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gJ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迟缓爱德华菌flgJ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2a-flgJ,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54 000;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以迟缓爱德华菌分离株ET-13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免疫组小鼠具有保护力,保护率为70%。本研究克隆了迟缓爱德华菌外膜蛋白flgJ基因并表达了相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能够提供一定保护,为重组FlgJ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外膜蛋白PagC的免疫原性,用PCR方法扩增迟缓爱德华菌pagC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ET-32a-pagC,将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40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以迟缓爱德华菌强毒株ET-13攻毒,结果该重组蛋白对免疫组小鼠具有95%的保护率。研究结果为重组PagC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705-1709
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菌毛蛋白PILI的功能和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迟缓爱德华菌基因组中克隆出pili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载体转化BL21大肠杆菌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重组蛋白表达。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所得的多抗血清能够特异性识别迟缓爱德华菌PILI蛋白,为研究PILI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EF-Tu是细菌的延伸因子,参与细菌众多生理进程。前期在布鲁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中,EFTu蛋白的免疫原性已被证实,但在迟缓爱德华菌上关于EF-Tu蛋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研究迟缓爱德华菌延伸因子EF-Tu的免疫特性,本试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迟缓爱德华菌EF-Tu蛋白,并利用小鼠模型和斑马鱼模型分别评估该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EF-Tu免疫可以使斑马鱼产生针对迟缓爱德华菌的免疫保护力,保护率为50%。本次研究明确了迟缓爱德华菌EF-Tu蛋白的免疫特性,为迟缓爱德华菌疫苗研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GroEL是细菌内分子伴侣蛋白,参与细菌多种生命活动,在布鲁菌、链球菌研究中,GroEL蛋白展示了良好的疫苗潜力。前期利用迟缓爱德华菌抗体Pull-down技术筛选到GroEL蛋白,揭示了该蛋白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迟缓爱德华菌GroEL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纯化GroEL重组蛋白(rGroEL),进一步通过动物模型评估rGroEL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rGroEL能够激发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对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95%。斑马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GroEL免疫对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效果,保护率为60%。用rGroEL免疫斑马鱼可以产生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保护力,保护率可达45%。本试验初步探索了迟缓爱德华菌重组蛋白rGroEL的免疫特性,为研制迟缓爱德华菌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的免疫特性,从迟缓爱德华菌基因组中克隆出鞭毛基因fliC,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上,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获得大量重组蛋白,将蛋白纯化后,通过动物模型确定该蛋白的免疫特性。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对免疫动物应对强毒株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效果。将Fli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免疫小鼠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较高水平抗BSA抗体,说明其佐剂特性。研究表明,迟缓爱德华菌鞭毛蛋白FliC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和佐剂特性,是迟缓爱德华菌的保护性抗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FadL是革兰阴性细菌编码的外膜通道蛋白,参与长链脂肪酸的转运,沙门菌中该蛋白作为免疫原使用具有优良的保护效果。本试验以迟缓爱德华菌FadL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原核表达并纯化该蛋白,进一步通过动物试验确定该蛋白的免疫特性和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FadL蛋白(rFadL),蛋白大小为50 000。小鼠试验结果表明,rFadL免疫小鼠能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斑马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FadL能够对斑马鱼迟缓爱德华菌产生一定免疫保护力,保护率可达55%。本试验揭示了迟缓爱德华菌FadL蛋白的免疫特性,为迟缓爱德华菌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鞭毛蛋白FliC与外膜蛋白TolC均具有免疫保护效果,其中FliC蛋白具有疫苗佐剂的特性,但目前尚未有关迟缓爱德华菌(E.tarda)FliC-TolC融合产物免疫动物的免疫效果的相关报道。为研究E.tarda FliC-TolC融合蛋白的免疫特性,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获得fliC-tolC片段,构建重组载体pET-28a-fliC-tolC,并利用E.coli BL21表达系统表达了融合蛋白FliC-TolC。将纯化的FliC-TolC、TolC、FliC蛋白免疫小鼠后,以E.tarda强毒株攻毒评估免疫效果;并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平行试验。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了E.tarda fliC-tolC基因并表达和纯化了相应重组蛋白FliC-TolC;FliC-TolC蛋白激发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优于FliC、TolC蛋白单独免疫组,表明FliC-TolC蛋白具有优良的免疫原性。攻毒试验表明FliC-TolC蛋白组小鼠对强毒株可产生较好的抵抗力,相对保护率为95%;斑马鱼攻毒试验相对保护率为60%。本研究证实了E.tarda重组蛋白FliC-TolC的免疫效力,为进一步研制E.tarda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内化素基因inlG编码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以标准株ATCC19111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GenBank上inlG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方法扩增inlG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InlG,将其转化至表达菌BL21(DE3),加IPTG后优化表达条件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分析抗原性。接着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佐剂混合后皮下注射小鼠,免疫后测定效价,以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攻毒试验,统计小鼠存活率来研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扩增出inlG基因全长约为1 473 bp,inlG基因编码490个氨基酸;成功构建重组质粒且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70 ku的蛋白,目的蛋白在上清中表达量较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nlG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效价达到1∶52 000以上,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用2倍半数致死量的LM菌液腹腔感染小鼠,免疫蛋白组小鼠死亡一半,小鼠存活率远远高于未免疫组(6.25%),表明InlG蛋白对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nlG基因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鸭疫里氏杆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同时验证其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和对雏鸭的免疫保护效果,以p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OmpA,通过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将鉴定后的阳性质粒pVAX1-OmpA转染至DF-1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mpA基因在DF-1细胞中的表达;将pVAX1-OmpA DNA免疫雏鸭,采集血清检测免疫抗体,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OmpA,两种免疫学方法均检测到ompA蛋白的特异性表达,免疫雏鸭后14、28、35、49、63 d抗体水平与灭活疫苗组差异不显著,对雏鸭的免疫保护率达到100%。结果表明,pVAX1-OmpA重组质粒免疫雏鸭后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免疫抗体,能够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作为新型DNA疫苗的候选。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motb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CH3株的ompA/motb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蛋白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去除信号肽编码区段的ompA/motb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OmpA/mtob,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55 kDa的重组蛋白rOmpA/motb。