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滞育是昆虫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生长发育停滞的一种生理状态,许多草蛉种类存在滞育现象。深入开展草蛉滞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明确其滞育特征和内在调控机制,也有助于提高草蛉的生物防治效果,促进草蛉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1910年以来国内外草蛉科种类的滞育研究文献,介绍了目前已开展滞育研究的草蛉种类及其滞育特征,分析了影响草蛉滞育调控的环境因子,论述了草蛉滞育期间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分子机制及其滞育后发育生物学,并就滞育在草蛉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目前草蛉滞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深入草蛉滞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促进草蛉的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丽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能以预蛹进行兼性滞育越冬,该属性对延长丽草蛉的产品货架期、增加产品储备量及促进产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测定了丽草蛉非滞育预蛹(1日龄)和滞育预蛹(1日龄、7日龄)体内的总蛋白质、脂类、糖类及醇类等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以及脂肪酶、海藻糖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关键酶的活性变化,比较了非滞育和滞育丽草蛉预蛹体内重要生化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滞育和非滞育丽草蛉的生理生化特征显著不同,滞育预蛹显著积累蛋白质、脂类、甘油三酯、糖原等能源物质以及甘油、海藻糖等低温保护物质,并且滞育个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显著增强,这些生理生化变化有助于提高丽草蛉的抗逆性,满足滞育维持期及滞育解除后恢复发育的能量需求,保证滞育个体的发育和存活。结果为解析丽草蛉滞育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华草蛉成虫越冬前取食对越冬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冬代中华草蛉成虫,在越冬前取食一定的时间后,均能改变体色,开始越冬。越冬期间的死亡率与冬前取食时间的长短及取食量有密切的关系。冬前获得充足营养的成虫贮存在不生火的屋内,越冬期间死亡率很低,至8月20日成活率仍有80%;而没有充分取食的成虫则大量死亡。作者认为北京地区每年春季草蛉数量很少与越冬前田间成虫食料不足,因而越冬期间大量死亡有关。对保护草蛉越冬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草蛉对各类农药的敏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大草蛉和丽草蛉成虫的扩散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着天敌产品释放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本试验研究了温度和释放高度对其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5~30℃的范围内,2种草蛉的扩散距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活动区域亦渐向植物上部和棚顶集中;30℃时大草蛉在该区域的分布比例达96%、丽草蛉达95.3%;在20、25、30℃下,2种草蛉的扩散距离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15℃时,丽草蛉的扩散距离更远,平均扩散距离可达1.80 m,与大草蛉的1.40 m间呈显著性差异。(27±2)℃、相对湿度70%±10%的条件下,在距地面60~180 cm的高度内,2种草蛉的空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随释放高度的增高,2种草蛉的活动区域向植株上部和棚顶集中;释放高度为180 cm时,2种草蛉在顶部分布比例均高于90%,在植株60 cm以下的分布比例均不足5%,为提高草蛉成虫的定殖能力,发挥防控效果,大棚内释放高度应控制在120 cm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报导用啤酒酵母、大豆、牛肉水解物为主的饲料,制成人工卵饲养中华草蛉幼虫。本文进一步研究用简化配方的人工典连代饲养草蛉。 新配方(IIB)制成人工典养幼虫和用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养成虫,一年内连续饲养10代,结果证明;对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产卵前期均无明显影响。茧和成虫的获得率、茧重、30天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都没有降低。10代的后裔,再用蚜虫和米蛾卵等天然猎物饲养,草蛉幼虫取食和发育正常。 因此,用上述人工饲料连续饲养草蛉,至少在10代以内,不致影响其生活力和生殖力。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11℃、16℃、21℃、26℃和31℃)和光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和8L:16D)对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滞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周期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均对小黑瓢虫滞育有显著影响。低温和短光照诱导成虫进入滞育。26℃和31℃时,测定的5个光周期均不能诱导滞育;而11℃、16℃和21℃时,滞育率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均呈升高的趋势。11℃和光周期8L:16D是诱导滞育的最适条件。11℃和光周期8L:16D诱导40 d,成虫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高达95.44%。同时发现,滞育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降低或光照时长缩短而延长。11℃和光周期8L:16D有利于维持滞育,延长成虫产卵前期。21℃和光周期14L:10D加速滞育的解除,缩短成虫产卵前期。  相似文献   

8.
昆虫属变温动物,为度过不良环境条件,许多昆虫利用滞育特性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对昆虫滞育及感应光周期的敏感阶段进行描述,拟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昆虫滞育期及感应光周期敏感阶段昆虫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光照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大豆食心虫幼虫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对滞育的影响。在该虫发育期间,室内室内25℃,湿度80%左右时,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则可不产生滞育;15小时以下则全部滞育。本研究解决了室内连续多代饲养和为试验提供虫源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草蛉对棉蚜与棉铃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草蛉捕食棉蚜、棉铃虫卵或幼虫,其功能反应的类型均属HollingⅡ型反应。温度对寻找效应有明显的影响,在35℃条件下,中华草蛉对猎物寻找效应比15℃时高出7倍,比20℃时高8倍。这说明,掌握适宜温度释放草蛉,可提高其捕食作用。根据食性选择试验:中华草蛉最喜食棉蚜,次为棉铃虫卵,其喜食程度并不因猎物数量的增加而转移。  相似文献   

