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花品种较多,用嫩砧劈接的方法,可在一株砧木上嫁接多个品种,开出多种颜色的花。砧木选择:选生长健壮、抗病力较强的茶花或汕茶作砧木。要求每株至少有4—5条分枝,而且分枝点较低。这样不仅可嫁接较多个茶花品种,而且成活后树冠较美观。  相似文献   

2.
腹接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嫁接方法,特别是在嫁接成活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常采用腹接。茶花腹接后,如果成活了,断砧后,接穗具有很强的萌发力;如果没有成活,砧木仍能保持原来的株型和长势,可以继续用于嫁接。方法评价优点:盆栽或地栽的各种规格的茶花砧木均可用于腹接。嫁接成活率高达98%以上。由于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枝叶可供应充足的养分,所以接口愈合速度快,成活的接穗也生长健壮。另外,只要温度合适,此法一年四  相似文献   

3.
用大砧水插嫁接茶花,成活率高。据试验,成活率至少达80%,高者可达98%。而且,砧木大小不受限制,径粗1厘米以上的白花和红花油茶皆可。接后生长迅速,树体形成快。一个砧木可嫁接多个枝芽,在较大的砧木上,还可同时嫁接多个品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因树体形成早,一般接后第二年即可开花。并且嫁接时间长,除花期外生长期皆可进行。  相似文献   

4.
前几期我们结合图片已经演示了6种茶花嫁接方法。实际上,茶花嫁接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靠接法、盾形芽接法、插籽接法、水养嫁接法、嵌合枝接法、根接法。切口嵌合法等等。如此多的嫁接方法究竟哪一种最适合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您仅仅是个茶花爱好者,莳养的茶花数量并不多,您可以采取嫩枝嫁接法,剥皮嫁接法或劈接法;如果您是一位茶花经营者,拥有大量的砧木和品种材料,采取嫩枝嫁接法和剥皮嫁接法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您的砧木不是太多,嫁接技术还不是太热练,采取腹接法是最安全最有保证的;如果您的嫁接技术过硬,而自己的砧木并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所引进的越南金花茶的嫁接亲和力,以塔姆岛金花茶、箱宁金花茶、箱田金花茶、罗斯曼金花茶4 种越南金花茶为嫁接接穗,以香花油茶、茶花‘黑牡丹’、‘毛紫’茶花、普通油茶为嫁接砧木,对4种越南金花茶嫁接亲和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塔姆岛金花茶分别与香花油茶、茶花‘黑牡丹’、‘毛紫’茶花、普通油茶4 种砧木小苗开展嫁接,其中与香花油茶嫁接成活率、抽梢率以及新稍生长情况最好,分别为96.8%、93.5%、13.8 cm;罗斯曼金花茶与香花油茶砧木的2 种不同砧高以及3 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开展的12 种组合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0.0%的组合有6 种,达80.0%的有3 种,其他3 种也达70.0%以上;4 种越南金花茶分别与香花油茶大砧嫁接,其中罗斯曼金花茶和塔姆岛金花茶的成活率、抽梢率、新稍长生长情况最好,箱田金花茶和箱宁金花茶成活效果较差;塔姆岛金花茶与香花油茶开展的不同时间的小苗嫁接和大砧嫁接对比表明,8 月嫁接成活效果最好。4 种越南金花茶中,塔姆岛金花茶和罗斯曼金花茶与4 种砧木嫁接亲和力最高,箱田金花茶和箱宁金花茶与4 种砧木嫁接亲和力较低。4 种砧木品种中,香花油茶与越南金花茶新品种嫁接亲和力最好,其次是‘毛紫’茶花。  相似文献   

6.
1.选株:选二至四年生、植株矮壮的茶花作砧木,在5—6月上旬,剪去当年萌发嫩枝的枝顶,用嫁接刀或剃须刀片居中劈进0.5—1厘米即可。 2.切接:将选好的与砧木品种颜色不同的名贵茶花做接穗,如  相似文献   

7.
茶花靠接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花是大理地区庭院种植最多的木本花卉。长久以来,大理地区的茶花种植者都是采用靠接法进行茶花繁殖。与接穗脱离母树的其他嫁接方法相比,这种嫁接方法虽然繁殖系数较低,但嫁接成活率高,且不需要大棚、温室等复杂的园艺设施,非常适宜于普通庭院茶花种植者进行茶花嫁接时采用。茶花靠接技术性较强,操作难度相对较大。现将笔者在茶花靠接实践中的体会介绍出来,供初学茶花靠接技术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兰花历来以靠接为主。从1984年起我们进行切接试验,获得成功。我们的做法是: 1.砧木选择先用山玉兰为砧木,因为它皮层较厚,且很耐寒。 2.嫁接方法 3月上旬(杭州地区),先将2年生山玉兰在根部往上约8厘米处截断,并斜切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3~4厘米,备用。然后取白兰花健壮枝顶芽,长约6厘米左右,剥去叶子,正面斜削一刀,长约3~4厘米(嫁接时朝里面),反面再削一刀,长约1.5~2厘米左右(嫁接时朝外面),随即将接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大多住房条件有限,要多养一些茶花品种,最好是在一株茶花上嫁接色彩各异的几个、十几个或更多的品种。笔者近几年根据自己在阳台环境下所进行的实践,并吸取专家们在大环境中的经验,摸索出阳台多头嫁接的一些做法,谈出来供花友们参考。一、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1.砧木要选择3年以上本直、健壮、长势快、复色或浅色的重瓣成龄植株,最好是小乔木类。因为乔木类性本强健,生长茁壮,抗病力强,接后在阳台莳养会旺长易管。尽管这样的砧木易徒长,但  相似文献   