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OmpA/motb能与血清1、2、10和15型RA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rOmpA/motb具有交叉免疫原性。以纯化的rOmpA/motb免疫新西兰大白兔,经3次免疫后兔血清中抗OmpA/motb蛋白的抗体效价为1:256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mpA/motb兔多抗可与血清1型、2型、10型和15型RA菌株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与其他菌株无反应性。本研究制备的RA OmpA/motb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OmpA/motb蛋白的免疫学功能及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NmpC是沙门菌编码的外膜蛋白,也是沙门菌诱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原。为研究沙门菌NmpC蛋白的免疫特性,本试验对沙门菌nmpC基因进行扩增,并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上,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rNmpC,进一步将rNmpC免疫小鼠,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用肠炎沙门菌C50336菌株感染rNmpC免疫小鼠评测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出肠炎沙门菌NmpC重组蛋白,rNmpC大小为38 000;将rNmpC蛋白免疫小鼠,可以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细菌感染试验表明,rNmpC蛋白免疫小鼠可使其产生针对肠炎沙门菌感染的保护力,保护率为70%。本试验证实沙门菌NmpC蛋白的免疫潜力,为进一步研制沙门菌新型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A,OmpA)。本研究将RA云南流行株外膜蛋白OmpA基因PCR克隆至质粒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OmpA,将其转化大肠杆菌TransB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并将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OmpA基因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的OmpA重组蛋白分子量为61 kDa,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40%。OmpA重组蛋白经纯化后纯度达90%。本研究为RA的ELISA抗原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克隆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的编码基因,并预测OmpA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从而探讨禽波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在免疫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对禽波氏杆菌的外膜蛋白omp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禽波氏杆菌OmpA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禽波氏杆菌ompA基因全长597bp,编码199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有少量的α-螺旋和β-片层,少见β-转角;推测OmpA蛋白有5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区域、2个糖基化位点。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禽波氏杆菌免疫机理、制备单克隆抗体和设计表位疫苗等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FNEB蛋白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中扩增FNEB基因部分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60 ku,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以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免疫组小鼠具有保护力,保护率为65%。本研究克隆了马链球菌马亚种的FNEB截短基因并表达了相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能够提供较好的保护,为重组FNEB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以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OmpA基因;构建pET-28a(+)-OmpA重组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征,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Omp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大小约为1 044 bp,该基因序列与HN-06株的同源性达89.72%。通过诱导后发现,pET-28a(+)-OmpA重组菌最佳诱导条件为1 mmol/L IPTG 37℃诱导6 h,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0 ku,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约40 ku的重组蛋白携带His标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OmpA分子式为C_(1684)H_(2619)N_(457)O_(505)S_3,属碱性疏水蛋白,其多肽链的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区域,并具有多种结构。综上所述,OmpA可能具有特殊结构,与众多外膜蛋白结构特点相似。本研究构建了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优化诱导条件后能稳定获得OmpA重组蛋白,为进一步探究巴氏杆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高亲和力锌吸收蛋白znuA的免疫学活性及其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了P.multocida znu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28a-znuA,将其转化E.coli BL21后经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约40 ku;以重组znuA蛋白免疫小鼠后用P.multocida菌株Y-1攻毒,结果显示重组znuA蛋白对免疫组小鼠保护率为60%,表明其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首次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了P.multocida znuA蛋白,且验证了其免疫保护力,为深入探究znuA基因在P.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究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以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株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OmpA基因;构建pET-28a (+)-OmpA重组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菌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征,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Omp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大小约为1 044 bp,该基因序列与HN-06株的同源性达89.72%。通过诱导后发现,pET-28a (+)-OmpA重组菌最佳诱导条件为1 mmol/L IPTG 37℃诱导6 h,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0 ku,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约40 ku的重组蛋白携带His标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OmpA分子式为C1684H2619N457O505S3,属碱性疏水蛋白,其多肽链的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区域,并具有多种结构。综上所述,OmpA可能具有特殊结构,与众多外膜蛋白结构特点相似。本研究构建了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优化诱导条件后能稳定获得OmpA重组蛋白,为进一步探究巴氏杆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A是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蛋白,同时激活机体的免疫机制对抗细菌的感染,在动物疫苗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福氏志贺菌OmpA蛋白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OmpA蛋白,免疫小鼠制备OmpA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Western blot检测抗血清特异性;DNAMan与MEGA软件分析OmpA蛋白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OmpA重组载体双酶切、DNA测序鉴定结果,以及蛋白表达、纯化条带大小与预测一致;ELISA法确认OmpA抗血清滴度达1∶1 600,Western blot证实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OmpA序列系统发生分析发现不同种的致病菌存在同源性,尤其C-端同源性较高,并且不同种志贺菌具有更高的同源性。表明成功制备OmpA蛋白和小鼠多克隆抗体,为OmpA蛋白功能与疫苗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丹毒丝菌spaA基因免疫保护区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丹毒丝菌XJ1249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丹毒丝菌表面保护性抗原A (SpaA)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1 029 bp的spaA基因N端免疫保护片段(spaA-N)。将spaA-N连接到载体pGEX-4T-1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spaA-N,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验证后,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r-SpaA-N,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并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性,能够有效防止丹毒丝菌对小鼠的侵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丹毒丝菌致病机理,开发新的猪丹毒诊断试剂盒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