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料调味剂的“香”和“味”对动物是一种良性刺激,它们分别作用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嗅上皮)和味觉感受器(味蕾),再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和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兴奋动物的采食行为,增加消化功能(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最终提高饲料尤其是适口性差的饲料的采食量和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轩俊丽  张莉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231-3238
良好的采食行为是动物机体维持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基础,而嗅觉和味觉是动物采食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官感受,它们分别由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决定,这些受体基因家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较大的基因家族,不仅在感觉器官中表达,还广泛表达于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中。作者对中国羊肉消费和羊的饲养情况,当前嗅觉、味觉及其受体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嗅觉和味觉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研究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尤其是羊上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进化让哺乳动物和鸟类具备敏锐的味觉和嗅觉器官,确保它们具有自己寻找食物的能力.外周化学感受被认为是动物对食物营养价值进行评估的系统.动物进食过程中产生了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感官感受.嗅觉帮助动物对食物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别,这些挥发性物质是植物必需营养物质的衍生物.嗅觉的生物学比较显示灵长类和鸟类相对于非灵长类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4.
味觉受体自从被发现以来,人们因对其浓厚的研究兴趣增加了研究的强度和深度,人们对哺乳动物感知味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包括味觉感知过程的分子基础及其功能等方面。这不仅对人和动物的日常饮食调控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为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综述了味觉受体和味觉感知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加深对味觉受体分子基础的认识,促进对味觉感知过程的理解,为哺乳动物营养平衡和健康饲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子识别对食物的消化、摄取量的控制、胰岛素的分泌、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过程很有可能受到激素/中枢神经通路的介导。但是,有关于胃肠道的味觉识别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舌上皮组织的特异性味觉受体细胞的化学感应机制在内分泌细胞中也发挥作用,用来感知肠腔内容物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6.
饲用调味剂的使用可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和动物生产性能。本文对家禽调味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动物采食生理特点及采食量调控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食量是限制动物生产性能及基因潜力发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动物采食量,尤其是猪的采食量已逐渐成为动物营养生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嗅觉和味觉(在视觉的帮助下)是辨别和摄取食物的第1感觉系统。而最终采食行为则主要依靠其口腔内的化学感受器和能快速反应食物愉悦与否的嗅上皮细胞。无机离子、单糖和多糖、氨基酸和多肽、食物中的毒素等都能影响动物的采食行为。本文综合讨论了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对采食量的影响及如何对采食量进行调控,重点比较了猪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细胞受体和神经刺激方面的差异,并概述了当前和将来与适口性有关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九中  王忠 《饲料研究》2004,(11):15-18
1 酸化剂动物在幼龄时期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 ,胃酸的分泌量不足 ,不能形成正常消化及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酸性环境 ,从而导致幼龄动物易发生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疾病 ,使生长发育受阻。为此 ,酸化剂的应用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保障。酸化剂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  相似文献   

9.
<正>人喜爱吃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动物呢?动物其实与人一样,对食物的色、香、味也有感官上的要求。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动物的嗅觉神经蕾在脑部占据较大的比重,它们的嗅觉和味觉通常情况下比人类灵敏,对食物的感官判断比人要厉害得多。  相似文献   

10.
