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开发生物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薪炭林作为生物质原料之一,在新形势下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掌握福建薪炭林树种的种类、分布和薪材特性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别从薪材产量、生长量、轮伐期及热值4个方面对福建主要薪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15种可供福建推广的薪炭林树种,为南方生物能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中高原及干热河谷薪材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1年以来,对安宁、玉溪、东川、元谋4个试验基地的供试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共计35个树种,用GR~3500B微电脑热量计对薪材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中高原直干桉,赤桉、黑荆、圣诞、木荷、麻栎、锥连栎、苦刺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每千克薪材的热值达18850kJ以上,与褐煤的热值相当,其次为大叶桉、蓝桉、山樱桃、桤木等9个树种,薪材热值在16750~18850kJ之间。干热河谷区赤桉、直干桉、巨桉、黑荆、圣诞、马占相思、苏门答腊金合欢、刺槐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其次为柠檬桉、银合欢、念珠相思等11个树种。  相似文献   

3.
安宁八街薪炭林基地圣诞树的营造技术及砍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安宁县八街镇种植的薪炭林树种──圣诞树的营造及砍伐试验,经统计分析,用该树种营造薪炭林具有生长快、耐瘠薄、抗干旱、萌发力强、产量大、热值高、易采薪等优点。经营方式简单易行,以短期轮伐为主,单株产材量平均4.11kg/a,设计种植5010株/hm ̄2,产材量达10295.55kg/hm ̄2·a,超过林业部部颁标准9000kg/hm ̄2·a的薪材(柴)产量,是滇中高原地区值得推广的优良薪材树种。  相似文献   

4.
刺槐薪材两用林培育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槐是一种薪材两用的优秀树种,受后期生长缓慢影响,刺槐林面积锐减。对刺槐薪材两用林培育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刺槐萌蘖能力很强,萌蘖更新是刺槐林更新复壮的有效措施;不同粗度的成林刺槐萌蘖更新差异较大,且对其胸径生长也有显著影响;五年生萌蘖更新和人工造林是可行的,材积生长量分别较成林刺槐提高107.7%、61.6%,可获得大量薪材,达到速生丰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薪材利用的基本状况,指出中国薪材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农村人口不同程度地缺少薪材。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薪材消费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薪材利用的相关因素中,与薪材消费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乡村人口、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性能源消费量。  相似文献   

6.
优良的薪材树种,应该具备生长快、萌生力强、生物量大、热值高的特点。本文根据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推荐以下树种,以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需要。热带优良速生薪材树种有尾叶桉、刚果12号桉、斑皮桉、细叶桉、赤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雷林1号桉和窿缘桉。年生长树高1.7~3.0米,胸径2~3厘米,年均生物量鲜重2.0~3.3吨/亩,年利润53~167元/亩,抗性和萌芽性强。华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必须采取集约经营措施(机耕全垦、施肥、加强抚育管理)才能速生丰产。初植密度以1×1米最佳,营造桉树×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子午岭林区油松等7个主要树种的材积生长率、生长量、及枯损量消耗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子午岭林区森林蓄积量出现增长趋势;今后应大力营造油松人工用材林,加强培育,适当发展山杨林;还应采取措施,降低薪材消耗量。  相似文献   

8.
<正>灌木柳是杨柳科柳属灌木的总称,是农村能源林的重要造林树种。黑龙江省沙区适宜发展灌木柳活体沙障的主要优良适生树种有黄柳、小红柳、沙柳和蒙古柳等经济价值高的优良品种,这些树种耐干旱、耐贫瘠、抗风蚀、喜沙埋,萌芽力强,根系发达,固沙保土作用好。这些树种既是优良的薪材树种,又是重度沙化土地防风固沙的主栽树种,近年来这些树种在黑龙江省沙区得到广泛应用。1沙障建立立地条件灌木柳活体沙障建植适宜选择在水分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森林面积已由原来的占国土面积的23%下降到不足10%。面对森林覆盖率的下降和全国200多个木材加工企业及人们对粗饲料、薪材和小径木材需要的增加,印度选择了速生树种进行大面积造林,主要有松树、桉树和杨树。其中尤以杨树为首。因为杨  相似文献   

