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盆景是一门缩小的艺术,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法则!但中国大陆正在走相反的路。”“大陆盆景的展览上隐约能感觉到一种金钱和艺术的较量。这集中反映在参展盆景的‘大尺寸’上。似乎‘商业盆景’和‘艺术盆景’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战争’……”这些话出自台湾盆景艺人李国安先生之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也吹起了一股“争鸣”之风,这是一种喜人之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艺术事业的发展应该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中国盆景艺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还处于一个幼稚的阶段。例如“盆景与盆栽”之争。明眼人都看得出,海外盆栽的艺术含量、技术含量均远远胜过大陆盆景,而有人偏搬  相似文献   

3.
创作盆景心理状态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创作者对自己创作对象在认知上的“模糊性”。这种理论,同仁似乎是不能认可的。难道作者对自己要创作的盆景还不清楚吗?但事实的确如此。德国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说“艺术是模糊地感觉到‘美’向‘真’和‘善’的演变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盆景》2014,(5):F0002-F0002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 承办单位:《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 为了弘扬中国盆景艺术,助推中国盆景艺术产业发展,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主办,《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承办的“建设美丽中国——走进华夏盆景园’’系列活动即将展开。我们将携手各界专业人士走进您独具特色的盆景园,举办相关活动,展示您的盆景园与众不同的园林设计和风格独特的盆景精品。我们将为您搭建的是一个与中外各界朋友交流盆景艺术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台湾李国安先生在92年的海峡两岸盆景会议上对记者说了一番“……忘掉自己,重新开始!”的话,大陆同人中就有人以为揪住了人家的小辫子,接二连三地对这话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抨击。这似乎是热爱我们民族,热爱民族文化艺术,但骨子里流露的却是浅薄和缺乏起码的修养(请恕直言),其对中国盆景的作用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F0003-F0003
为促进云南省内外花卉、盆景、赏石、根艺艺术的交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区域性展会特色。全面提升云南花卉、盆景、赏石、根艺的创作技艺和鉴赏水平,在第16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举办之际,经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报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国际盆景协会(BCl)中国地区委员会、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中国地区委员会研究同意,决定于2015年1月15~20日举办“2015年昆明‘斗南’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云南赏石根艺展”。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上海市容和绿化管理局主办,上海市盆景赏石协会协办,上海植物园承办的"‘东沃杯’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盆景创作比赛"于10月1~7日在上海植物园举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卉盆景》2011,(8):55-5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62周年华诞,由山东苍山县人民政府和山东省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山东省凯立集团及苍山县林业局共同承办的"中国苍山首届‘凯立杯’暨山东省第四届‘鲁风’盆景赏石精品展",将于2011年9月2日至6日在苍山县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届时将有近500件盆  相似文献   

9.
以笔者之浅见,盆景的美是否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为悲壮美。它以‘老’为出发点,借助树石以表现人类历尽沧桑而又不甘屈服的精神境界。悲壮美的盆景以浑厚、‘博大’、苍劲、舍利、一寸三弯、扭曲、蟠扎、伤痕、凹凸、险峻、枯槁……为选材和造型标准。这类盆景在大陆、台湾及日本占主流。  相似文献   

10.
盆景艺术     
《中国花卉盆景》2005,(1):50-52
。‘移.二:二蘑51瘴露霸’≯’’,一。一黎霪溅=一一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1.
星期日,我正埋头于根艺室制作根艺新作《犹抱琵琶半遮面》。忽然耳边飘进一串熟悉的知音:‘先生,你认真欣赏过这期《年轻的北京盆景》彩照吗?’(指贵刊93.3.) ‘只是草草浏览,没来得及细看。夫人有何高见?’我与老伴虽职业不同,都喜爱盆景,经常就盆景艺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体育的阴盛阳衰相反,中国(大陆)盆景向来是男人的世界。涉足这一领域且有所建树的女性很少,在国家级权威性刊物上展示自己作品的女性更少。但在《中国花卉盆景》上常能看到王秀莲女士的山石盆景照图,这无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与王秀莲女士素不相识。从案头资料中知其是山东潍坊人,工艺美术师,园艺与盆景艺术学习班的早期学员。仅此而已。王秀莲的山石盆景照图早在十年前就公开发表了(见《中国花卉盆景》87.5),整整一版,四  相似文献   

