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运城地区保护地黄瓜面积不断扩大、病害日趋严重、打药次数频繁、劳动强度大等具体情况,我们于1990年在保护地春黄瓜和秋冬茬黄瓜上进行了百菌清粉尘防治病害试验,效果十分显著。保护地春茬黄瓜在闻喜县新生村景华录的1.2亩保护地进行.喷药从3月5日开始,每7天1次,共喷7次,每次1公斤,喷后调查霜霉病,6次平均发病率4%,病情指数1.31;灰霉病发病率3.2%;炭疽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是我县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常见性毁灭性病害。该病能使黄瓜产量显著下降,减产幅度为30%-50%。为大面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1996年我们引进了美国氰胺公司的69%安克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取得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69%安克锰锌WP(美国氰胺公司生产);72%克露WP(美国杜邦公司生产);58%瑞毒零锰锋WP(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生产)。 (二)供试作物:日本“常盘”黄瓜。 (三)试验方法:试验在本县绿华幸和公司蔬菜基地上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安克锰锌600倍,安克锰锌800倍,克露800倍,瑞毒霉锰锌800倍及清水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8m~2。5月23日喷第1次药,以后分别于5月29日、6月6日喷第2、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黄瓜霜霉病发病与体内糖的成份的关系。经三年测定,黄瓜任何品种均以自上向下数第5~6节位卷须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顶端高于基部;下午高于上午;灌水前高于灌水后;晴天高于阴天;采瓜前高于采瓜后。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值在4以下为感病指标,可用于测定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预测预报。 在黄瓜发病前,喷1%糖溶液可降低病情指数,防效80.3~89.5%,其中红糖>蔗糖>葡萄糖。应用1%糖溶液混1%尿素液,每隔10天喷1次,可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常见的重要病害,在徐州地区,主要危害冬春季 大棚黄瓜和夏秋季露地黄瓜。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夏秋季雨水较多,露地黄瓜霜霉病发生较重,在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叶片大量干枯死亡,从发病到流行最快时只需5~7天。病害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般年份减产10%~20%,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80%,重发生田块只能采收1-2次即因病而全部枯死。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甚至造成全棚毁灭。在防治上要抓一个“早“字,提早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为害。一、培育壮苗。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勤浅锄,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病性。二是定植前和缓苗期各喷1次600倍  相似文献   

6.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小时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撒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昆山市种植面积较多的蔬菜品种,对增加市场供应和菜农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黄瓜生产过程中,各类病害尤其是黄瓜霜霉病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黄瓜生产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也是一种速灭性病害。在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叶片大量枯死,从发病到流行最快只需5-7d。病害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一般年份减产10%~20%,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70%。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无公害技术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于千桂 《蔬菜》2006,(9):15-15
在蔬菜生产中,通过实践经验总结,我们发现糖有很多用处,无论是红糖或白糖,用稀释液在蔬菜上作叶面喷洒,都能起到防病、促长的作用,而且成本低、无毒害、无污染。现将具体应用技术介绍如下:一、作为增效剂防病害将糖、尿素、水,以1∶0.5∶100的比例混匀,在清晨或下午4点后叶面喷洒,6d喷1次,连喷4~5次,对黄瓜霜霉病防治可达90%以上。也可将1%糖水加入400倍液病毒A与30×10-6赤霉素及6000倍液的硼砂混合成液,每6d喷1次,连喷2~4次,对黄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好。用0.1%的糖水喷洒茎叶,可降低番茄早疫病的发病率。二、作为保护剂增加抗性番茄受冷…  相似文献   

9.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元 《蔬菜》2002,(1):35-35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h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撤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津春1号的选育初报马德华,吕淑珍,李淑菊,霍振荣,沈文云(天津市黄瓜研究所300192)黄瓜黑星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流行地块轻则损失产量30%~40%,重则损失70%~80%。黄瓜黑星病又是一种世界性病害,50年代曾经在美国、加拿...  相似文献   

11.
徐华  魏红 《吉林蔬菜》2011,(3):19-20
锦州地区黄瓜的栽培茬口较多,具体播种和定植时间取决于当年的气侯条件和保护设施。栽培上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茬口,采取相应的温度、光照、水分及肥料等管理措施。病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病虫害发生的根源,防止蔓延。黄瓜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及灰霉病、疫病等。预防方法是在病害容易发生的时期,利用广谱性杀菌剂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喷3次。  相似文献   

