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赴罗马尼亚喷灌考察组曾参观了布加勒斯特的阵雨(AVERSA)泵厂,这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泵厂,有九十年的历史,年产10万台泵,其中20%出口,80%供国内使用。该厂除生产各种灌排农用泵外,还生产化学工业泵、食品工业泵、造纸工业泵、煤矿用泵、钢厂用泵、炼油厂用泵、净化排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微泵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据有无可动阀及不同的驱动方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压电驱动微泵、静电驱动微型泵、双金属驱动微泵、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驱动微泵、热驱动薄膜微泵、收缩-扩张型微泵、电液动力微泵(E H D泵)、热驱动型微泵、热气致动微泵、基于粘性的微泵、双膜微泵、磁动力微泵等各种微泵的结构、原理、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型低扬程泵站广泛采用的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两类泵型,通过对泵内损失相似性的分析,从理论上建立了水泵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及泵和泵装置总效率表达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泵性能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取泵的效率常数。所推导泵和泵装置的效率公式同时考虑了泵内形状阻力损失、摩擦阻力损失和冲击损失的影响,能够很好地适应泵和泵装置在设计工况点和非设计工况点的效率换算,从而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原型泵装置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4.
泵及泵装置效率表达与换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和表达了水泵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及总效率;分析和表达了泵效率、泵装置效率的相似性,评价了已见各种泵效率的换算公式,推导并提出了泵效率常数暨新的泵效率、泵装置效率换算方法;所提效率公式、效率换算方法对泵性能参数的可信性有鉴别、评价作用,对开发高效水力模型,提高泵站效率有指明路径作用。针对离心泵(及蜗壳式混流泵)和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所提统一的表达式,既适用于泵,亦适用于泵装置;既适用于模型泵,亦适用相似的任意口径、任意参数的原型泵及原型泵装置。泵及泵装置性能统一表达的研究和实现,对于提高泵的设计水平,对于泵及泵站特性准确预测均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转速变化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泵转速会对泵性能产生影响,而泵的工作点却受泵特性和管路特性的共同影响,通过在开式和闭式试验管路中改变泵转速来分析其对泵性能的影响,并结合50-160型泵的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着重分析了对功率的影响。变速泵在开式和闭式管路中的节能效果不同,引起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开式系统受水的静压作用改变了泵的效率。分析了开式管路系统中变速泵的节能效果并给出了计算实例,以50-160型泵的计算结果来看,闭式系统的泵功率为开式系统的76.47%。  相似文献   

6.
离心泵汽蚀余量计算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泵会在偏离设计工况或者叶轮切割的条件下运行,因此研究泵在非设计工况点的汽蚀余量是有意义的。从泵的汽蚀余量计算公式出发,分析了泵汽蚀余量实验确定方法和预测方法的不足。泵汽蚀特性由泵叶轮进口决定,与泵扬程无关,据此提出了一种与叶轮外径无关的应用“拟似”扬程确定泵汽蚀余量的方法。分析了泵汽蚀性能与几个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预测泵汽蚀性能曲线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一体化泵站不同水泵安装位置对其内部流动特性以及水力性能的影响。【方法】以2个左右对称安置的潜水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在流速为198 m^3/h条件下,基于CFD分析泵安装中心距L、2台泵间距S等关键位置参数对一体化泵站流动特性影响。【结果】由于集水池内水流不对称和泵吸水影响,泵I与泵II的水力效率、泵进口流速均匀度有一定差异,其中泵I水力效率较泵II高4%左右,泵I进口流速均匀度较泵II高1%~4%。一体化泵站2台泵中心距的改变对水泵水力效率影响较小,而对泵吸水均匀性影响较大。一体化泵站2台泵间距的改变对水泵的水力效率影响较大,而当泵间距达到一定值后对泵吸入均匀影响较小,但集水池内流态随之更加恶化。【结论】在该一体化泵站背景下,建议安装2台泵的一体化泵站中心距L推荐值0.4 R,泵间距S推荐值0.6 R。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排灌机械》编辑部:来信提到“小河崖”扬水站的泵属淘汰产品的事,小河崖扬水站采用了“BA”泵型,“BA”型泵确属淘汰产品。新系列“IS”泵与“BA”、“B”型泵在我省正值交替并存时间,“BA”型泵同“IS”型泵相比,“IS”型泵出口不能旋转,需加弯头,安装布置麻烦,且“IS”型系列的泵与泵之间,扬程、流量间隔较大,不利选型;“BA”型与“B”型泵相比,“B”型泵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寿命较短,“B”型泵一直没  相似文献   

9.
1 1/2GC-5型泵是GC系列泵中规格最小的一种泵,是小型锅炉的成套设备。因为这种小型多级离心泵具有较高的扬程,有些山区的果农购置此种泵作为果园的浇灌泵。小型的GC系列泵,由于比较数较低,且设计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泵的效率普遍较低,如对承德泵厂生产的1 1/2GC-5×4、  相似文献   

10.
一、中型泵和Ⅱ号泵配件异同东方红 - 80 2型拖拉机上配用的ZHBF4 90 5 0Ⅴ- 0 3型喷油泵 ,简称中型泵。它是在Ⅱ号泵的基础上改进的新产品 ,仍属国产泵系列。因此 ,它有别于东方红 - 75型拖拉机的Ⅱ号泵 ,但它的许多零件仍沿用Ⅱ号泵的。下面谈谈中型泵有别于Ⅱ号泵的零配件及通用的零配件 ,供修配时参考。1.中型泵的齿轮轴基圆直径由Ⅱ号泵的 2 8mm增到 32mm ,齿轮升程由Ⅱ号泵的 8mm增至 10mm ,由此引起一系列配件的变化。Ⅱ号泵两个 72 0 4轴承的一个改为 72 0 5轴承 ,齿轮轴调整垫片也改为2 5mm和2 0mm ,齿轮轴传…  相似文献   

