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纳添仓 《中国蔬菜》2005,1(4):59-60
青薯 6号马铃薯是以固 33 -1为母本,以 92 -9 -44(73-21-1×Desiree)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炸片试验结果色泽和酥脆性接近对照大西洋,符合炸片品种的各项指标。2005年 1月 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薯 6号。1 产量1995年配制杂交组合,并从实生苗中筛选出优良单株。1996~1999年进行无性系繁殖和测产, 1 ~4代无性系平均产量为 2 659. 68kg· (667m2 )-1。2003、2004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2 138. 0kg·(667m2 )-1,比对照大西洋增产 50. 45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2 682. 6kg…  相似文献   

2.
青薯 6号马铃薯是以固 33 -1为母本,以 92 -9 -44(73-21-1×Desiree)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炸片试验结果色泽和酥脆性接近对照大西洋,符合炸片品种的各项指标。2005年 1月 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薯 6号。1 产量1995年配制杂交组合,并从实生苗中筛选出优良单株。1996~1999年进行无性系繁殖和测产, 1 ~4代无性系平均产量为 2 659. 68kg· (667m2 )-1。2003、2004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2 138. 0kg·(667m2 )-1,比对照大西洋增产 50. 45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2 682. 6kg…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静宁县山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马铃薯新品种,依托静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从甘肃省一航薯业有限公司引进马铃薯新品种9个,在界石铺、曹务、原安三镇山旱梯田地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4 256.33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44.18%;L1036-34折合产量为35 493.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15.63%;陇薯14号折合产量31 804.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3.61%。这 3 个品种产量高、植株生长整齐、品质好,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静宁县及其生态类似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齐海英 《中国蔬菜》2018,1(12):72-75
同薯29号是以9905-1为母本、9333-10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及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出苗至收获105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白肉,芽眼深浅中等;块茎干物质含量27.0%,淀粉19.40%,VC189 mg·kg~(-1)(FW),还原糖0.15%,粗蛋白2.80%。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可达4 000 kg以上,丰产稳产性好。中抗马铃薯X、Y病毒病。适宜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南部及陕西北部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川西南冬季马铃薯种植区,开展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不同用量对青薯9号增产效应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60 kg马铃薯专用控释配方肥作底肥为最佳施肥方案,该处理的平均单株质量、商品薯率最高,平均鲜薯产量为2 114.0 kg/667 m~2,比对照(不施肥)增产1 063.5 kg/667 m~2,增幅为101.2%。  相似文献   

6.
漯紫薯1号是以烟337为母本、冀薯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单株结薯数3~4个,结薯整齐集中,商品薯率90%以上,熟食味好,高抗蔓割病、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一般每667m~2鲜薯产量1500~2300kg,薯干产量400~650kg。花青素含量平均为134.9mg·kg~(-1),适宜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春夏薯区种植,已累计示范推广1300hm~2。  相似文献   

7.
陈娟  王一鸣  唐建  宋锐  缪鑫 《蔬菜》2023,(6):23-25
为确定紫甘薯新品种“内渝紫2号”最佳种植株距,为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依据,设置5种不同株距(20、25、30、35、40cm),对不同株距条件下紫甘薯“内渝紫2号”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茎蔓长度、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质量和大中薯比例;在30~40 cm范围内,缩小株距,有利于提高鲜薯产量、茎叶产量和薯干产量;30 cm株距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分别为1 722.67 kg和480.63 kg。综合考虑,建议“内渝紫2号”栽培株距为30 cm,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鲜薯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的优良品种,对青薯2号等5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进程、块茎性状、产量、商品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2号、乐薯1号、丽薯7号平均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米拉增加35.9%、30.8%,28.4%,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试种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春播地膜覆盖方式,在商丘地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中除青薯9号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冀张薯12号、中薯10号、中薯8号比对照增产13.60%~19.76%,其中冀张薯12号667 m2产量最高,为1 864.22 kg。中薯5号、中薯7号虽较对照略有减产,但植株较低、早熟,既能提早上市,又适合套作,可考虑作为双膜防寒早熟栽培品种推广。青薯9号虽然生育期长、产量低,但红皮黄肉、抗病性强,可作为特色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10.
天薯15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19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黄色,薯肉淡黄色,芽眼浅。单株结薯4.4个,平均单薯质量92.2 g,商品率89.8%。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1.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陇薯17号是以L0020-14为母本,以D153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32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枝叶繁茂,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5个,商品薯率91%。薯块椭圆形,薯皮网纹,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薯形好。干物质含量25.66%,粗淀粉19.16%,粗蛋白2.84%,VC 150.9 mg·kg~(-1),还原糖0.128%。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适宜在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市等二阴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唐杂6 号是以雌性系S16 为母本,以自交系S26 为父本配制的强雌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商品瓜短棒状, 瓜长12~14 cm,横径4.0~4.3 cm,非特异性环境下雌花率95% 以上,瓜皮嫩绿有光泽,白刺,刺瘤稀小,平均单瓜质量 131.8 g 左右,高抗霜霉病,抗细菌性角斑病,耐白粉病;春保护地栽培平均产量可达8 000 kg·(667 m2-1,秋冬保护地栽 培产量可达6 500 kg·(667 m2-1;适合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春、秋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薯绿1号(原名徐菜薯1号)是以台农71为母本,以广薯菜2号为父本,通过定向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甘薯专用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分枝多,叶片心形,顶叶黄绿色,叶基色和茎色均为绿色。薯块纺锤形,白皮白肉。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至绿色,无苦涩味,微甜,有滑腻感,食味好。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在国家区域试验3个月时间内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如在保护地条件下可周年生产,每667m2产量在5000kg以上。适合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海南等适宜地区作叶菜种植。  相似文献   

15.
青葫1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452-086为母本,以0921-03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矮蔓生,第1雌花节位为第5~6节,瓜条顺直,长棒形,平均纵径28.75cm,横径7.27cm,皮色墨绿,单瓜质量670g左右,连续结瓜能力强,成瓜率高,商品性好。每667m~2平均产量达4100kg以上,高产田每667m~2产量可达5300kg以上。西宁地区播种到采收50d(天)左右,采收期比对照早青一代早10d(天)左右,全生育期120d(天)左右。田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青一代。适宜在青海省各地温室周年栽培,及海拔2900m以下地区露地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6.
湘紫薯174 是以浙紫薯1 号为母本、浙紫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薯皮 紫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整齐,单株结薯4~5 个,大中薯率82.7% 以上,熟食味好,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线 虫病和薯瘟病;每667 m2 鲜薯产量1 913~2 359 kg,薯干产量549~736 kg;花青素含量为714.5 mg · kg-1(FW)。适宜在湖 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春夏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闽秋葵1号是以东园2号为母本,以gz13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秋葵一代杂种,植株长势旺盛,果形美观,无刚毛。株高1.5~2.0m,始花节位为第6~7节;果实绿色,5棱,果长13cm左右,横径1.8cm左右,单果鲜质量15g左右。每667m~2平均嫩果产量2614.2kg,适宜在福建省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