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黄河湿地社区渔业不同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陕西黄河湿地社区不同的渔业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比较,大水面养殖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比以鲤鱼为主的投入产出比高出9.1%.发展大水面养殖不仅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改善渔业水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渔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区。本文初步探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提出有利于发展渔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纳林湖精品休闲渔业主题公园位于内蒙古磴口县纳林套海农场,拥有湿地生态养殖区2万亩、精养池塘400亩,黄河鲤鱼原种场(种苗繁育基地)1座。纳林湖生态优美、水体洁净,水质常年监测结果为国家二类水质,湖中生产水产20多种,年产50万斤,并全部得到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其中草鱼、链鱼、鲤鱼、鲫鱼、鲶鱼、螃蟹等品种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并形成养、产、供、销的一体化网络渠道。纳林湖是内蒙古西部重要的生态渔业产地及绿色有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2日是第11个“世界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为了渔业的明天~湿地支撑着渔业的健康发展”。这说明湿地决定着渔业发展的未来,也说明湿地不仅对生态,而且对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下面就从湿地与渔业的关系、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表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浅论衡水湖的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建民  武圣来 《河北渔业》2005,(5):11-14,48
衡水湖素有华北第二明珠之称,随着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衡水湖的资源利用与开发.作为衡水湖重要资源之一的渔业及水生生物资源,对湖区的水质改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湖区一定数量的鱼、虾、鳖、蟹和水生动植物数量对保持湖区良好的水域环境、促进良性的生态系统,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复合池塘养殖系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雷达图的方法来评价鄱阳湖湿地的水质状况,验证其在鄱阳湖湿地水质评价中的可行性。基于鄱阳湖湿地30个采样点的实测水质数据,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叶绿素a(Chl-a)、氨氮(NH~+_4-N)、总磷(TP)、总氮(TN)及重金属铜(Cu)、铅(Pb)为水质评价因子,构建水质雷达图对鄱阳湖湿地进行水质评价,雷达图红色区域的面积大小和形状能直观反映采样点的水质状况及主要的污染因子,并基于雷达图红色区域的面积大小计算雷达图水质指数。结果显示,鄱阳湖湿地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氮、磷营养盐、重金属及Chl-a;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湿地的水质较好,而河口附近湿地的水质最差;雷达图水质指数与内梅罗指数、主成分水质指数的评价结果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其能较客观地反映鄱阳湖湿地的水质状况。与传统方法以单一数值呈现水质评价结果相比,水质雷达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多维度地呈现采样点的水质状况,其结果更直观易懂,尤其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水环境污染的认知和关注度,为水质评价及评价结果的展示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渔业养殖水体由于废水的产生造成污染制约了渔业发展并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笔者于2013年在清远石板基地通过实施人工湿地调水技术养桂花鱼,希望能解决废水造成污染这一难题。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水处理有机结合的循环高效净化模式,使水质各项指标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既节约水资源,又大大降低用药用料等生产成本。经过一年的实施,各项指标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并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与2012年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中国湿地水生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项目启动"中国湿地水生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项目"是世界渔业中心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东营市及河南省三门峡市渔业部门联合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此项目于2008年2月开始,执行期为两年,研究对象为黄河流域具有多边性的湿地资源。项目的目的是发展并应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从湿地的生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估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提高水质评价效率,本研究基于11个水质参数,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 quality index, WQI)对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三个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WQImin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1)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38-2002),单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水域内整体水质处于地表水Ⅴ类水标准,部分年份达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2)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整体为“良”;2006~2021年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且上游保护区的改善较大。(3)基于WQI方法,确定了长江中上游重要渔业水域的关键水质参数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汞、溶解氧、氨氮、悬浮物以及水温,分别构建了上游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以及四大家鱼保护区的WQImin模型;考虑权重和不考虑权重的WQImin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权重的WQI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