11.
王秀红 《排灌机械》2003,21(1):5-8,48
介绍了近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微泵研究的最新成果,根据有无可动阀及不同的驱动方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压电驱动微泵、静电驱动微型泵、双金属驱动微泵、形状记忆合金薄膜驱动微泵、热驱动薄膜微泵、收缩-扩张型微泵、电液动力微泵(EHD泵)、热驱动型微泵、热气致动微泵、基于粘性的微泵、双膜微泵、磁动力微泵等各种微泵的结构、原理、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驱动差速泵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改善差速泵性能,提出一种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驱动的四叶片差速泵,建立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驱动差速泵性能计算模型,编写差速泵性能计算软件,分析不同控制点下的差速泵排量、流量和脉动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相比最优傅里叶节曲线,自由节曲线具有更好的局部优化能力,可有效提升非圆齿轮不根切最大模数和差速泵排量,降低差速泵脉动率,更有利于提高差速泵综合性能。试验表明,在相同泵尺寸及管路环境下,相比最优傅里叶非圆齿轮驱动的四叶片差速泵,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驱动的差速泵排量增加6.6%,不根切最大模数增加18.7%,有效提升了非圆齿轮承载能力,差速泵单泵脉动率降低8.3%,说明自由节曲线非圆齿轮更有利于提升差速泵性能。  相似文献   

13.
扬州市现有排灌设施大都采用混流泵、轴流泵和圬工泵,但圬工泵效率低,原混流泵和轴流泵的扬程一般在4米以上,缺乏更低扬程的泵型,致使泵站的装置效率很低。针对这种情况,闸门式贯流泵应运而生。本文叙述了三种贯流泵的安装形式和前置式贯流泵的性能,强调了贯流泵在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脉冲泵     
本文目的在于提出脉冲泵的理论;介绍气脉冲模型泵试验结果;展望脉冲泵的发展前景及其可能应用的场合。 脉冲泵是利用脉冲波的单流管效应来获得单向连续出流的新型泵。泵中流态单一,能量转换效率高,单级扬程范围较广。泵出流连续、流量较大而无气蚀危险。 1976年以来,我们研制了气脉冲模型泵。通过反复试验及性能测试使理论基本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泵振动的原因及其消除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泵机组的各部件存在的振动,分析了产生振动的原因。从泵的水力、机械结构设计,到泵的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减轻泵振动的措施。结果表明,保证泵零部件结构尺寸、精度与泵的无过载性能等水力特性相适应;保证泵的实际运行工况点与泵的设计工况点吻合;保证加工精度与设计精度的一致性;保证零部件安装质量与其运行要求的一致性;保证检修质量与零部件磨损规律的一致性,可以减轻泵的振动。  相似文献   

16.
大型泵装置系统性能预测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泵及泵装置运行特征和泵的相似理论,建立不同技改方案下,泵及泵装置性能预测的数学模型,为合理确定技改方案,预测技改后泵及泵装置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旋流式射流泵装置性能,设计了1种新型旋流式射流泵装置.选用3种不同面积比的旋流式射流泵和与之相对应的无旋射流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流量比,研究旋流式射流泵装置性能随射流泵面积比和流量比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旋流式射流泵的最优面积比小于无旋射流泵;面积比偏大和偏小时,其压力比和装置效率明显优于无旋射流泵;旋流式射流泵的面积比与无旋射流泵的最优面积比接近时,其压力比和装置效率略优于无旋射流泵;旋流式射流泵装置的最佳效率点与无旋射流泵装置相比有向大流量比方向移动的趋势,这将增大装置性能的高效区范围.旋流式射流泵装置压力比最高能提高0.01,相当于无旋射流泵装置的5%~10%;旋流式射流泵装置效率最高能提高4%,相当于无旋射流泵装置效率的2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挤压泵工作原理及其在施液肥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态复合肥配制方便、成本较低。排肥泵是施液肥机中的关键部件,其中挤压泵具有成本较低,不易锈蚀等优点。对挤压泵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将挤压泵配置到施肥机和旋耕施肥机上进行了田间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泵具有很好的计量排送功能,适用于施液肥。挤压泵虽然效率较低,但功耗很小。通过试验确定了挤压泵设计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发动机启动不着 1.电子泵堵塞。故障现象:当起动开关转动到起动位置时,电子泵有“吱”、“吱”的泵油动静,而燃油供应不上来,发动机不着火。故障分析:电子泵有泵油动静,说明电子泵工作正常,由于电子泵堵塞或供油系统及滤清器堵塞,导致油路供应不畅。排除方法:彻底清洗柴油箱、油管,清洗电子泵滤网及电子泵下座,更换柴油初级滤清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含水油田所带来的开采问题,基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注入泵、采出泵进入口气液比,油、气的分离效率,得出气液比、分离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综合考虑柱塞的运动规律、泵筒内流体的可压缩性,建立了泵筒内流体流动的连续流方程。根据连续流方程,建立了柱塞运动规律、泵筒内液体压力与泵筒气体体积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泵筒内液体瞬时压力与泵示功图的仿真模型。仿真实例表明:当生产燃油比GOR增大时,泵筒内的气体增多,注、采双泵游动阀与固定阀开启时间滞后;当生产燃油比GOR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注、采双泵泵腔内的气体体积足够大,不仅会导致上冲程时游动阀打不开,甚至下冲程固定阀也有可能打不开,抽油泵出现“气锁”现象,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