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施肥量对醇用型和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在甘肃河西灌区不同施肥量水平下,对株高、茎粗、植株含糖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肃河西灌区饲用型甜高粱和醇用型甜高粱茎秆汁液含糖量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只有在较高施肥水平下才能获得较高产量。醇用型甜高粱和饲用型甜高粱对肥料的需求水平不一致,饲用型甜高粱需偏施氮肥,在666.7m2施N 37.5kg、P2O510 kg、K2O 8 kg时,获得高产8863.8kg;醇用型甜高粱需偏施钾肥,在666.7m2施N 25kg、P2O510 kg、K2O 12 kg时,获得高产7483.4kg。  相似文献   

2.
刈割间隔时间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刈割两茬不同刈割间隔时间(72d和94d)对其产量、茎秆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间隔72d二茬刈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饲用型甜高粱产量和茎秆品质,促进甜高粱饲用和糖用价值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依据近几年饲用型甜高粱在凉州区沿山沿沙乡镇边际性盐碱、沙荒、贫瘠土地条件下的种植实践,从饲用型甜高粱栽植的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根茬处理等方面总结出了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饲用型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为凉州区沿山沿沙区边际性土地推广栽培种植甜高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制种甜高粱产量低而不稳的瓶颈问题,选择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上坝镇光辉村甜高粱制种基地,进行了功能型土壤改良剂配方筛选及对制种饲用甜高粱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制种饲用甜高粱经济性状的原料依次是:甜高粱专用肥糠醛生物肥保水剂和聚乙烯醇。功能型土壤改良剂配方比例为:糠醛生物肥0.9375∶保水剂0.0025∶甜高粱专用肥0.0563∶聚乙烯醇0.0037。功能型土壤改良剂适宜施用量为23.92t/hm~2时,制种饲用甜高粱理论产量为3.07t/hm~2。施用功能型土壤改良剂与农户习惯施肥比较,制种饲用甜高粱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4.19%、6.52%、4.42%和6.53%;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分别增加4461.68元/hm~2和0.50元/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适合青贮的饲用甜高粱新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6种青贮饲用甜高粱新品种鲜草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青贮饲用甜高粱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和生长速度,鲜草产量、产值、利润和投资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大粱2180大粱1180敦煌409敦煌918SF2SF1。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饲用甜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饲用甜高粱在河西走廊不同生态类型、种植模式、播期、播种量、播种深度、收割次数、收获时期以及草害防控等条件下对饲草产量的影响,形成了河西走廊饲用甜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甜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5个甜高粱引进品种在武威地区种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测定其农艺性状及其鲜草产量和茎秆糖锤度,以期获得适宜在武威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和醇用型甜高粱品种,为武威地区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海牛、BJ0603、大力士、tgl 1401产量、质量性状较好,可以作为种植饲用甜高粱的首选品种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黄河甜农艺性状好,含糖较高,可以作为醇用型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沙漠开发区饲用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甜高粱的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进行甜高粱勉强适宜性区域的耕地开发利用,提出了河西走廊饲用型甜高粱的沙漠治理区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高粱产业的发展——四论高粱饲料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饲料作物支撑。粒用高粱、草高粱、甜高粱等都是优良饲料,既可提供籽粒,又可提供茎叶。高粱籽粒作畜禽饲料时,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当。而且,由于其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方饲料中加入10%~15%的高粱籽粒,可有效的预防幼畜禽的肠道白痢病,提高成活率。近年,草高粱和甜高粱的生产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势,茎叶作青饲料,或连同籽粒作青贮饲料,或籽粒收获后制作干草饲用,均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将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品种在武威地区设7个处理(8337、9809、11117、12827、16675、22233和33350株/667m2)的种植密度试验比较。