11.
大草蛉幼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蝇蛆匀浆液、全脂蝇蛆粉、脱脂蝇蛆粉、酵母粉、猪肝分别作为主成分,添加生鸡蛋黄、蔗糖等配成大草蛉幼虫的人工饲料,从二龄开始饲养,以幼虫存活率、羽化率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比较得出,含蝇蛆蛋白饲料饲养效果优于酵母粉和猪肝。3种蝇蛆蛋白饲料中,含脱脂蝇蛆粉的配方实用效果最佳,幼虫存活率达96%,羽化率达58.3%。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饲料配方,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饲料中4个主要成分的最佳配比:猪肝2.0g、脱脂蝇蛆粉2.3g、蔗糖0.3g、鸡蛋黄1.7g。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卵黄原蛋白基因对大草蛉雄虫生殖生理等活动的调节作用,利用PCR技术克隆了大草蛉卵黄原蛋白基因部分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克隆到的卵黄原蛋白基因的cDNA长度为1501 bp,编码501个氨基酸,其预测的蛋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目前转基因抗虫植物中表达的Bt蛋白对农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采用三级营养食物链评价体系,分别以对供试Bt蛋白Cry1Ac、Cry1F和Cry2Ab具有抗性的靶标害虫或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作为大草蛉的猎物,研究了供试3种蛋白对大草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草蛉以抗性棉铃虫(抗Cry1Ac或Cry2Ab)或抗性玉米螟(抗Cry1F)为猎物时,供试3种Bt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幼虫(4龄幼虫重量和幼虫发育至蛹历期)、蛹(化蛹率、蛹重和蛹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率、雌虫重量、雄虫重量和单雌产卵量)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同样地,当大草蛉以对3种Bt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昆虫——绿盲蝽作为猎物时,通过食物链传递的Bt蛋白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及繁殖也无显著影响。因此,目前转基因棉花、玉米或水稻中广泛表达的Cry1Ac、Cry1F和Cry2Ab蛋白,通过三级营养食物链,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及繁殖均无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14.
大草蛉对3种蚜虫的捕食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 (Rambur)]对田间3种常见蚜虫,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牛蒡长管蚜[Uroleucon gobonis (Matsumura)]的捕食能力,在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各龄幼虫、成虫对3种蚜虫的捕食量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3种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大草蛉3龄幼虫对3种蚜虫的日均捕食量最高,单头大草蛉日均捕食牛蒡长管蚜、桃粉大尾蚜和绣线菊蚜的数量分别为24.9、37.3和103.1头;大草蛉成虫期对3种蚜虫的捕食总量显著高于整个幼虫阶段,在成虫期内,单头大草蛉对牛蒡长管蚜、桃粉大尾蚜和绣线菊蚜的平均捕食量分别为208.5、632.3和766.0头;大草蛉3龄幼虫对牛蒡长管蚜、桃粉大尾蚜和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  相似文献   

15.
大草蛉在我国分布广泛,能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本试验首先研究了大草蛉一龄幼虫对桃蚜、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三个反应的最大捕食量Namax分别为144.93、303.03和151.51(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428、0.8654和0.6644。大草蛉一龄幼虫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E)依次为0.2025、0.1185、0.0866、0.0694和0.0584;对桃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5P-0.7727。在桃蚜和夹竹桃蚜的混合种群中,大草蛉二龄幼虫对桃蚜的选择效应大于夹竹桃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对大草蛉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了亚显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旨在为揭示其嗅觉与行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大草蛉触角为线形,共3节,即柄节、梗节和鞭节,其中柄节和梗节均为单节,而鞭节由116个亚节组成。雌、雄触角总长度分别为(1.52±0.08)和(1.58±0.23)cm,鞭节长度分别为(1.44±0.04)和(1.47±0.13)cm。触角感器共有4种,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为触角上分布最广、长度最长的感器,共有4种类型,锥形感器有3种类型。感器主要分布在鞭节部位,且布满整个触角表面。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种类、结构、数量、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但个别感器长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感器形态学结构特点推测不同感器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大草蛉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试验在室内评价了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及搜寻能力,并观察总结了大草蛉的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大草蛉2龄、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均表现出积极的取食行为和较强的捕食能力,尤其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较大,分别为78.5头、89.9头,理论条件下日最大捕食量可达125头、167头,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模型。大草蛉3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量、搜寻能力及控害效能均显著高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更强,处理时间更短。本研究结果证实大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控害能力,这对利用草蛉类天敌持续防治草地贪夜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集团内捕食是食蚜天敌群落中常见的现象,而捕食性昆虫卵通常成为集团内的猎物。为探究新疆农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昆虫集团内捕食的规律,以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为对象,设置不同幼虫期(整个幼虫期、刚蜕皮的4龄幼虫)和食物类型〔七星瓢虫(Cocinellina septempuntata)卵、棉蚜(Aphis gossypii)+七星瓢虫卵、棉蚜〕等2因素3水平的析因实验设计处理,观察比较大草蛉发育、存活参数。结果表明:食物类型与饲喂期存在显著互作,影响大草蛉幼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概率,即食物类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饲喂期的长短,虽然在整个幼虫期和4龄幼虫期处理下,存活率在"棉蚜"与"瓢虫卵+棉蚜"处理之间没有差异,但大于"瓢虫卵"处理下的存活率,但差异幅度不同:"整个幼虫饲喂"处理下的存活率大于"4龄期饲喂"处理。说明干旱环境中大草蛉幼虫无论早晚只捕食七星瓢虫卵均难以正常发育存活至成虫。  相似文献   

19.
13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及大草蛉的毒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采用玻瓶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单剂及7种杀虫混剂对龟纹瓢虫及大草蛉成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单剂对龟纹瓢虫及大草蛉的毒力顺序完全一致,即高效氯氟氰菊酯>灭多威>辛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硫丹;7种混剂对龟纹瓢虫及大草蛉的毒力顺序有所差别,但其中均以甲胺磷+硫丹表现最为完全,而以灭多威+甲基对硫磷表现毒力最高;联合毒力以甲基对硫磷+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对2种天敌一致表现为拮抗,甲胺磷+硫丹、灭多威+甲基对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硫丹一致表现为增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