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瓜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目前在防治上还没有特效药剂,尽管生产上采用种子消毒、种苗嫁接、土壤处理等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还不能较好地解决枯萎病的危害。为更好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育抗枯萎病的优良品种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农优1号苦瓜品种对枯萎病敏感性进行田间生长期的发病情况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粤西地区苦瓜年种植面积约8 000 hm2,因苦瓜销售价格较高,农民喜欢种植。但近年来,苦瓜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如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瓜实蝇等,严重影响苦瓜产量及品质。有的地方枯萎病已成为苦瓜毁灭性病害,严重制约了苦瓜产业的发展。苦瓜生产中,菜农平时不重视综合防治,病虫害发生时才喷药防治,导致防治效果差。事实上,苦瓜病虫害需要早防早治,做好综合防治工作,才能行之有效。现把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等  相似文献   

3.
苦瓜在华南地区普遍栽培,由于气候适宜,苦瓜的病虫害增多,也影响着龙岩地区的苦瓜产量。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苦瓜在龙岩市春夏秋三季均有种植。但由于近年文章介绍苦瓜的猝倒病、枯萎病、病毒病、白粉  相似文献   

4.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是西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主要集中于二倍体西瓜,在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无籽西瓜生产中缺少抗枯萎病品种。生产上对无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嫁接,防病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嫁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不亲和、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目前无籽西瓜生产面积正在逐年扩大,适时开展无籽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是满足生产需要、有效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杂交设计配制了部分无籽西瓜组合,鉴定双亲及F1的枯萎病抗性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初步了解无籽西瓜抗枯萎病组合双亲选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碧秀苦瓜嫁接网式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碧秀苦瓜在四川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我省重要的夏秋瓜类蔬菜,但由于复种指数增加,土传病害严重,特别是枯萎病,有的地块发病率达30%-50%,甚至100%,给碧秀苦瓜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预防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嫁接是当前解决苦瓜枯萎病为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从2003年开始,我们专门对碧秀苦瓜进行了嫁接技术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温棚发展迅速,菜农在温棚内连年种植黄瓜、丝瓜等葫芦科作物,再加上施肥管理不当,使得原来较少发生的枯萎病、蔓枯病和疫霉病等病害逐渐成为苦瓜的主要病害,造成温棚苦瓜死棵现象非常严重。同时这三种病害容易相互混淆,不易辨别,给菜农综合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三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苦瓜枯萎病是桂林市郊危害苦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严重影响苦瓜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实行合理有效的轮作、进行土壤消毒和改良处理、培育壮苗、采取合理水肥处理及种植密度及化学防治等方法,可有效减少苦瓜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是一种真菌性的土传病害,是威胁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温室大棚蔬菜中发病较为严重.目前防治番茄枯萎病所使用的药剂大多数是化学杀菌剂,这些药剂长期大量使用,不但使得番茄植株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还使番茄产品品质大打折扣,给农产品及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几种生物农药防治番茄枯萎病的药剂筛选试验,目的是从中筛选出安全、高效的生物药剂,并进行大区试验,检验其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 份田间抗性水平不同的苦瓜为材料,探讨了适用于苦瓜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的抗性 鉴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来自国内外的43 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源筛选,以其中的抗病亲本‘0417’ 和感病亲本‘472113’为材料,研究了苦瓜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直接水培接种法是较适 合于苦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适宜的接种菌液孢子浓度为4 × 106 · mL-1。在苦瓜种质资源中,枯 萎病抗源普遍存在,尤以野生种或半栽培种抗病性较强。苦瓜枯萎病抗性受单一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广 义遗传力为90.78%。  相似文献   

11.
引起棚室苦瓜死棵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和疫霉病.由于菜农易将这3种病害混淆,常贻误防治时机,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2.
采用伤根与灌根相结合的接菌法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61个苦瓜资源(经多代自交、分离并最终稳定的自交系)进行抗枯萎病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外部分苦瓜资源对枯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61个参试的苦瓜种质中,达到抗、中抗以上枯萎病抗性等级的苦瓜材料有15个,占24.6%;高抗枯萎病抗性等级苦瓜材料有2个,占3.3%。可以为苦瓜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并有望培育出抗病苦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引起棚室苦瓜死棵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蔓枯病和疫霉病。由于菜农易将这3种病害混淆,常贻误防治时机,给生产造成损失。现将其主要区别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苦瓜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溪市华宁县苦瓜常见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苦瓜上的常见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病毒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虫害主要有瓜实蝇、瓜蚜等。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了适宜当地的苦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琳  范淑英  刘文睿  谢大森 《园艺学报》2012,39(9):1767-1772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阻碍瓜类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中分别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简要综述了瓜类寄主与尖孢镰刀菌互作的研究进展,以便为研究瓜类对枯萎病的抗性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是危害黄瓜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的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控为主,易造成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生态环境破坏、产品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深入了解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机制及植株的抗病机制,选择合理科学的防控措施可显著降低或抑制枯萎病的发生。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笔者对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特性、致病机制、抗病机制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通过生物防治进行防控的机制及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黄瓜枯萎病的抗性育种及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苦瓜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采用丝瓜苗作砧木,对苦瓜植株进行嫁接获得了成功,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土传病害(枯萎病、青枯病等),同时提高苦瓜产量,解决了苦瓜连作问题。现将苦瓜嫁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是一种常见、风味独特的蔬菜,由于它的医疗和保健功能[1,2,3]而得到了人们的喜爱.随着蔬菜基地的连作,苦瓜枯萎病越来越重,严重地影响了苦瓜的生产和发展.防治苦瓜枯萎病最好是采用抗病品种,但在现有市面上缺乏较好的抗病品种的情况下,采用嫁接技术,把不抗病的品种嫁接到抗病性强的砧木上则是防治苦瓜枯萎病的一条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传统的做法是一苗苦瓜嫁接一棵砧木的方式,但现在种子价格较贵而且在嫁接过程中要承担百分之几的死亡率,所以本次试验探索了用优良的苦瓜腋芽作接穗,进行一苗苦瓜嫁接多棵砧木的嫁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枯萎病俗称“死秧子”,是一种目前主要发生在西瓜、黄瓜和苦瓜等瓜类作物上的毁灭性病害,给瓜农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失。现将其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主要病害,发病后往往整株枯死,产量损失严重。黄瓜枯萎病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病菌源基数、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防治措施上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搞好土壤和种子消毒处理、加强肥水栽培管理等措施,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