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对奶牛乳头长度这一体型鉴定中的单项性状进行测定,旨在分析乳头长度的影响因素、乳头长度的世代间变化规律,以及乳头长度与泌乳性能、乳房炎发病概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特征定义了乳头长度均值(Avg)、前乳区乳头长度均值(FTL)、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RTL)、前后乳区乳头长度均值差(MD)4个性状,Avg、FTL、RT...  相似文献   

2.
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隐性乳房炎(SCM)次数反映了泌乳牛产后乳房的生理健康状况.本研究旨在探究荷斯坦牛产后前60 d患SCM次数对各泌乳月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影响,以期为牧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隐性乳房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江苏地区12个奶牛场2017-2019年荷斯...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近交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影响,收集2008年5月至2022年2月河南37家奶牛场67 150头中国荷斯坦牛1~5胎次共128 282条泌乳性能记录数据,筛选后用于分析的数据共23 933头奶牛40 737条数据。个体近交系数Fped是基于系谱信息采用R(v4.1.2)nadiv包计算,将奶牛按照近交系数分为无近交组(Fped=0)、低近交组(Fped≤6.25%)和高近交组(Fped>6.25%)3个组。采用R(v4.1.2)方差分析(aov)函数,分析不同近交系数分组对泌乳性能指标的影响。采用DMU软件(v6)和动物模型按照总数据和分胎次对泌乳性能进行近交衰退评估,在评估模型中近交系数作为协变量,近交系数回归系数即为近交衰退效应值,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近交对奶牛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和305 d乳蛋白量有极显著影响;近交系数每增加1%,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和305 d乳蛋白量分别减少8.55 kg(P<0.01)、0.22 kg(P<0....  相似文献   

5.
浅析荷斯坦牛最高日产奶量与305 d校正产奶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斯坦牛最高日产奶量与305d校正产奶量间相关系数r=0.8164(P〈0.01),最高日产奶量(x)与305d校正产奶量(y)回归方程为y=182.04x+617.97。用最高日产奶量估计公牛女儿一胎305d校正产奶量,进行后裔测定,可缩短选种周期200d左右,为早期选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纽约州Sprucehaven牧场及研究中心共对4个牛舍进行一项现场研究,每个受试牛舍约有100头奶牛。其中,两个牛舍各饲养近100头头胎奶牛(具有相同的饲养条件):一个牛舍使用利拉伐旋转式牛体刷(以下简称牛体刷),另一个为不使用牛体刷的对照牛舍。第二组的两个牛舍各饲养近100头二胎(含)以上奶牛(具有相同的饲养条件):一个牛舍配备两个牛体刷,另一个则为不使用牛体刷的对照牛舍。在此项研究中,收集了牛体刷使用日之前约三个月的日产奶量数据,以及使用日之后六个月的日产奶量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混合模型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胎奶牛的日产奶量约增加3.5%(1kg),而头胎或多胎(>2)奶牛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还收集了研究之前和研究期间的临床型乳房炎数据。这些受试牛舍在使用牛体刷之前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并无差异,但使用牛体刷后,牛舍中二胎(含)以上奶牛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下降了34%(P<0.05)。在饲养头胎奶牛的两个牛舍中,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无差异。综上所述,牛体刷的安装对日产奶量产生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无明显变化(出现在头胎和三胎(含)以上奶牛中),另一种是日产奶量增加约3.5%(1kg)。此外,在安装牛体刷的饲养二胎(含)以上奶牛的牛舍中,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分布规律的因素,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9个牧场2003年—2009年118471次奶牛群体改良(DHI)测定日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中体细胞数(SCC)为455.35×104个/mL,体细胞评分(SCS)为3.66。胎次、泌乳月和产犊季节显著影响乳中SCS的分布。随着胎次和泌乳月的增加,高SCS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第3胎以上和第9泌乳月以后的奶牛有20%以上乳中SCS均高于6分(即大于56.5万个/mL)。春季产犊高SCS(≥6)所占比例最小(17.63%),夏季产犊比例最大(20.28%)。  相似文献   

8.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及时间试验在三元绿荷西郊一场进行,从2010年8月初开始到2010年10月中旬结束.1.2饲养试验同试验牛场条件相结合,选取胎次和产奶量相近的400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荷斯坦牛乳房部分性状对乳房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00多头牛的产犊、产奶、配种疾病记录的调查,对乳房部分性状、乳头指标进行实际测量,统计分析了两个牛场泌乳牛的乳房部分性状和乳头指标与乳房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强附着的较高乳房的牛只比下垂乳房的牛只较少感染乳房疾病,具有合理匀称的乳房结构及合适直径的乳头的牛只患乳房疾病的概率会减少。  相似文献   

