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输精剂量和输精内管插入深度,为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实验一,检测12组不同有效精子数(30亿、15亿、7.5亿、5亿)和输精体积(80、60、40 mL)的低剂量猪精液分别保存12、24、48、72 h后的精子活率,30亿/80 mL为对照组,以寻找不影响保存效果和繁殖性能的最低输精剂量;实验二,评价筛选出的低剂量精液深部输精效果,常规输精30亿/80 mL为对照组,每组输精100头,测定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产仔数等繁殖性能参数;实验三,测量统计大白、长白、二元不同品种和3胎以下、3胎以上不同胎次母猪深部输精内管插入深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有效精子数和体积的精液在保存12、24、48、72 h后相同时间的精子活率无显著差异;10亿/80 mL、7.5亿/80 mL、15亿/40mL和7.5亿/40mL组低剂量精液保存72h后的精子活率低于保存12h(P<0.05);低剂量深部输精组的受胎率和分娩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深部输精15亿/80 mL、15亿/40 mL和7.5亿/40 mL组不影响窝均产仔数(P>0.05),提高了...  相似文献   

2.
猪深部输精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子宫颈人工授精(cervical artificial insemination,CAI)技术输精量大,存在浪费和不经济的问题,尤其在使用高附加值的精液产品时更为突出。近年来,一种高效利用猪精液的深部输精技术得到了研究和应用,这种技术与定时输精技术相结合,直接将精液输送至子宫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内,减少了每头母猪受孕所需精子数目,大幅度提高了良种公猪的利用价值,有助于实现冷冻保存精液和性控精液在养猪生产上的商业化应用。作者概述了猪人工授精中3种深部输精技术在液态保存、冷冻保存和性控精液上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无论实施哪种输精技术,公猪繁殖力、精子活力、母猪的饲养管理、输精时间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的规范性都是提高受胎率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养殖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深部输精技术定义及优缺点、国内外有关研究应用进展、深部输精操作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了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猪人工授精中深部输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国锋  曾勇庆 《养猪》2012,(6):34-37
近年来,一种仅需低精子数的深部输精技术得到了研究和应用。相对于常规子宫颈输精法,深部输精就是将精液输送到子宫体、子宫角或输卵管部。采用低剂量的新鲜或冷冻一解冻精液进行深部输精,母猪所取得的繁殖力和所需的操作时间与常规人工授精没有明显差异。深部输精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优秀公猪的利用率,提高冷冻或性别控制精液的使用效果,其在繁殖领域的研究以及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猪人工授精中3种深部输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分析实施深部输精需要考虑的一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猪深部输精技术是1项正在逐步推广应用的繁殖技术,与常规的人工授精技术相比,既保证母猪繁殖性能,又减少精液使用量,使饲养公猪的数量和综合成本大为降低。文章针对在推广深部输精技术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就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猪深部输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玉西 《养猪》2020,(6):31-32
文章对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1)散养户深部输精母猪受胎率为87.60%,窝均产仔数11.34头;规模户深部输精母猪受胎率为91.20%,窝均产仔数12.50头;散养户常规输精母猪受胎率为88.21%,窝均产仔数11.03头;本交对照母猪受胎率为88.77%,窝均产仔10.96头.可见在受胎率和窝...  相似文献   

7.
周琳 《猪业科学》2019,36(8):94-95
文章对国内某规模猪场2018年4-6月份连续3个月的采用常规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人工授精技术相比,采用深部输精配种,受胎率提高1.97个百分点,分娩率提高1.07个的百分点,窝均合格仔数提高0.66头;配种成本投入降低44.44%。若以万头母猪存栏规模计,仅从提高母猪配种分娩性能及配种成本投入计,则每年可提高经济收益约370万元。  相似文献   