10.
木材材色与森林地理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文献[1]中对树种的材色和地理分布的描述记载,采用分级数量化统计的方法,探讨了世界性大区域森林地理分布对木材材色的影响。其结果为:①木材树种群的材色受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地理分布因子中,纬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经度因子对材色无显著影响;②纬度对树种群材色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低纬度区域的树种群深材色树种占百分比较大,浅材色树种较少。随着纬度的增加,浅材色树种逐渐减少,深材色树种逐渐增加;③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树种群材色级别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区别。阔叶树材树种群中深材色树种所占有的百分比明显高于针叶树材树种群。  相似文献   

11.
木本植物热值与树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拟灌木平茬的采样方法,采集、测定了宁夏21种主要木本植物1~5年生树的热值.发现植物热值存在1年生>4年生>2年生>5年生>3年生的变化规律.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一四年生间、二四年生间和三五年生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间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这一规律的发现对指导灌木或乔木灌木状经营薪炭林的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辽东地区色赤杨林分的生长量、结构特征、物候期、地表可燃物种类组成及可燃物载量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室内对当地林木凋落物的燃烧性进行试验测定,在野外林分中对色赤杨自然阻火情况进行调查,证明该树种的抗火性能较强,不易燃烧,适宜在大面积针叶林中营造防火林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对林火的发生蔓延,尤其是对森林火灾火行为影响重大,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在预报火灾和预测林火行为方面作用显著。方法对北京地区8种常见森林树种防火期内可燃物含水率连续测定,分析不同树种不同种类可燃物含水率与当期和前期气象因子间的关系。选择影响程度较大的当期和前期气象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可燃物含水率的日变化和整个防火期内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树种可燃物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8个树种平均可燃物含水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栓皮栎 > 槲栎 > 榆树 > 刺槐 > 五角枫 > 侧柏 > 油松 > 落叶松。不同种类可燃物含水率存在显著差异,可燃物含水率总体上表现为阔叶树大于针叶树,枯叶和枯枝1 hr大于枯枝10 hr和100 hr。枯叶和枯枝1 hr主要受当期气象因子影响,而枯枝10 hr和100 hr主要受前期气象因子影响。所建立的32个线性预测模型各检验指标显示模型拟合效果好。可燃物含水率日变化表现为夜间高白天低,夜间稳定白天变幅大,06:00—08:00达到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12:00—14:00左右达到全天最低值。防火期内,可燃物含水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1月可燃物含水率较低,但在缓慢增加,12月至次年1月含水率较高,而3月初至4月底可燃物含水率保持很低状态。结论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为防火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可以实践运用。北京地区3月份和日内中午时间干燥多风,温度较高,可燃物含水率达到很低的状态,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预防华山松树冠火的最低修枝高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可以阻止华山松林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的最低修枝高度,测定了华山松针叶的着火点,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上对不同载量的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进行了5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可燃物地表火过程中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燃烧区域垂直方向上最高温度等于着火点处的高度确定为华山松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经推算,可燃物载量为1.77 kg/m2、2.37 kg/m2、2.96 kg/m2、3.55 kg/m2、3.84 kg/m2时,华山松人工林的最低安全修枝高度分别为0.82 m、0.92 m、1.13 m、1.20 m、1.22 m.讨论了风、可燃物层的密实度、立地条件对最低安全修枝高度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气象和立地条件下最低修枝高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乔木是森林可燃物重要部分,乔木叶片含水率预测是森林火险预报和火行为预报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探究乔木叶片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对云南昆明3种典型乔木叶片的含水率变化进行研究。