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检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数据库,以1985年至2011年期间申请的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为分析样本,对其进行了专利申请趋势、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申请地域、申请单位、专利申请技术领域以及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6年起竹木复合结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呈指数上升趋势,申请人数不断增加,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波动较大,申请类型主要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区域集中在我国主要产竹区,教学科研单位是竹木复合结构研究的主力,专利申请的主要领域为作业运输(B)和固定建筑物(E),2008年后竹木复合结构技术高速发展并有进入成熟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国内竹炭方面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国内竹炭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竹炭专利技术迅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但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关于产品的专利申请量较多,而其他方面的专利较少,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授权较少,这意味着竹炭核心技术突破不够,因此,应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专利权人虽多,尚未形成有明显优势的专利权人;专利权人中66%为自然人,企业对专利研发申报重视不够;专利申请量中,A都(人类生活必需)和D部(纺织,造纸)较多,其他部类很少,竹炭方面专利与行业规模及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研发竹炭技术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竹材领域专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和ESPACENET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专利分析的专利图理论(Paten tmap简称PM)定量分析了我国竹材领域专利技术创新的主要人物、地区分布及研究现状,明确了目前专利申请的重点、热点、核心人物和主要机构,并对竹材领域进一步利用和研究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为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中国是世界上竹藤专利数量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竹藤专利数量占世界竹藤专利总量的50%以上。分析全球竹藤专利的申请状况和区域分布,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了解竹藤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技术创新的研发动向,从而为我国制定竹藤专利研发策略和竹藤专利布局提供决策参考。文章分析认为: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竹藤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竹藤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为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巴西;3)竹藤专利的新兴技术集中于A部(农业)和B部(作业;运输);4)中国竹藤专利转化成果良好,专利转让件数和许可件数均位居世界第一。结合专利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国竹藤产业发展的对策,即提高专利质量、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加强专利海外布局和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酚醛树脂为胶粘剂,以竹束和木单板为原料,制造出室外用重组竹和重组竹木复合材,探讨了热压温度和压力对板材的弹性模量、静曲强度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重组竹和重组竹木复合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尺寸稳定性显著增加;在本研究范围内,热压压力对板材力的学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重组竹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重组竹木复合材,但其尺寸稳定性无显著区别;重组竹和重组竹木复合材的优化热压温度与压力分别为170℃和4MPa。  相似文献   

6.
《世界竹藤通讯》2013,(2):18-18
该项目深入分析了竹材和木材的材性、加工、经济和应用性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竹木复合结构是科学合理利用竹材资源的有效途径"的科学论断,构建了完整的竹木复合结构理论体系,从细观和宏观层面上阐释了不同使用条件下竹木复合结构的失效机制,并提出了竹木复合结构的"等强度设计"准则,为各种高性价比的竹木复合结构产品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整合了1985-2011年我国竹产业领域相关专利文献,并利用PIAS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对竹产业专利文献的申请类型、申请量、申请人、IPC技术构成等内容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广东、湖南、江苏等主要竹产区是竹产业专利申请的主体;我国竹产业经历了1989-1993年、1998-2006年二个发展阶段,2007-2010年,竹产业进入成熟期,发展缓慢,2011年开始,竹产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开发阶段;竹产业专利技术分散,个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竹产业专利主要申请者;竹产品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由传统的食品、工艺品、家居用品逐渐向化工制药、竹集成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8.
竹木复合材所用原料为毛竹、杨木夹板.其中,组坯方式按年份分为两年、三年和四年三种,毛竹经过碾压机碾压成竹帘后再与杨木夹板进行混合铺装.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年份、不同摆放方向和不同厚度的竹帘对竹木复合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平面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受年份和竹帘厚度的影响比平面抗拉强度所受的影响要小;9mm竹帘的竹木复合材料的平面抗拉强度受不同年份竹材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竹木复合砧板基材对其硬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分别选择基材为木材、竹材和人造板的3类竹木复合砧板,测定并分析其硬度与甲醛释放量。结果表明:基材为木材和竹材的竹木复合砧板硬度大于基材为人造板的竹木复合砧板硬度;基材为人造板的竹木复合砧板甲醛释放量大于基材为竹材和木材的竹木复合砧板甲醛释放量。研究结果可为生活中选择竹木复合砧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s系统为数据源,利用专利分析的专利图理论(Patent map简称PM)定量分析了压缩木技术的分布年限、主要发明人、国家分布、重要申请人等数据。结果表明:压缩木为提高木制品质量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专利申请发展迅速,并处于平稳期;技术专利集中于中国和日本;国内技术专利以职务发明为主。压缩木技术未来应以集成技术开发为主,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1.
童健 《林产工业》2020,57(4):65-67
为有效提升竹木复合胶合板的生产效率,全面优化其生产工艺,从而实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在竹木复合胶合板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大多都选用叠层结构设计方式。介绍了竹木复合胶合板的三种主要产品,分析了竹木复合胶合板的叠层结构设计优势,为优化提升竹木复合胶合板产品生产效率、改善提升产品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宁县竹香骨下脚料制备竹碎料刨花板及其复合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竹香骨下脚料为原料,以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竹碎料刨花板,并与木纤维复合改性,检测并分析了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为160℃时,竹碎料板和竹木复合碎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均满足国标规定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用板要求。当木纤维与竹碎料复合后,复合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内结合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竹木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发展现状,分析了竹木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从专利类型,技术发展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热点五个方面对我国竹地板专利技术信息进行分析,旨在获得我国竹地板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为竹地板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拓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成熟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制造工艺,根据不同的组坯方式,用竹帘及杨木单板压制成竹木复合板和竹木复合层积材。该工艺的创新点在于只将杨木单板浸胶,而竹帘直接干燥铺装,以减少人工操作对竹帘的破坏。通过研究两种板的抗弯性能,发现其顺向抗弯性能非常好,可将其分别作为集装箱底板和建筑结构用材。此外,针对竹木复合板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混杂比下竹木复合纤维板的弹性模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不同竹木纤维混杂比试制了竹木复合纤维板,测试了纤维板的弹性模量(MOE),分析了混杂比对MOE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木复合纤维板的弹性模量符合混杂定律,不同混杂比对竹木复合纤维板呈现不同正负混杂效应,且当竹木纤维混杂比为2:8时,弹性模量最佳,正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