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评价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经PCR扩增flgE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flgE基因的重组质粒pflgE,进一步以壳聚糖为佐剂制备了纳米DNA疫苗CpflgE,通过测定OD260nm值检测纳米DNA疫苗的包封率、加入DNA酶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抗DNA酶降解的能力、37℃恒温静置1 d,3 d和5 d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稳定性。结果显示CpflgE的包封率为94.69%,可有效抵抗DNaseⅠ的降解,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以pflgE和CpflgE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同时设置灭活疫苗免疫组、铜绿假单胞菌鞭毛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以及PBS对照组。免疫后不同时间经间接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2和IL-4的水平。结果显示,Cpflg E诱导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及血清中IFN-γ、IL-2和IL-4的浓度总体上虽均低于灭活疫苗,但与鞭毛蛋白亚单位疫苗相当,且显著高于pflgE (P<0....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构建铜绿假单胞菌oprH基因的DNA疫苗。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铜绿假单胞菌的opr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由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该目的基因,进行胶回收纯化并与T载体进行连接,经双酶切和PCR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中,以双酶切和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PCR成功扩增出约600 bp的oprH基因,连接T载体后的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PCR鉴定,均可获得大小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真核重组载体鉴定结果显示,oprH基因成功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中。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oprH基因的DNA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及铜绿假单胞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菊粉对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铜绿假单胞菌的flgE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制备DNA疫苗,分别以该DNA疫苗(100μg/只)和菊粉佐剂+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质粒100μg/只,终浓度20%菊粉),同时设置菊粉灌胃对照组(600 mg/kg)以及灭活疫苗(100μL/只)、鞭毛蛋白(100μL/只)、pcDNA3.1(+)空载体(100μg/只)和PBS对照组(100μL/只)。每两周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利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双抗夹心ELISA检测IFN-γ分泌情况,计算强毒攻击后各组小鼠的存活数及保护率。结果显示,菊粉佐剂组和菊粉灌胃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与DNA疫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灭活疫苗组和鞭毛蛋白组(p0.05);菊粉佐剂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值(SI值)和IFN-γ水平与鞭毛蛋白组相当,明显高于菊粉灌胃组和DNA疫苗组(p0.05);菊粉佐剂组和菊粉灌胃组对小鼠的保护率均高于DNA疫苗组,但低于灭活疫苗组,表明以菊粉预先灌胃和以菊粉为佐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flgE基因DNA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率,但仍不及传统的灭活疫苗。本实验为铜绿假单胞菌DNA疫苗的研究及菊粉在DNA疫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本实验对菊粉进行阳离子化后获得带正电荷的菊粉季铵盐,以其包裹裸DNA疫苗后制备成菊粉季铵盐纳米DNA疫苗,结果显示,flgE基因壳菊粉季铵盐纳米DNA疫苗在扫描电镜下呈现较为规则的圆球型,粒径100 nm~200 nm。以裸DNA疫苗和菊粉季铵盐纳米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置灭活疫苗、pcDNA3.1(+)空载体和PBS对照组。免疫1周时经断尾采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小鼠免疫后菊粉季铵盐纳米DNA疫苗诱导的血清抗体水平虽低于灭活疫苗,但明显高于裸DNA疫苗(p0.05)。