通过测定各密度处理下的农艺性状(株高、茎粗、节数、收获秆数、分蘖数)及其鲜草产量和茎秆糖分,以期获得在武威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型甜高粱适宜种植密度,为武威地区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品种在株距为15cm(11117穴/667m2)时产量和茎秆糖分都达到最高,分别达7321.44 kg/667m2和13.1%,其次为株距13cm(12827穴/667m2)的密度处理。因此,作为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株距为13cm~15cm(11117穴/667m2~12827穴/667m2)时种植效果最好,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饲料高粱的发展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饲料,有其独特优势,饲用高粱可大致分为3种类型:籽粒饲用高粱、饲草高粱和青贮甜高粱。饲用高粱的利用和发展,不仅会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饲料支撑,还可有效地保护有限的草场资源,从而保护环境,具有极佳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凉州区对饲用型甜高粱5种播种密度138000、118500、103500、91500、75000株/hm~2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灌种植饲用型甜高粱较适宜的密度为118500~138000株/hm~2时,产量较高,达130.52~135.87t/hm~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江苏沿海滩涂发展青贮甜高粱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甜高粱是利用盐碱地"粮改饲"、绿色发展的需要。甜高粱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种植,其用途广泛,青贮饲喂优势较玉米明显。本文指出了甜高粱青贮方法和优良品质,介绍了甜高粱抗倒伏育种和配套技术,提出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深化和集成组装,分析了国内外竞争情况及产业化前景,以期促进和指导当地青贮甜高粱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巴基斯坦地区饲用甜高粱与甘蔗、甜菜副产物做动物饲料资源潜在的开发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制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饲料生产的发展途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大力士’为材料,鸡粪、生物炭为基肥,研究了不同有机肥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和生物炭混施作为基肥的情况下,饲用甜高粱生长速度最快,产量最高;单独施用鸡粪时,甜高粱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粗脂肪与吸附水含量逐渐得到提升,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施生物炭作为基肥,能提高植株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但效果不显著,相对于单施鸡粪作为基肥,可以显著提高粗灰分含量。综合比较来看,施用3 kg/m2生物炭+2 kg/m2鸡粪处理对甜高粱产量和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保留分蘖条件下饲用型甜高粱不同种植密度栽培条件对土壤湿度、植株外部形态及产量、含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型甜高粱BJ0603在河西区种植不能成熟,不能孕穗,抽穗,但作为饲草作物不影响种植;当种植密度在14万株~15万株/hm2时,株高最高,含糖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亦达到最高,平均为135.73t/hm2。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在种植密度5050穴/667m~2全膜平作栽培模式下的每穴不同播种粒数的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穴播种量5粒时,甜高粱鲜茎叶产量最高,其次是穴播7粒;以穴播种量3粒时,甜高粱茎秆含糖量较高,因此以穴播种量3~7粒对提高甜高粱的产质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表明,甜高粱在河西沙漠治理区新垦地,典型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饲用型甜高粱BJ0603播后15d出苗,152d机械收获,含糖量10.98%,产量3978.54kg/667m2;醇用型甜高粱BJ0602播后14d出苗,159d机械收获,含糖量18.65%,产量4425.60kg/667m2,该研究为沙漠治理区新垦地甜高粱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几种除草剂对饲用型甜高粱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安全有效的甜高粱除草剂,为甜高粱地杂草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甜高粱杂交种大力士为供试作物,杂草数量和植株性状为考察指标,通过播前土壤处理比较试验,研究了几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甜高粱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对甜高粱田杂草都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异丙草·莠除草剂3750m L/hm2除草效果可达100%,且对饲用杂交甜高粱生长发育影响最小,播前土壤1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收获时期与分蘖去留对饲用甜高粱产量及含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不同收获时期分蘖去留对饲用甜高粱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饲用甜高粱保留分蘖不同收获时期平均产量126.37t/hm2,较掰除分蘖增产24.5%。随着收获时间的延迟,产量、茎秆含糖率均呈上升状态,收获时期以10月10日最佳,分蘖去留平均产量和茎秆含糖率分别达131.74t/hm2和11.45%;霜冻后产量大幅下降,降幅达25.7%~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