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分布广泛,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和利用。在50—70年代也是我地区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分布我区的白榆,由于遭受榆紫金花虫的危害,生长缓慢,干形松散、弯曲,所以,栽培较少。但由于其木材是主要农用材,仍需适当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所于1980年参加了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主持的全国白榆种源选择协作组,探讨白榆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规律;选择适宜我区白榆造林的最佳种源;并且提出合理发展和利用白榆资源及提高林分生产力的科学依据。现将几年来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榆绿金花虫以幼虫啃食叶肉、危害白榆,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近几年对我场白榆危害严重,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佳。去年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老熟期间,适逢持续阴雨湿度很高,在场部白僵菌厂的周围造成了榆绿金花  相似文献   

3.
<正>榆树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榆属中的白榆(Vlmus Pumilα)在我省分布广泛,生长迅速,材质优良,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是四旁绿化及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白榆在栽培中普遍受到榆兰金花虫的危害,严重时常常把树叶全部吃光,影响榆树的正常生长。我省因榆兰金花虫为害每年约损失木材50多万立方米,价值达5500余万元,给榆树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983年,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白榆良种选育课题组,在榆树选优过程中,发现了白榆的抗榆兰金花虫个体。1985年开始对其进行专  相似文献   

4.
白榆与刺槐混交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白榆×刺槐混交林及对照纯林的调查结果,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混交林生长状况、地上营养空间、地下营养空间、病虫危害状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了白榆与刺槐混交造林是成功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 八十年代初,河南省开始了白榆优良自然类型典型株(单株)的推广和利用,不久便把白榆优良无性系应用到生产中去,从而代替了自然类型。这种以白榆良种造林为特点的白榆更新换代,标志着我省白榆良种选育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白榆是我省平原地区重要的乡土用材树种,木材坚硬、抗压、耐腐,一向是我省民用建筑、农具、家具的上等用材。白榆木材生产历来在我省木材供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6.
<正> 白榆是异花或白花授粉,长期以来用种子繁殖,其优良遗传基因很难保持下来,所以,目前栽培的白榆退化严重,生长缓慢,干形弯曲,材质差。为了改变白榆生产的落后状况,提高白榆质量,我们在省协作组的指导下,开展了白榆良种选育研究,1982年春营造了白榆无性系测验林,通过表型测验,以期选出适合予东地区生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北亚热带安徽滁州琅琊山林场进行美国岩榆和南方岩榆引种育苗试验,旨在验证其对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为进一步引种与推广作准备.结果表明:岩榆、南方岩榆发芽率分别为76%、54%;两种榆树苗木前期生长均较慢,100 d时,岩榆苗木平均高为16.5 cm,南方岩榆13.5 cm.它们的速生期始于7月份,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到11月下旬生长均逐渐停止,落叶时间均普遍比作对照的白榆迟7-14 d.岩榆1 a生苗木平均高61.5 cm,最高达96 cm;南方岩榆1 a生苗木平均高53.5 cm,最高达94 cm;白榆1a生苗木平均高73 cm,最高达112 cm.南方岩榆约0.3%苗木有尺蠖危害,而岩榆、白榆及南方岩榆混生苗没有受此危害.  相似文献   

8.
白榆是平原绿化的主要树种,由于受榆兰金花虫危害,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防碍了这一速生优良树种的发展.为有效防治此害虫我们于一九七三—一九七九年进行了生物学观察和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一、为害情况榆兰金花虫的成幼虫均食叶危害.主要危害白榆.据知一九七七年北京颐和园内的大果榆也遭到此虫的严重危害.我县发生严重时,将叶肉全部食光,叶片呈网状或孔状,一片桔黄,光合作用极度减弱,使林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白榆是我区主要速生乡土民用树种。但是,目前栽培的白榆,是长期采用种子繁殖的群体,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大,所以,白榆具有广泛的选育性,而且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据全国种源试验表明,新乡地区白榆优良种源较多,因此,我们从1973年起开始了白榆的良种选育工作。一、优树的选择1.选优方法我们在白榆选优的过程中,曾采用5株大树对比法和平均胸径指标法。但因白榆主要生长在庭院和四旁,还有散生的孤立木,群体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国36个白榆种源276个白榆家系的种源选择和种源——家系配合选择试验,证明种源间生长量存在差异,种源选择是提高白榆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山东种源尤其充州种源表现较好,鲁西南地区为山东省白榆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11.
冀榆1号(Ulmus pumila‘Jiyu1’)是白榆的变异新品种,叶片较白榆大,树干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该文以白榆作对比品种,通过调查冀榆1号新品种特征、物候期,确定其新品种的优良特性以及生物学方面与普通白榆的区别;通过调查胸径、树高、材积,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冀榆1号主干通直,叶片大,具有竹节式主干且光滑少纵裂,观赏价值高;冀榆1号2a的材积生长量与白榆相近,第2年至第6年的材积生长略有差异,白榆生长较冀榆1号快,第6年后,冀榆1号材积生长超过白榆。  相似文献   