同时每次免疫2周后,每组各随机取5只小鼠分离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采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双抗夹心ELISA测定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2的水平,结果显示,纳米DNA疫苗组小鼠的刺激指数(SI)及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2含量与灭活疫苗组相当,显著高于裸DNA疫苗组(p0.05)。三免2周后以1.8×1010cfu/只铜绿假单胞菌CAU0792菌液攻击各组小鼠,且计算存活数及保护率,结果显示灭活疫苗组、菊粉季铵盐纳米DNA疫苗组和裸DNA疫苗组的保护率分别为90%、75%和55%,表明菊粉季铵盐可增强裸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和保护效果。本实验首次将菊粉进行季铵盐化后使其带有正电荷,有利于结合DNA分子形成纳米颗粒,从而增强了DNA疫苗的免疫原性,为铜绿假单胞菌DNA疫苗的研制及新型DNA疫苗佐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免疫力高、不良反应少的铜绿假单胞菌混合蛋白疫苗,试验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内毒素蛋白、类毒素和外膜蛋白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鲎试剂凝胶半定量方法测定上述3种蛋白的内毒素含量,采用高免疫力+低内毒素作为配伍指标制备5组混合蛋白疫苗,分别编为1~5号,间接ELISA法测定混合蛋白疫苗的免疫力水平,鲎试剂凝胶半定量方法测定混合蛋白疫苗的内毒素含量,小鼠腹腔注射法测定混合蛋白疫苗的异常毒性。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随免疫进程持续升高,内毒素蛋白抗体效价最高,达到1∶12 500;内毒素蛋白中内毒素含量(E_内)为8.00 EU/mL,类毒素中内毒素含量(E_类)为1.73 EU/mL,外膜蛋白中内毒素含量(E_外)为2.24 EU/mL;3号混合蛋白疫苗(内毒素蛋白∶类毒素∶外膜蛋白=60∶20∶20)血清抗体效价达到了1∶12 800,其内毒素含量(E_3)为5.66 EU/mL;3号混合蛋白疫苗异常毒性试验合格。说明3号混合蛋白疫苗免疫效果好,与内毒素蛋白持平,且内毒素含量低于内毒素蛋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oprL和oprF基因的二价组合DNA疫苗pOPRL+pOPRF初免-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本实验以铜绿假单胞菌二价组合DNA疫苗pOPRL+pOPRF免疫BALB/c小鼠后再以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根据两种疫苗的免疫次数分为初免-加强免疫1组和初免-加强免疫2组,同时设置二价组合DNA疫苗单独免疫组、...  相似文献   

7.
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能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阴性菌,作者综述了PA生物膜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包括菌体黏附、胞外多糖Psl和Pel、藻朊酸盐等参与细菌生物膜成熟的过程及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因子表达,从而调控细菌形成生物膜应对不良环境。此外还概括了将生物膜作为靶点开发的药物等生物膜相关的研究进展。生物膜是菌体逃避有害刺激的护盾,研究其结构、形成及致病机理,了解PA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对于通过调节生物膜形成或调控生物膜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优化PA的抗感染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初生仔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2 0 0 1年 5月 2 0日 ,某养猪场饲养的陆川母猪陆续分娩 ,2 0 0 1年 5月 2 0~ 2 9日 ,有 3窝 3日龄以内初生仔猪突然发病 ,表现精神沉郁 ,昏迷 ,呼吸困难 ,软弱 ,倒地不起 ,体温升高至40℃以上 ,不吃奶 ,严重腹泻 ,混有蛋清样物 ,窝发病率 1 0 0 % ,病死率 1 0 0 % ,病程 1~ 3天。2 剖检病变 病死仔猪腹部皮下发绀 ,会阴部粘有粪便 ,腹水增多 ;肝有出血点 ,分布灰白色粟粒大、不规则坏死灶 ,切面干燥 ;脾、心耳、肾有出血点 ;喉头、会厌软骨、气管黏膜充血 ,肺水肿、出血 ;肠系膜、体表淋巴结水肿、出血 ,全段…  相似文献   

9.
蟒蛇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蟒蛇 (Pyhonmolurus)属于蟒蛇科 ,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 0 0 0年 12月 ,广东某野生动物保护站截获非法贩运的5条蟒蛇先后发生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感染 ,死亡 2条。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蟒蛇重 10~ 2 0kg ,头部、腹部、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陈旧创口。创面恶臭 ,有灰黑色腐败物质粘附 ,清除后可见黄白色粘稠的液体渗出。蛇身腹部较大 ,按压有波动感 ,其中 2条蟒蛇腹部部分鳞片脱落。经简单创面消毒敷药后 ,观察到蟒蛇拒食 ,呕吐 ,呕吐物暗红色 ,粥状 ,腥臭 ;鼻腔有血色粘稠液体…  相似文献   

10.
