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5%咪鲜胺乳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效.秧田调查,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能有效地控制恶苗病的发生,防效在90%以上;本田期调查,水稻种子经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后控病效果在8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药剂浸种灵,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优良农药品种之一.25%咪鲜胺EC2000~4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出苗率和成秧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25%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效。秧田调查,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能有效地控制恶苗病的发生,防效在90%以上;本田期调查,水稻种子经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后控病效果在8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药剂浸种灵,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优良农药品种之一。25%咪鲜胺EC2000—4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出苗率和成秧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及其抗药突变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fujikuroi生长发育及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菌敏感菌株及其抗药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产孢量无影响。当咪鲜胺浓度为0.5 μg/mL时,能够完全抑制敏感菌株菌丝的生长,而不能抑制不同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随抗性倍数从24倍增加到112倍,药剂对抗药突变体菌落扩展的影响逐渐减小。咪鲜胺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值为0.047 μg/mL,最小抑制浓度(MIC) 为 0.5 μg/mL。 20.00 μg/mL咪鲜胺可完全抑制亲本敏感菌株的孢子萌发,而对不同抗药突变体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1% ~89.0%和58.5% ~65.8%,表明抗药突变体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等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10 μg/mL咪鲜胺处理菌丝12 h后,亲本菌株菌丝顶端膨大畸形,抗药突变体的菌丝顶端膨大,并在菌丝上长有许多细小分枝,表明药剂对抗药突变体次生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4%咪鲜胺·噻呋酰胺SC 450g/hm2处理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到87.44%,高于对照药剂240g/L噻呋酰胺SC 187.5g/hm2防效80.37%和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 750g/hm2防效77.37%。说明24%咪鲜胺·噻呋酰胺是一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优良制剂,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及残留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GC-ECD)研究了杀菌剂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中的总残留量检测方法。经简单净化后将咪鲜胺及其代谢物在高温下与吡啶盐酸盐反应,转化为2,4,6-三氯苯酚进行测定。咪鲜胺在各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2.9% ~103.4%,变异系数在1.46% ~9.38%之间。残留动态研究表明,咪鲜胺在水稻苗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仅为3.4 d;到水稻收获时,在用166.6 mg/L浸种处理后的稻米和稻秆中分别检出了0.025和0.056 mg/kg的残留量,其他样本中均未检出咪鲜胺的残留。  相似文献   

6.
咪鲜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咪鲜胺在冬枣上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咪鲜胺在冬枣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进行了1年4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咪鲜胺667倍液(675mg/kg,1.5倍推荐最高制剂量)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咪鲜胺1 000倍液(450mg/kg),高剂量按制剂量667倍液(675mg/kg,1.5倍推荐最高制剂量)施药,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施药后7、14、21、28d采集冬枣样品。利用GC-ECD定量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咪鲜胺在冬枣中的半衰期为5.7d,咪鲜胺在距离最后施药28d采样时冬枣中残留量为0.16?4.57mg/kg。  相似文献   

7.
探索高效杀菌剂咪鲜胺铜盐的绿色合成工艺。以咪鲜胺为初使原料,经过络合、结晶、过滤、烘干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总收率98.0%。咪鲜胺铜盐的合成路线未见文献报道,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8.
咪鲜胺在水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咪鲜胺在添加了丙酮、双氧水、二氧化钛、富里酸(FA)这4种光敏剂及不同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咪鲜胺的光解速率与其自身的浓度成反比;供试的4种光敏剂均可加速咪鲜胺的光化学降解。光敏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丙酮>双氧水>二氧化钛>富里酸(FA)。咪鲜胺在供试的3种水体中的光化学降解速率大小为:稻田水>河水>纯水。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45%咪鲜胺微乳剂在葱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咪鲜胺在葱中的残留量及残留消解研究。消解动态试验按照506.25 g a.i/ha 1次施药,药后2h、1、3、5、7、14、21、28、35d采集葱;最终残留试验按照337.5和506.25 g a.i/ha施药,施药3~4次,施药间隔7d,施药后7、10、14d采样葱样品。气相色谱对咪鲜胺进行定量分析。消解动态试验表明:咪鲜胺在葱中消解较快,在山东和广西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6.3 d。最终10d葱样品中咪鲜胺的残留量在0.027~0.64 mg/kg,低于韩国制定的葱中咪鲜胺最大残留限量(1mg/kg)。推荐该药在葱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d。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研究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橙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使用石油醚:丙酮(8∶2,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高温下与吡啶盐酸盐反应,待全部转化成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后进行测定。其在橙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1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咪鲜胺在橙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5~109.1%,变异系数在5.7~9.7%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在常温和冷冻条件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6.3d和105.0d。表明咪鲜胺在冷冻条件下降解缓慢。本实验优化了咪鲜胺衍生化过程与净化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毒性小、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在蘑菇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咪鲜胺在蘑菇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负指数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5 d和20.3 d;2,4,6-三氯苯酚在蘑菇中的残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则仅表现出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230nm),测定了25%咪鲜胺乳油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69;变异系数为0.27%;平均回收率为99.5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  相似文献   

13.
烟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及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烟嘧磺隆在8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结果表明,其吸附过程均符合经典的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常数为6.891,最小吸附常数为0.798。根据土壤有机吸附常数和吸附自由能的大小对该除草剂的移动性能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在8种土壤中均以物理吸附为主,且具有中等或较高的移动性能。通过对吸附常数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和pH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和pH值在吸附过程中均属支配因素,Kf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45%咪鲜胺水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45%咪鲜胺水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和保鲜作用进行了测试和试验。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咪鲜胺在蒜薹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氮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碳(GCB)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ESTD)定量.在0.005~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咪鲜胺的仪器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3,当咪鲜胺在蒜薹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1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1.3%~86.3%,变异系数在0.75%~2.4%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检测蒜薹中咪鲜胺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6.
福美双在水稻和稻田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了福美双在水稻植株及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动态和残留量。结果表明,福美双在湖南和天津两地的水稻植株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1.53、1.82、5.88、4.49d,福美双在正常施用情况下,其最终残留量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植株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5、0.00125mg/kg)。该药属易分解农药(T1/2〈30d),按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时收获的稻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