12.
<正> 据自然区划统计,驻马店地区现有白榆706万余株。但都是混杂低劣未经改良的白榆品种,主干低矮弯曲。生产力很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及早实现白榆良种化,大幅度地提高白榆生产水平,我们在表型选优、无性系测验的基础上,对有苗头的8019无性系视为良种有重点的进行示范推广。几年来已繁殖推广良种白榆53700株,初步表现出速生、干直等优点,现将示范推广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1977年以来,我县参加了省白榆协作组的白榆选育工作,19181年春进行了示范推广工作。现将我们推广白榆优良品系的情况报告于后。一、营造优良白榆品种示范林 1977年根据“以选为主,选育引结合”的方针,对我县优树资源进行了普查。经初选、复选,共评出表型优树五株。其中我县三阳乡付村一株白榆,作为白榆中优良类型——细皮白榆得以选中。该株同五株优势木  相似文献   

14.
<正> 白榆是我县四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据我县自然区划统计有280万株,按数量居各树种之首。由于白榆长期采用种子繁殖造林,个体间遗传差异大,出材率低,亟需进行白榆的遗传改良。1973—1979年,我们先后选出白榆表型优树5株,1981年3月同我省其它地方选出的表型优树一起在我所营造了我省第一个“白榆无性系测验林”。通过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基础的8052、8033等优良无性系并进行了示范推广,现将5年来“白榆无性系测验林”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榆不同地理种源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榆是我国分布范围较广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分布区内自然条件不同,白榆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源。根据马国骅等同志对白榆种源研究,把白榆分布区划分为三大种源区和六个种源亚区即南部区:1、江淮平原种源区以霍邱种源为代表;2、黄淮平原以杞县种源为代表;中部区:1、华北平原种源区以北京种源为代表;2、黄土高  相似文献   

16.
<正> 白榆(Ulmus Pumila L.)是我省平原四旁重要的乡土用材树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1976年“四.五”林业资源清查,全省有白榆3.7亿株,占四旁树种的18.7%。目前白榆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干形低矮扭曲,生长缓慢(1982年对孟县20片树龄18——20年生,株行距为2×2m的白榆小片林调查,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98cm,干型通直的为16.18%),亟待进行遗传改良。但考虑到白榆的繁殖生物学(异花授粉,自然下种成苗)形成的杂合基  相似文献   

17.
榆树是北方地区一个优良的用材树种。前些年,由于病虫害危害,已经导致大面积死亡,栽植面积下降。介绍了平原农区白榆采种母树选择、种子采集与贮藏以及播种育苗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平原区白榆连续4年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白榆苗木栽植当年及第2年施肥无效;肥料品种对白榆的作用依次为N、P;磷肥处理明显抑制林木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的Zn;Z_2·P_1施肥处理有利于促进林木根系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P、K、Cu、Zn、Fe、Mn;肥料的最佳配比为N_2·P_1;根据白榆生长节律,白榆施肥时期应确定在6月下旬前。  相似文献   

19.
白榆,亦称榆树或家榆。白榆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适应性强,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各省(区)重要的造林树种,我区许多林业专业户对白榆很感兴趣。白榆是一个明显的多型种,在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都有较多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一些优良类型。所谓优良类型,是指白榆的株型主干高大,通直圆满,侧枝细,分枝角度合理,冠幅窄,适于密植,单位面积上出材量高。这样的白榆有钻天白榆、细皮白榆、粗皮白榆和密枝白榆。钻天白榆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均有分  相似文献   

20.
<正> 白榆(又称家榆),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泛,是群众喜爱的树种之一。白榆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种子繁殖容易改变母株的优良特性,所以在优良单株的快速繁殖过程中,多采用无性繁殖,为了探索白榆无性繁殖的新方法,我们进行了此项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