10.
对192头成年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及乳房性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中体细胞数较高,9月份达到最高水平;乳房性状评分偏低。体细胞数与月产奶量、月乳脂产量及月乳蛋白产量等性状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后乳房宽度与月产奶量、月乳脂产量及乳蛋白产量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选择安徽淮南乳品公司为试验试点,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472头(1~≥6胎)进行隐性乳房炎与乳房性状相关性分析,测定的乳房性状主要包括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和乳头长度。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和奶牛阳性率分别为25.79%和53.18%;乳房性状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分分别为31.92分、47.02分、29.00分、37.64分、20.02分、39.74分、20.88分。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0731、0.0211、0.1003、-0.0369、0.0996、-0.0323及-0.0151,其中与后房宽度、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0427、0.0680、0.0347-、0.0060、0.1071、-0.0119和0.0223,除与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外其余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奶牛305天奶量与乳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安徽淮南乳品公司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345头(1~≥4胎)进行奶牛305 d奶量与乳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4胎时后房高度与305 d奶量为显著的正相关(r=0.2424,P<0.05)外,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乳房深度与305 d奶量1胎时r=0.1669及3胎时r=-0.1299,3胎的乳头长度与305 d奶量r=0.1739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武汉市58头公牛的971头女儿2006—2007年间的体型性状鉴定记录及2001—2007年间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配合动物模型,采用REML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了乳房性状、体型总分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乳房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较小。后乳房宽度与产奶性状之间存在强的遗传正相关(0.44~0.89)。后乳房高度与305 d产奶量(0.27)、305 d乳脂量(0.16)存在遗传正相关,而与305 d乳蛋白量(-0.32)存在遗传负相关。前乳房附着与产奶性状基本不存在相关。悬韧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正相关(0.79)。乳房深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负相关(-0.20)。体型总分与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305 d乳蛋白量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故加强乳房性状和体型总分的选择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益。  相似文献   

14.
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乳和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理想的食品。大量研究表明,家畜的乳房性状影响产奶量,通过对乳房性状选育可以提高产奶量。本文综述了影响家畜产奶量的乳房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等主要性状因素,以期为选育具有良好泌乳性能的优良家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择蚌埠蚂蚁山奶牛场,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220头进行6个乳房线性性状即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和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蚂蚁山奶牛场荷斯坦奶牛6个乳房性状线性评分分别是30.0分、46.7分、29.5分、38.3分、18.0分和21.0分;功能分各为80分、92分、80分、88分、68分和72分;奶牛乳房线性性状的总体评定成绩中等偏上,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长度的评定等级分别为佳、优、佳、良、中、中;其中以“后房高度”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泌乳性能和体型性状的关系,实验测量了2 840头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利用SAS 9.2 GLM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乳房皮肤厚度对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计算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群体均值为7.16 mm;场效应、泌乳阶段和体况评分对乳房皮肤厚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乳房皮肤厚度二次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与日产奶量存在负相关趋势(P<0.1);乳房皮肤厚度与前乳房附着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乳房皮肤厚度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为后续乳房皮肤厚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验将96头荷斯坦牛,按年龄、胎次、泌乳天数、日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配对分成2组。试验组奶牛每头添加1g/d高活性干酵母,饲喂30d。结果表明:高活性干酵母对奶牛产奶量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脂肪率和乳蛋白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尿素氮存在显著影响(P〈0.05);乳中体细胞数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饲喂次数对经产和初产荷斯坦泌乳牛日常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8头泌乳天数在100 d左右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包括14头经产牛和14头初产牛,分为日饲3次处理组和日饲2次处理组,每组包含经产牛和初产牛各7头。对泌乳牛的采食、卧床躺卧、运动场躺卧、卧床站立、运动场站立、过道站立、饮水、使用体刷、舔舐盐砖等行为进行连续5 d的观察,并对2个处理组上述行为的每日发生频率和花费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当日饲3次变为日饲2次时,经产牛和初产牛每日采食频率和时间显著(P<0.05)降低,每日总躺卧时间显著(P<0.05)增加。日饲3次和日饲2次条件下,经产牛每日卧床躺卧、卧床上躺卧和站立、舔舐盐砖时间均显著(P<0.05)大于初产牛,经产牛每日采食、总躺卧、总站立、饮水频率和时间与初产牛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当饲喂次数减少时,会对经产牛和初产牛的每日采食频率和时间以及每日总躺卧时间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