10.
盘龙菊所谓盘龙菊,就是将不同花色的菊芽按一定的间距和旋转角度,嫁接于独本菊茎秆上,开花时双色菊花同放,如同二龙绕柱,别有一番情趣。培育盘龙菊时,要求砧木和接材的花型相同,但花色对比鲜明,如深紫色配白色,红色配黄色等。嫁接时间从四月上旬到八月中旬,一株砧木可嫁接15次左右。嫁接时将砧木的叶芽削去,切口长约3厘米、深达茎粗的1/3。取接材茎芽,大小和砧木削去的部分相同,  相似文献   

11.
樱花嫁接繁殖方法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枝接繁殖和根接繁殖。 枝接繁殖 樱花枝接繁殖主要以切接法为主,樱花切接繁殖从嫁接部位上可分为低接和高接两种。低接法嫁接部位较低,在根颈部上5~8cm部位,多适用于砧木较小的嫁接;高接法即常说的高接换头,嫁接部位较高,多适用于砧木较大的嫁接。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在冬季先采回油茶砧木,嫁接山茶,再上盆栽培获得成功。用这种方法嫁接,砧木来源广,见效快,开花早,适于制作山茶树桩盆景。方法如下: 时间 12月至翌年2月为好。此时植株生长基于停止,但生理活动仍在缓慢进行,接后伤口愈合好;冬季气温低,接口不易受病菌污染,成活率高。采砧可选红花油茶、白花油茶、单瓣茶花或低档山茶花。将植株部分枝叶剪除,剪断主根,尽量  相似文献   

13.
五针松秋接在九月中旬进行为宜,常采用腹接,其方法是:砧木选择经过移栽的黑松,粗度近似香烟。接穗选择二年生五针松枝条。嫁接时先将砧木根隙处四周土扒开,在根隙下面进行嫁接,接好后用胶布将砧木与接穗结合处扎紧,并用薄膜在接穗上方砧木树干上做一个伞形遮雨棚,以防雨水沿树干  相似文献   

14.
从嫁接方法、砧木高度、接穗来源、接穗贮藏时间、嫁接时期等方面探讨南酸枣嫁接的最佳方案。在三月上旬,砧木高度15-25cm,以切接或腹接方法,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为穗条,穗条随采随接,减少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使砧木和接穗削面平滑,形成层密接,可使南酸枣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切接遇雨天在嫁接苗上套一小塑料袋防雨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柑橘种植发展迅猛,然而因砧木不适、病虫为害和自然灾害等影响根系吸收能力,进而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不高的情况常常发生。应用靠接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靠接是为了挽救主干基部或根系受害的柑橘树,更换不适宜的砧木或增加辅助砧木,以增强原植株根系吸收能力的一种常用嫁接技术。在具体实施中,如果砧木选择不当,或者靠接技术掌握不到位就会导致嫁接效果差,甚至导致嫁接失败。鉴于此,现将靠接砧木选择和靠接技术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6.
腊梅嫁接,以往多采用早春切接或夏季靠接,近年来笔者通过多次试验,摸索出全年都可嫁接的方法,成活率高达90%以上。 1.4~8月嫁接砧木选用狗芽梅或腊梅实生苗。嫩枝接穗接嫩枝砧木、半木质化接穗接半木质化砧木。接穗剪去顶尖,上部两片叶各剪去一半,下部叶片全部剪去。砧木留头、去头均可。砧木去头,用刀片向下切削,削面长短依接穗长度而定,一般长2~3厘米左右,接穗两边的长削面要与砧木相吻合。砧木留头,选平直一面,用刀片向下切削至木  相似文献   

17.
茶花切接繁殖,好处是成活率高,生长快,适应季节多。近年来我嫁接的植株,几乎棵棵成活,其作法是: 一、选择健壮的二年生山茶实生苗作砧木。在适当部位(最好选和接穗同龄段)截断。劈成0.6—  相似文献   

18.
腊梅楔插靠接法是笔者参考切腹接试验而成的。它与切腹接最大的不同是砧木和接穗颠倒了位置,切腹接的砧木变成了楔插靠接的接穗,而接穗则变成了楔插靠接的砧木(如图),嫁接后效果奇佳。操作方法是:在靠接部位将与接穗等粗的砧木削成一面稍长的楔形,长1.5~2厘米。再将接穗由下而上切一鸡嘴形切口,口长稍长于砧木楔形长削  相似文献   

19.
老茶更新     
家庭盆栽山茶养到植株硕大、树冠丰满、无地可容时,很不好办。笔者采用大树水接小枝使树冠更新的办法,自觉效果不错。 1.砧木截干春末夏初新枝半木质化、树液流动较强时,将普通大株茶花在树干的适当高度截断。要注意,截断的部位一定  相似文献   

20.
皮下接又称插皮接,是枝接的一种。腊梅的皮下接,宜在4月上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进行。砧木以二三年生腊梅实生苗为好,每株保留2—3个比较粗壮的枝条。接穗可选择品种较好的素心腊梅徒长枝(应在第二批芽萌发时嫁接,第一批芽在四月上中旬已变成幼芽嫁接很准成活)。具体方法是:先于嫁接前两三天将砧木浇足水,然后在距离地面3—5厘米处剪断,选择平滑处,用刀垂直划开树皮并掀起。接穗的削法与切接削法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