8.
孙志峰  焦福林 《养猪》2020,(6):33-35
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既解决了精液长期保存的问题,有利于本地猪种资源保护,还使精液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便于开展省际、国际之间的协作,提高优良种猪的利用率,而猪深部输精技术可以使精子与卵子结合距离缩短,防止精液倒流,从而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试验结果显示,用冷冻精液深部输精,后备母猪分娩率、总产仔数较常规输精分别提高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母猪子宫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的差异,选择153头2~3胎滇陆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48头、40 m L深部输精组5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53头;选择同场台系杜洛克公猪人工授精。另选择67头2~3胎丹麦大约克母猪分成3组,即60 m L深部输精组21头、20m L深部输精组22头和80 m L常规输精组24头;选择同场的丹麦长白种公猪人工授精。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精80 m L组相比,滇陆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0.82个百分点(P0.05)、0.20头(P0.05)和0.6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40 m L组情期受胎率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70个百分点(P0.05)和0.27头(P0.05),窝产仔数降低0.04头(P0.05)。丹麦大约克母猪子宫深部输精60 m L组情期受胎率、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2.97个百分点(P0.05)、0.78头(P0.05)和0.85头(P0.05);子宫深部输精20 m L组情期受胎率提高3.40个百分点(P0.05),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降低0.30头(P0.05)和0.52头(P0.05)。结论:母猪子宫深部输精可减少精液使用量而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建议扩大试验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输精剂量与不同有效精子数对经产母猪繁殖力的影响,使用深部输精和常规输精作为主要配种方式。将发情母猪随机分为2组,A组为深部输精组(n=60),B组为常规输精组(n=60)。对A、B组内母猪分别用不同的输精剂量(Ⅰ:30亿/80 mL、Ⅱ:15亿/80 mL、Ⅲ:15亿/40 mL;n=20)进行输精。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精相比,深部输精组的受胎率和分娩率分别为93.33%和88.33%,略高于常规输精组的86.67%和83.33%,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深部输精可显著提高经产母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提高1.07头和1.15头。无论是深部输精还是常规输精,15亿/80 mL的输精量,均可获得与30亿/80 mL输精量一致的产仔效果,这一结果可以使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提高1倍,降低了最新国标《GB23238-2009》中对外种猪输精剂量的要求,建议扩大实验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猪定时输精技术主要分为简式定时输精和精准定时输精。采用定时输精技术可达到生猪生产批次化的目标,该技术是现代规模化养殖企业实现"全进全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猪定时输精技术的发展历程,阐释了定时输精的技术原理,简要比较了几种生殖激素的使用和输精方案的实施,为猪定时输精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比较坐点输配和移动输配不同输配方式对受胎率的影响。[方法]2009~2012年四年期间,选取了9个输配点进行统计。结果在输配的11 770头牛中,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2~3h、3h以上的平均受胎率分别为:0.848、0.853、0.841、0.803、0.744;各个年度不同输配方式的受胎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移动输配3h以上与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差异极显著,与移动输配2~3h差异显著,坐点输配、移动输配30~60min、1~2h、2~3h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移动输配的最适输配时间在3h以内。  相似文献   

13.
定时输精(TAI)技术作为家畜繁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革新,综合了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解决了在生产实践中发情鉴定难、配种受胎率较低的问题,同时也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TAI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肉牛良种产业化和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TAI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各程序进行比较,以期为肉牛繁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柞蚕(Antheraea pernyi)与栗蚕(Dictyoploca japonica)的人工授精技术,并应用于柞蚕与栗蚕的种间杂交试验,为利用远缘杂交改良柞蚕的经济性状提供试验技术。从种内交配40~60 min的柞蚕雌蛾交配囊中采集精子细胞用于对柞蚕处女蛾的人工授精,其受精蛾率为61.5%,受精卵率为70.5%,孵化卵率为60.8%。栗蚕精子可在种内交配40~75 min的雌蛾交配囊中采集。利用单蛾精液授精和单蛾与多蛾精液互补授精的方法,分别获得了栗蚕♀×柞蚕♂的越冬卵和蚁蚕及柞蚕♀×栗蚕♂的活胚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初步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可以进行柞蚕与栗蚕的远缘杂交。  相似文献   

15.
同期发情及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在肉羊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改变肉羊产业的生产方式及经济结构,达到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在繁殖及非繁殖季节对内蒙古地区当地杂交羊进行了同期发情及腹腔内窥镜输精处理。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的发情率均在93%以上,差异不显著;对部分具有小尾寒羊血统的杂交羊同期发情处理后的第6天进行手术检查黄体,其排卵率分别为2.45个/只和1.68个/只。在受胎率方面,腹腔内窥镜输精的受胎率显著高于常规法人工授精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在改善猪群的生长(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肠道微生态平衡、免疫性能以及肉品质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就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Important early studies on mammalia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 were carried out in equids, and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first AI programs were set up in horses. At that time, the most systematic research on equine AI was performed in Russia. After World War I, AI research shifted to cattle and sheep. This time saw major advanc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vaginas and phantoms for semen collection. Semen dilution counteracted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seminal plasma, allowed semen storage, and increased the volume of an ejaculate for insemination of more mares. In the late 1930s, techniques for cooled semen AI as used today were in principle available. After World War II, the number of mares inseminated decreased, but with a new role of the horse as a partner in equestrian sports, new interest in equine AI was raised. In contrast to the situation in cattle, frozen semen has not replaced cooled semen AI in the horse. Recent advances in insemination of horses are the sexing of sperm, low-dose deep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技术在骡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平均受精率为30%~40%。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按摩法采精,母家鸭以翻肛法输精。结果表明:公番鸭调教1周即可使用,每天采精1次,采精量可达0.8毫升/只;精子在输精后第4天活力最强,两次输精间隔以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应在30分钟用完;每只母家鸭每次输精0.05毫升,种蛋受精率平均达71.5%。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式细胞分离仪分离的梅花鹿X和Y型冷冻精液与常规冻精对62头3组同期化处理的马鹿进行直肠把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0.25 mL/支含106个有效精子的X和Y型冻精产仔率分别为43%和37%,而0.25 mL/支含107个有效精子的常规冻精产仔率为55%,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所产后代性别比率分别为0∶10,9∶0和5∶6,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组间差异显著(P<0.05),X、Y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后代出生及60 d时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猪场废水是养殖业废弃物中最典型的一类污染物,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养猪业属传统产业,用于废水处理的资金有限,所以养猪场废水处理各项指标要完全达标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文章分析总结了近3年来集约化养猪场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情况,现报道如下。1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目前,养猪场废水处理研究的工艺方法有物化处理、自然生态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常是这些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猪场废水悬浮物质浓度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