ExoS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靶向输入真核细胞的毒性蛋白之一,该蛋白有助于细菌进入宿主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并抑制细胞分裂、导致细胞凋亡,在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近年来有关ExoS蛋白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是孵化过程中造成腐蛋的主要病原菌,拟尝试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选用腐蛋中筛选的铜绿假单胞菌PA-MH12,以此为宿主从河水中筛选到1株裂解性噬菌体MH12-Q,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体外进行了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MH12-Q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效价可达到1013pfu·mL-1,完全裂解效价(CLC)为1010pfu·mL-1,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稳定性好,最适pH为6~8,且其在pH4~10的效价都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佳感染复数(OMOI)为0.001,感染宿主的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70 min。噬菌体MH12-Q可使高浓度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从70%降低到40%。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MH12-Q的生物学性质适合生产应用,对孵化场腐蛋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能够提高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鸡胚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荧光假单胞菌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保护作用,为其在赤皮病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福尔马林灭活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amonas fluoroscens)全菌疫苗、菌体外膜蛋白(OMP)疫苗作为免疫原,以平均体重100.0g±15.0g的健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试验对象,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原(浓度分别为1.0×108/mL、0.2mg/mL)免疫,剂量为0.2mL/尾,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免疫注射1、2、4、7、14、21、28、35d后对试验鱼尾静脉采血,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2种免疫原均可诱导异育银鲫外周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抗体效价均升高。免疫注射35d后活菌攻毒,福尔马林灭活荧光假单胞菌苗(F-PF)组的免疫保护率为61.1%,OMP组的免疫保护率为72.2%,OMP组的免疫保护效果优于F-PF组。证明2种免疫原均通过促进异育银鲫血细胞增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方式提高机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3.
以一例乌骨鸡铜绿假单胞菌病病例为例,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治疗等方面对铜绿假单胞菌病做了详尽阐述,并对该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基于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的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铜绿假单胞菌flg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由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了目的基因。从退火温度、循环次数、Mg2+浓度、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5个方面优化了反应条件,并检测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成功扩增出了铜绿假单胞菌1 400 bp的flgE特异性基因片段,最佳退火温度、循环次数、Mg2+浓度、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分别为56℃、30个循环、1.6 mmol/L、0.2 mmol/L和0.3μmol/L。特异性试验表明,仅铜绿假单胞菌中可扩增出目的片段,而多杀性巴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均未扩增出相应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检测到最低10 pg/μL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以及100 CFU/mL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肺源致病菌并研究其耐药性和耐药基因,从死亡小熊猫肺部组织中无菌分离培养致病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测序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应用PCR法检测分离株的28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外膜蛋白D2基因(oprD2)、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1)、3种整合子基因(intⅠ1、2、3)和主动外排泵调节基因(mexR)等共40种耐药基因。肺组织样品中分离培养的1株菌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药敏试验对氯霉素敏感,对β-内酰胺类、头孢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和利福霉素等均具有耐药性,小鼠表现与小熊猫相似的症状而死亡。5种耐药基因TEM、aac(3)-Ⅱ、ant(3″)-Ⅰ、qacE△1-sul1、intⅠ1为阳性,其他35种为阴性。该小熊猫肺源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药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与5种耐药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调查广东地区宠物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宠物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临床采集的宠物源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通过PCR方法鉴定菌种,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萘啶酸、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极高均高于85%,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哌拉西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低于20%,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犬猫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宠物源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编码基因oprD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异源表达与纯化。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铜绿假单胞菌opr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由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了该目的基因,随后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以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了表达条件,同时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ET32a-oprD,oprD与组氨酸(His)标签形成的融合蛋白约为65 kD。最佳表达条件为菌液培养5 h时加入0.7 mmol/L的IPTG,37℃下诱导4.5 h,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较高纯度的OPRD重组蛋白。研究结果可以为铜绿假单胞菌OPRD蛋白功能研究及其相关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袋鼠死亡原因,本研究采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2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与ATCC10145模式株差异很小,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并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北京动物园1例死亡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液生理生化试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临床病理变化及系统病理学观察等技术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狍子发病后,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降低,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提示该狍子发生细菌感染.动物死后,剖检可见口腔溃烂、主要脏器发生坏死性病变.无菌取肺脏组织经细菌分离...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9,(12):86-90
从南京某肉鸽养殖场死亡病鸽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实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和16S rDNA基因片段PCR检测及基因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普通营养琼脂和SS琼脂平板上生长,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生化试验检测结果鉴定值为1 655,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生化特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磷霉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接种小鼠能导致其死亡并分离出同一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99%。综合以上结果鉴定该分离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