嗅觉在哺乳动物的日常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嗅觉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挥发性气味分子与专门存在于嗅觉上皮细胞的嗅觉受体(OR)特异性结合,以发挥嗅觉的生物学功能。OR与气味物质的结合向大脑传递关于食物位置、潜在配偶、捕食者和有害物质的信号。嗅觉感受器也存在于鼻腔以外的器官中,其与动物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分子结合,从而引发生理反应。文章综述了OR基因的结构、分布、多态性、功能、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嗅觉在动物采食中的作用,为研究嗅觉在动物采食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能识别病原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募集含有Toll/白介素-1受体(TIR)结构域的接头蛋白分子,通过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依赖性信号传导通路或由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依赖性信号传导通路启动信号传导,继而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作者就TLRs的结构特征、分布、配体识别、参与信号传导的接头蛋白分子及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IAPP)是一种有关调节糖代谢的新激素。为探讨胃肠胰IAPP免疫反应细胞的形态分布,深入了解IAPP的生理作用及疾病状态下的改变,特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褪黑素主要是由肠嗜铬细胞分泌,具有一定昼夜节律性。褪黑素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或NF-κB等调控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进而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群体结构以及某些细菌的昼夜节律。本文主要对近几年胃肠道褪黑素的合成分泌及其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节律性以及褪黑素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胃肠道褪黑素与菌群之间调控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磊  康晓龙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2):3335-3345
超级增强子是一类包含多个普通增强子的大簇,主要富集高密度的转录因子、辅助因子及增强子相关表观修饰位点。与普通增强子相比,超级增强子具有更高的转录激活能力,在细胞类型特异性发育、分化以及肿瘤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超级增强子在基因转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哺乳动物表型性状的分子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概述了超级增强子的概念、特性及鉴定方法,总结了超级增强子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最后对超级增强子调控动物重要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结合超级增强子在哺乳动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哺乳类动物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超级增强子在动物重要性状表型研究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泌乳期乳腺等对脂肪酸有高度需求的组织中。它参与胞内脂肪酸的短暂存储和运输,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能量代谢体系,氧化分解并产生ATP,为组织提供能量。它与脂肪酸结合形成胞内外浓度差,促进细胞摄取脂肪酸。作者主要介绍了FABP3基因及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并对其在乳脂合成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冬、春两季对高原鼠兔对燕麦、春小麦、青稞三种饵料的适口性及采食量的观察试验,表明青海产春小麦明显优于燕麦和青稞,具有推广前景,该项试验结果将有助于在大面积治理高原鼠兔时选择成本低、适口性强、易于采食染毒的饵料,从而提高灭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R-spondin(Rspo)蛋白家族是近些年新发现的重要分泌性蛋白家族,包括4个成员(Rspo1~4),该家族成员都具有4个保守结构域:N末端亲水的信号肽结构域、2~3个富含半胱氨酸的furin-like结构域、血小板反应蛋白结构域(TSP1)和C末端富含碱性氨基酸的基础结构域。Wnt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通路之一,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spo1蛋白作为Rspo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一个潜在的雌性决定因子,能够与Wnt配体协同作用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生物体的性别决定及其他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增强子在传统上被定义为不依赖转录方向及与目标启动子的相对位置来调控一个或多个基因转录的基因组顺式调控序列,其活性对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多样性、进化及人类疾病发生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因此,了解增强子的功能特性不仅有利于理解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也有助于最终揭示细胞分化、物种进化及非编码区域变异导致疾病等关键的生物学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子的预测鉴定、识别及功能注释的方法和工具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序列基序分析、转录因子和辅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特征染色质和组蛋白修饰、大规模并行增强子分析,以及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相关技术。文章就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调节因子结合位点、染色质可接近性、组蛋白修饰、增强子与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增强子RNAs(eRNAs)和体外荧光素酶等技术对增强子鉴定、识别、预测的6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就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研究增强子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展望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增强子研究和个体研究增强子的作用,并详细描述了靶向预测增强子的方法,比较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环境微生物的了解和利用.宏基因组学绕开传统纯培养方法,提供了一种探知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基因组的新方法.作者简述了宏基因组学的概念、基本方法,着重介绍了宏基因组学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宏基因组学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草鱼、鳊对南方几种牧草的适口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草鱼、鳊对南方山区主要高产优质牧草的最大摄食率及适口性,试验表明:冷季牧草品种中,草鱼对营养期黑麦草、鸡脚草的摄食率分别是74.03%、70.09%,显著高于紫花苜蓿,说明营养期黑麦草、鸡脚草的适口性明显好于紫花苜蓿.草鱼对暖季牧草甘薯叶、杂交狼尾草的摄食率最高,分别是61.98%、56.15%,与狗尾草33.76%差异显著,其他多数品种介于这二者之间.鳊对百喜草、杂交狼尾草和印度豇豆的摄食率最高,分别是61.13%、59.97%、61.6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试验期间草鱼、鳊都拒食串叶松香草.木质素、单宁物质等抗营养物质是影响草食性鱼类适口性的重要因素.鳊的适口性与草鱼有所区别,对于细茎或藤蔓较有韧性的牧草的摄食能力不如草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