12.
苹果落花后每10~15d喷1次30%龙灯福连悬浮剂1000倍液,连喷3次后套袋,套袋后每10~15d喷1次,直至果实采收,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5.73%。喷30%龙灯福连1000倍液的苹果轮纹病和黑点病等病害发生非常轻,好果率达97.18%;药剂对照区好果率为94.90%;空白对照树上的病害发生严重,好果率仅为61...  相似文献   

13.
黄瓜黑星病又叫叶霉病、疮痂病,是青冈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是大棚的毁灭性病害。经过几年调查,发现青冈县大棚黄瓜发病严重,一般病果率达20%~30%,严重的达90%以上,减产20%~30%。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89,(5):23-2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特别是在保护地,因湿度大,发病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甚至提前拉秧,产量损失很大。农民主要喷药防治,如代森锌5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瑞毒霉600倍液。根据1985年在京郊调查,保护地一茬黄瓜,平均喷药8~10次,最多的达20次。不仅成本高,而且污染严重。因此,从1985年起,我们进行了百菌清烟熏剂防治黄瓜霜  相似文献   

15.
番茄病虫害的主要症状及常用药剂简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仲生  杨玉茹 《蔬菜》1992,(5):16-17
四、番茄叶霉病主要症状:开始在叶背产生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绿色病斑,后在病斑上长出黑褐色霉层;叶子正面呈淡黄色斑,后来病斑扩大连合,使全叶枯黄。常用的农药有: 1.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粉250倍液。发病初期防治,隔6~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要求除喷到叶于正面外,还要喷到叶子背面上。 2.用生物农药,如农抗BO—10,浓度100单位,病害刚发生时喷,隔5~6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加农抗BO—10的100单位,  相似文献   

16.
黄瓜灰霉病为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随着保护地发展危害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保护地黄瓜70%~80%的种植面积都有发生,发病地轻者减产10%,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植株下部腐烂使蔓折断,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7.
“增产菌”在蔬菜中的增产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8年,我们在河南省西华县城关周庄、逍遥镇分别对大棚黄瓜、芹菜、小拱棚荆芥、露地韭菜四种蔬菜进行喷施 “增产菌”的生产试验、示范,现已在奉母、西夏、皮营等乡推广2000余亩,计划今后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推广。 施用方法是:每亩一次用15~30毫升 “增产菌”原液(由江苏省宜兴制药厂生产),加入50公斤水喷雾。韭菜、芹莱、荆芥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5次;黄瓜分别在苗期、盛果期各喷2~3次。经多点生产试验示范调查结果: 1.增产幅度大 处理的韭莱、芹莱、荆芥、黄瓜分别比对照增产41.4%、31.9%、13.0%、14.9%。 2.防病效果显著 芹菜:…  相似文献   

18.
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播、根颈部侵入的系统性病害,又称萎蔫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重茬棚室黄瓜一般病株率在10%~30%,重病棚室达50%以上,绝大多数感病株在开花结果期陆续萎蔫枯死,产量损失较大。为了寻求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控制黄瓜枯萎病的危害,2006-2007年,我们进行了80%福美双·甲基硫菌灵WP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9.
黄瓜霜霉病一直是影响黄瓜高产稳产的三大病害之一。该病害在全国黄瓜产区均严重发生,每年因黄瓜霜霉病危害造成黄瓜减产在10%以上,陕西省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因黄瓜霜霉病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40%。为了筛选新型高效杀菌剂,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危害,我们于1999年度重点进行了抑快净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瓜白粉病是京郊黄瓜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为害越来越重。为了探讨无公害防治,我们进行了农抗BO-10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现小结如下。 1.农抗BO-10经多午试验,防治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喷100单位,防效达90%以上,对黄瓜安全,残效期9天,储藏期可达2年。 2.农抗BO-10与多种农药试验比较的结果,农抗BO-10,浓度100单位和进口的化学农药25%粉锈宁2000倍效果相当,但超过农抗120、高脂膜、京2B、百菌清、滴涕、硫磷等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