13.
拜读了冯蜂鸣先生撰写的《宁静清新、幽雅温馨——赏盆景作品一幅》(见1995年2期)后,总觉得不是滋味。冯先生首先肯定“这是一件典型的组合盆景作品”,这足以证明冯先生对中华民族的特殊艺术——中国盆景,应有的主观审美力,还不完备。因为冯先生还不够了解中国特有的文人写意性的组合盆景具有多方面严格要求,并非可以随便凑合,它应该是“神州大地瑰丽风光移情化了的艺术再现”。然而作品首先显示出来的是用盆不当,盆边太宽,如  相似文献   

14.
盆景创作中(主要指树木盆景)枯荣对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及创作技法,也是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汲取借鉴而来的,它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比较早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在盆景创作中仍普遍在用。其艺术特点是利用素材已有的受自然风霜雨雪磨砺和兽虫践踏而形成的枯干枝部分,巧妙雕刻修饰;也可利用造型中必须去掉的部分活的枝干,依据作品整体构图布局的需要,用作点缀,以枯衬荣,与树木的枝繁叶茂、鲜花硕果  相似文献   

15.
“水眼”     
盆景艺术中没有“水眼”这一术语,这是我“杜撰”的。在制作水旱式盆景时,我喜欢采用极浅的长方盆,盆深仅一至二厘米。选择如此浅的盆是为了使水石部分能充分反映山石盆景的特色,收到水随山转、山依水秀的艺术效果。而用水泥隔开堆土以种植物的另一部分,我主张以不打洞为好。因为这么浅的盆,底上打洞后,洞  相似文献   

16.
劫后新生榆树玉树临风雀梅层林竞秀榆树小叶罗汉松Z‘,‘刺柏王恒亮制作{‘池流水榆树_’一蔷来-徐长启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某报刊发了罗昌爱同志《“根雕热”的隐忧》的文章。拜读之后,实在迷惑不解。罗昌爱同志认为根雕热“使人类宝贵的绿色王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指责根雕爱好者“把眼睛盯在未成年的幼苗小树上”,还说“根雕者之举,实实在在是‘斩草除根’,给大地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云云。因此他提出“请根雕、盆景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们冷静一下,为‘根雕热’和‘盆景热’降降温吧!”在这里,我们对罗昌爱同志那种让“绿色生命焕发出内在的自然之美”的心情表示由衷支持和理解,但对他关于根雕艺术取材的无知甚为遗憾。考虑到罗同志所发表的种种议论,可能在客观上会伤害根雕爱好者的积极性,使刚刚兴起的“根雕热”冷却下去,故有必要明辨是  相似文献   

18.
正蝴蝶兰是中国年宵花不可缺少的盆栽花卉,红色品种是蝴蝶兰年宵花组合盆景的当家品种,市场需求量较为稳定。杂交育种是蝴蝶兰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我国大陆地区蝴蝶兰育种起步较晚,至今育成的新品种数量有限。蝴蝶兰‘莞蝶2号’是以‘聚宝红玫瑰’母本,‘红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7年3月20日进行人工杂交授粉,8月份将成熟的果荚表面消毒后,将种子撒播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1年后获得的杂种后代植株移植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种植观察。2009年  相似文献   

19.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20.
这是介绍祖国宝岛台湾盆景艺术一组文章的最后一篇。作者在四篇短文里,就台湾“盆景热”的掀起、盆景的风格、发展趋势及其原因,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我们相信,对于大陆的盆景工作者是颇有启发的。在这里,我们愿借此机会,代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向宝岛上的“中国树石艺术学会”、“雅风盆栽学会”以及各市、县的学会,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并祝愿海峡两岸的盆景艺术家们,都能尽力创造条件。为推动同胞之间的技艺交流、事业合作而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