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年8月下旬的一天,我用尿素给盆花施肥,这些尿素放在院子里,由于保管不善被雨淋了,已变成了溶液,闻着有一股刺鼻的氮味,施用时大约1份尿素液对4-5份水,第二天早上又回了一遍水。到了第3天,发现有些花木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我初步判断可能是施肥过浓造成的。马上用水连续浇灌盆土,发现从盆底排水孔流出的水都变成了褐色,  相似文献   

2.
岳西在茶叶规模生产、名茶创制等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果。为适应入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岳西茶业必须更上一层楼,实施二次创业。也就是要锁定一个目标,实施四大战略,做好五块文章。  相似文献   

3.
我种蟹爪兰已十几年了,但让它二次开花还是第一次。以前种蟹爪兰,除了在9~10月摘芽促花外,任其生长,对于何时开花和开花时间长短没有深究。  相似文献   

4.
以维多利亚、里扎马特、瑞都早红、瑞都香玉、黄意大利、户太八号6个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修剪处理方式对葡萄二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里扎马特外,其他5个葡萄品种均可采用诱发冬芽副稍萌发、诱发夏芽副稍萌发和缩剪诱发冬芽3种方式进行二次结果,而里扎马特较适宜缩剪法诱发冬芽二次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春季开花的花灌木都是在前一年夏季的高温时进行花芽分化,经过冬季低温阶段后第二年春季开花。紫玉兰一般一年开一次花,但笔者在唐山市发现了紫玉兰二次开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部分,其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原因错综复杂以及运行状态信息不完全的特征,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估层次模型和指标体系,引入灰色聚类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进行灰色分类以及构建灰色白化权函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状态指标权重,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状态评估。实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方法有效易行,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甲醇、乙醛、乙酸乙酯、1-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等挥发性物质在白兰地蒸馏时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比乙醇沸点低的乙醛和乙酸乙酯在酒头中的含量较高;比乙醇沸点高的1-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在酒头末期和酒身前期的含量较高;甲醇的沸点虽然比乙醇低,但它在酒头和酒尾中的含量都较高,而在酒身中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带二次冷凝融霜功能的冷库,研究不同冷库预冷工艺下的荔枝降温特性,建立荔枝预冷过程传热模型。结果表明:相对其他融霜方式的冷库,带二次冷凝融霜功能的冷库库温波动明显减小;不同品种的荔枝在同一条件下,降温速率从大到小分别为桂味、怀枝、糯米糍;预冷库温越低降温越快,但应避免荔枝平均温度降至5℃以下,以防冷害;其他预冷条件相同时,风速越大荔枝降温越快;冷库预冷荔枝的不均匀性在0℃预冷库温条件下较2℃大。通过标定荔枝对流换热系数,预测了单体荔枝的预冷降温过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5月中旬的油菜田本应是角果满枝、籽粒鼓鼓的一片丰收景象,而南京浦口区星甸镇王老汉家里的两亩油菜地却是满地金黄,菜花飘香,"春意盎然".像王老汉这样的情况,今年还有一些.油菜的二次开花现象在栽培上很普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今年相对较重一些,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呢?下面简单的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改进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具有较高的升压能力,但其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较大,增加了电路的体积与成本。笔者在传统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结合高增益Boost三端网络,提出改进二次型Boost变换器,并对其连续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及各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二次型Boost变换器不仅升压能力有所提升,而且在输出电压相同的情况下,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有所降低。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残次红枣的综合利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超声处理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红枣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 min,液料比16∶1,提取温度66℃,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0.76%。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携带不同目的基因和启动子的农杆菌菌株在去掉抗生素条件下进行菌液二次悬浮时的质粒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V3101菌株中的几丁质酶基因质粒与AGL1菌株中的CBF3/rd29a质粒非常稳定,未发生质粒丢失现象;其次是LBA4404菌株中的CpTI质粒,虽发生个别质粒丢失,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携带CBF3/rd29a质粒的EHA105菌株悬浮培养12h后质粒发生明显丢失;含β-1,3葡聚糖酶基因质粒的EHA105菌株、含CBF3/CaMV35S质粒的GV3101菌株悬浮培养10h后质粒发生明显丢失;EHA105菌株CBF1/rd29a质粒和AGL1菌株CBF3/CaMV35S基因质粒最不稳定,分别悬浮培养6h和4h后即发生质粒明显丢失,且随悬浮培养时间的延长,质粒丢失率显著增高。质粒丢失程度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农杆菌菌株三要素中的单一因素没有规律性联系,而是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和农杆菌菌株的组合有关;同时,在悬浮时间为0.5~6.0h范围内,质粒丢失主要与菌液浓度有关,而与悬浮时间关系不大;直接吸取一次悬浮液或离心后分别悬浮于细菌培养液和植物培养液等不同的悬浮培养方式下质粒稳定性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