨化秸秆饲料较好。氨化秸秆可以把属于有机物质的作物秸秆和属于无机物质的氮巧妙地结合在一块,制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反刍家畜饲料,饲喂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氨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艳 《吉林农业》2006,(11):33-33
应用化学调治法处理秸秆,分解秸秆中难于消化的部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氨化法调秸秆是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玉米秸秆氨化有许多优点,一是提高蛋白质含量。氨化一般提高粗蛋白质含量4%~6%,生物效价提高。二是提高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一般提高20%~40%。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