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水稻花培育种中,花粉植株的成活率与试管苗的素质关系极大。水稻的花药经人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绿苗,经过这一复杂的过程,形成各种形态的植株。研究花粉植株发生的形态,辅之以相应的手段加以调控,是提高水稻花培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红麻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之一。但红麻的纤维品质比黄麻差,品种也很贫泛,不能适应红麻生产和麻纺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植株,经人工或自然加倍成纯  相似文献   

3.
红麻花粉植株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麻适应性广、易栽培、产量高,是重要的麻纺工业原料之一。但红麻的纤维品质比黄麻差,品种也很贫泛,不能适应红麻生产和麻纺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花药培养诱导花粉植株,经人工或自然加倍成纯合二倍体,由于是一次纯合,因而育种规模小,速度快、选择效率高,将对加快红麻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红麻育种新途径,加快红麻育种的步伐,我们于1979年开始进行红麻花药培养的研究。供试品种为红麻71—33。79年接种于每升附加2,4-D2毫克,萘乙酸1毫克及激动素1毫克的MS培养基上诱导而成的愈伤组织,经多代分化培养,80年夏,从中挑选部分新鲜愈伤组织进行再诱导,嗣后转入加有玉米素、6-苄基氨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进行再分化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红麻育种新途径,加快红麻育种的步伐,我们于1979年开始进行红麻花药培养的研究。供试品种为红麻71—33。79年接种于每升附加2,4—D 2毫克,萘乙酸1毫克及激动素1毫克的 MS 培养基上诱导而成的愈伤组织,经多代分化培养,80年夏,从中挑选部分新鲜愈伤组织进行再诱导,嗣后转入加有玉米素、6—苄基氨基嘌呤的 MS 培养基上进行再分化培养,于1981年10月获得20多株绿苗及大量的绿芽。  相似文献   

6.
对普通野生稻195株花粉植株的H1代和少数H2代进行的形态学、育性、倍性、遗传性、抗病性、耐冷性和外观品质等多种特性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育性正常的二倍体花粉植株H1代占总数的85.6%;全不育的占14.4%,其部分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n=12的单倍体或12和18的异数体。有一部分花粉植株具有宝贵的可供利用的性状和特性。本研究还获得了4个抗白叶枯病的H2纯系。这批新质源对水稻育种、生物技术及稻作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甜菜花药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而获得纯合二倍体花粉植株的方法,能在短期内得到各种各样纯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纯系的选择和配合力的测定可以选育出理想的组合,进而得到即高产高糖、抗性强,而个体间又高度一致的有性系。这就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简化了选育程序,提高了选择效率。此外,由于单倍体独特的染色体组组成,为研究遗传学和细胞学的许多基因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材料,因此此项工作进展很快,单倍体培养技术和育种实践相结合已形成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20日在江西省东乡县虎圩乡陈桥村委会揭家村小组,笔者在观察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326高产栽培展示田时,在靠田埂的一蔸水稻中意外发现一根茎秆长着两个结实正常的稻穗(简称为双穗禾),一个稻穗与正常水稻一样从剑叶节长出,另一个稻穗则从倒2叶节长出.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16个水稻超高产品种的分蘖力、穗部结构与株叶形态,明确:品种间的分蘖力虽有一定差异,但多 为中等~中强,没有分蘖力强或弱的品种;供试品种都是大穗型品种,平均穗粒数部在160粒以上;冠层叶片较长 而直立,阳光仍可透入群体深层,确保了显著较高的群体光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获得受四环素调控的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枪法通过pTET-BI-Bar和pTATx-BN-Bin质粒分别将TetR和Barnase基因共转化粳稻品种台北309、4008S和籼稻品种D68。通过对R0代植株不同的基因进行PCR及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Barnase、TetR基因和控制Barnase基因的TA29-TX启动子均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其中,台北309和4008S分别获得了15株和6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其外源基因转化率分别为4.5%和1.9%,其外源基因TetR和Barnase的共转化率分别为0.6%和0.3%。D68没有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2.
同源四倍体水稻花粉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紫粳 4x花粉的发育过程及其败育时期和方式。在成熟花粉中正常花粉只占45.5%,还有54.5%的花粉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败育。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如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形成异常二分体及二分体分裂不同步等现象。绝大部分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期和二胞花粉晚期。在败育花粉中典败花粉粒占21.4%,圆败花粉粒占5.0%,染败花粉粒占28.1%。导致紫粳 4x花粉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些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从而进行异常分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分期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以籼稻品种IR36为材料,采用塑料半薄切片技术、新鲜花药整体观察及游离的雄性细胞观察方法,对水稻花粉发育全过程及其药壁组织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将这一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早期、二胞花粉晚期和成熟花粉期。并证实了花粉自然发育过程中不存在收缩期。在这一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出现3种明显不同的发育形态,这些形态特点对于判断花粉发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简要地报道关于杂种世代对籼稻花粉植株诱导率的影响。认为用水稻花药培养进行育种时,应该选用低世代的杂种材料为宜,另外,低世代杂种花粉植株诱导率比高世代高可能于杂合性程度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花粉植株的诱导概况 (一)花药培养花药培养是将花药离体后进行培养,使花粉发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后,成为具有同型遗传因子的纯合二倍体,不仅能正常开花结实,而且植株后代整齐一致,性状稳定,这在育种工作中和生物理论研究上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很早就有人提出单倍体育种的设想,企图通过某种方法从杂交后代产生大量单倍体,加倍后变成纯合的二倍体,直接用于选种实践,但未找到  相似文献   

16.
17.
水稻植株温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5):1-6
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害频发已成为水稻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探明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调控水稻产量、品质的生理生态机制,对于水稻抗逆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发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植株温度既受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群体环境因子影响,也与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作物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是评价作物对高温等逆境适应程度的重要生理生态指标。介绍了群体层次的冠层温度和植株水平的器官温度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籽粒温度的环境效应和生理效应,认为籽粒温度既受制于作物群体环境,也是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籽粒生理过程的表观反映,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意义。同时,结合强、弱势粒温度的昼夜变化规律,建议开展强、弱势粒温差的昼夜节律与高温响应机制研究,以深入揭示弱势粒灌浆不足的生理生态基础,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稻抗逆栽培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水稻植株镉积累分配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高镉型与低镉型水稻品种植株镉积累、分布的差异。研究表明,两类型水稻品种根系与茎鞘镉含量差异不显著,糙米镉含量差异最大,达极显著水平。低积累型品种根系、叶片镉积累小于高镉型品种,但差异不显著,而其茎鞘镉积累量、茎鞘镉与植株镉总量比值都大于高镉型水稻品种。这可能是低镉型水稻品种糙米锅吉量极显著小于高镉型品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禾谷类作物是世界上粮食的主要来源。长期来,人们努力改良作物的产量及抗逆性。但是,象水稻、玉米和小麦这些禾谷类作物,一直未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从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方法。现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科学家已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1986年12月出版的《生物技术》详细报道了他们成功的试验结果。另外,法国和 日本也有成功的报道。这是在禾谷类作物中首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基因转移或原生质体融合,把有利性状转入水稻植株。 一般来说,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更加困难,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