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分内设置样地,于2014年2月19至5月29日进行为期100d的连续野外含水率观测,并同步监测样地内气象因子,分析了昆明地区3种主要乔木叶片在防火期内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并建立了每种乔木可燃物类型的含水率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防火期内3种乔木活可燃物的最低含水率都<130%,有发生树冠火的潜力。3种乔木的燃烧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柏、云南松、华山松。2)日平均湿度、降雨量及前5日降雨量对3种乔木活可燃物含水率都有显著影响。3)3种乔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相对误差的范围分别为8.4%~15.9%、6.3%~10.3%。研究结果为我国林火预测预报系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的研究,可为了解含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模拟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和西南林区共19种典型乔木树种枝、叶燃烧,分析不同树种、不同树种类型及不同林区的含碳气体(CO2、CO和CxHy)、颗粒物...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载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白山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可燃物类型载量的对比分析,得出易燃的可燃物类型是云冷杉林(鱼鳞云杉103a)、落叶松林(115a)和云冷杉林(鱼鳞云杉80a),最不易燃的是岳桦林(142a)、白桦林(87a)和岳桦林(115a);释放能量最大的可燃物类型是落叶松林(115a),释放能量最小的可燃物类型是白桦林(87a)。通过各可燃物类型的1h时滞可燃物载量和地表总可燃物载量的聚类分析,可把13个可燃物类型化为6类。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并将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引入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划分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伊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的应用指标值.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可祢补可燃物含水率纽份缺少观测资料的不足.促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生长状况及各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指导城市树木管理、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哈尔滨市建成区随机调查单位附属林、道路林、景观游憩林和生态公益林4种林分共220块样地,每块样地中分别取4~10株树木测量其树高、枝下高、冠幅和胸径周长等指标。[结果]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树木树高小于10 m近70%左右,枝下高绝大部分小于4m,冠幅小于50 m2的占总量的69%,胸径周长小于100 cm的树木约占80%,冠幅和胸径周长虽存有较大树木(冠幅250~325 m~2、胸径周长200~250 cm),但数量不到所调查树木总量的5%,且冠幅大小分布较离散。树高、枝下高、冠幅、胸径周长平均值分别为8.57 m、2.20 m、47.93 m~2、66.30 cm。4种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比4种林分发现,生态公益林树木的树高较其他3种林型高3 m左右,胸径周长长20 cm左右,道路林的冠幅小于其他3种林分6~11 m~2。[结论]哈尔滨市城市森林整体长势偏小,小冠幅树木居多,且林型间差别较大,今后应加强保护大树和抚育管理幼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林层是林分空间结构垂直尺度上的一种结构,也是当前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对于林层的研究多集中于林层划分的方法以及各林层内的结构分析,而对林层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细致的林分结构分析是森林精准经营的前提,探讨林层结构的分布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可以丰富结构化森林经营的理论基础,对竞争指数的构建也有一定指导价值。方法基于相邻木关系,区分对象木和相邻木在上、中、下林层中的分布,将林层比(L)的5种情形细化为45种“林层结构类型”,结合林层比对蒙古栎林分的林层结构的株数分布进行深度解析,并探讨与林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规律。结果(1)蒙古栎林分林层结构较复杂:对象木结构单元中4株相邻木都与对象木同层的情况较少,而2株或3株相邻木与对象木不同层的情况较多;对象木结构单元中5株林木在3个林层都有分布的情况是最多的,其次5株林木倾向于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林层中,且中层分布有较多林木的林层结构类型的数量较多。(2)蒙古栎林分林层比类型间生长量的差异显著度为:下层 > 上层 > 中层;当对象木同层的相邻木从4株到0株时,下层对象木生长量有显著下降趋势,上层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中层的相邻木的作用复杂,导致生长量没有显著变化趋势。(3)影响蒙古栎林上层对象木生长的林层因素较为单一,主要为上层相邻木的侧向挤压作用;而林层因素影响蒙古栎林中、下林层生长的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中层对象木主要受上层的遮盖影响较大,其次是中层的侧向挤压;下层对象木主要受中层的遮盖影响较大,其次是下层的侧向挤压或上层的遮盖影响。结论本文构建的“林层结构类型”在分析林层结构的数量分布、解释生长量的大小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系统又全面地解析林层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